GCHQ:神秘的英国情报机构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05日
05
版)
2003年1月,28岁的英国政府通信总部(GCHQ)分析师凯瑟琳·古恩收到了一封让她忧心忡忡的“最高机密”邮件。美国情报部门主管通知其英国同行联合展开针对联合国代表团的窃听行动,这个冷静、体贴的女人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时,联合国正在讨论入侵伊拉克的可能,古恩像很多英国人一样反对战争。英美这么做合法吗?
犹豫了两天,古恩将这封邮件转发给了一位媒体界的熟人。4周后,邮件内容赫然出现在了《观察家报》的封面上。
古恩也许无法阻止战争,但至少有一个短暂的瞬间,她让人们看清楚了这个国家最神秘的机构。
迈克·格林德雷走到门口需要一段时间。他77岁了,腿脚远没有在GCHQ工作时那么灵便。在这个潮湿阴冷的英国雨夜,他花10分钟走回了GCHQ的总部。对前雇员而言,这个地方像块巨大的磁铁。
格林德雷的房间里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书籍、杂志、传单、信件和剪报。他从不写电子邮件,也没有手机,只用固定电话与外界沟通。很显然,他是个纸质时代的间谍。
1961年8月加入GCHQ的格林德林亲眼目睹了该机构在冷战时期快速扩张,并很快成为英国在全世界的耳目。他很擅长自己监控中国的工作,同事都叫他“中国先生”。到格林德雷离开GCHQ时,敌人与朋友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他们开始对内监控。
GCHQ有条不成文的规矩,绝不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谈论自己的工作。在爱国主义影响下,该机构历史上很少有员工不忠或公开发表批评或疑虑。试图阻止伊拉克战争的古恩是个例外。
过去的一年半里,古恩与丈夫带着5岁的女儿,在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城市安静度日。回想起监听中国驻英外交官的工作经历,她说,“你会知道很多人们的私生活”。
古恩由一位台湾的英语教授抚养长大,在那里她学会了普通话。16岁时,她回到英国,开始研究日本和中国,并加入GCHQ。她喜欢与同事在午餐时谈论天气,也感觉到自己身在一个自视特殊的群体中。“民众与GCHQ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她说。
GCHQ仍然是个典型的英国情报机构。斯诺登泄密后,NSA开始广邀记者做出解释,GCHQ却似乎只是屏住呼吸,祈祷这一切尽快过去。神秘得就像它位于切尔滕纳姆郊区的总部:铁丝网警告来者严禁摄影,两个穿深色西装的男人坐在入口处,沉默地盯着地面。
德国《明镜》周刊2月27日
2003年1月,28岁的英国政府通信总部(GCHQ)分析师凯瑟琳·古恩收到了一封让她忧心忡忡的“最高机密”邮件。美国情报部门主管通知其英国同行联合展开针对联合国代表团的窃听行动,这个冷静、体贴的女人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时,联合国正在讨论入侵伊拉克的可能,古恩像很多英国人一样反对战争。英美这么做合法吗?
犹豫了两天,古恩将这封邮件转发给了一位媒体界的熟人。4周后,邮件内容赫然出现在了《观察家报》的封面上。
古恩也许无法阻止战争,但至少有一个短暂的瞬间,她让人们看清楚了这个国家最神秘的机构。
迈克·格林德雷走到门口需要一段时间。他77岁了,腿脚远没有在GCHQ工作时那么灵便。在这个潮湿阴冷的英国雨夜,他花10分钟走回了GCHQ的总部。对前雇员而言,这个地方像块巨大的磁铁。
格林德雷的房间里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书籍、杂志、传单、信件和剪报。他从不写电子邮件,也没有手机,只用固定电话与外界沟通。很显然,他是个纸质时代的间谍。
1961年8月加入GCHQ的格林德林亲眼目睹了该机构在冷战时期快速扩张,并很快成为英国在全世界的耳目。他很擅长自己监控中国的工作,同事都叫他“中国先生”。到格林德雷离开GCHQ时,敌人与朋友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他们开始对内监控。
GCHQ有条不成文的规矩,绝不与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谈论自己的工作。在爱国主义影响下,该机构历史上很少有员工不忠或公开发表批评或疑虑。试图阻止伊拉克战争的古恩是个例外。
过去的一年半里,古恩与丈夫带着5岁的女儿,在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城市安静度日。回想起监听中国驻英外交官的工作经历,她说,“你会知道很多人们的私生活”。
古恩由一位台湾的英语教授抚养长大,在那里她学会了普通话。16岁时,她回到英国,开始研究日本和中国,并加入GCHQ。她喜欢与同事在午餐时谈论天气,也感觉到自己身在一个自视特殊的群体中。“民众与GCHQ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她说。
GCHQ仍然是个典型的英国情报机构。斯诺登泄密后,NSA开始广邀记者做出解释,GCHQ却似乎只是屏住呼吸,祈祷这一切尽快过去。神秘得就像它位于切尔滕纳姆郊区的总部:铁丝网警告来者严禁摄影,两个穿深色西装的男人坐在入口处,沉默地盯着地面。
德国《明镜》周刊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