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直接用“恐怖分子”一词,或对该词打上引号
外媒怎样报道“昆明3·01事件”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05日
27
版)
|
遭遇暴力恐怖袭击后,昆明火车站内一片狼藉。 |
在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发生24小时后,当地火车站已基本恢复平静,血迹被迅速清洗干净,大堂和售票窗口重新开放。但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还是找到了惨案发生过的痕迹,一位去火车站送妻子的目击者在被问及“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时,瞬间流下泪水,哽咽着回答:“这事儿太惨了。我实在没法说,对不起。”
就像上周末网络上许多人议论的那样,对于昆明3月1日晚发生的暴恐事件,一些外媒在报道时并未直接使用“恐怖分子”或“恐怖主义”这样的词来给事件定性。那么,西方主流媒体用了怎样的描述?
“这是我们见过的最残忍、最惨无人道的事件”
《纽约时报》将此事描述为“屠杀”和“惨案”——“周六夜间,约10个身着黑衣、戴面罩的歹徒来到中国西南部昆明的火车站,持刀砍向那里的工作人员和乘客,有时他们甚至将长长的匕首和尖刀反复刺向因震惊或动作迟缓而未能逃走的人们。”“警方当场击毙了4名歹徒,结束了此次屠杀。”
这篇题为《中国将发生在火车站的惨案归咎于新疆分离主义》的报道,也是该报记者从昆明现场采访后发回的第一篇文章。报道中惟一一次出现“恐怖主义”这个词,是引用一位研究亚洲恐怖主义活动的教授的话:“作为一个单一事件,可以说,这是我们见过的最残忍、最惨无人道的事件。”
《纽约时报》并非惟一一家以“屠杀”描述此次3·01暴恐事件的西方媒体。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的标题是《幸存者回忆中国惨案中的屠杀与恐怖》;BBC网站也在3月3日刊登了一篇报道,名为《昆明暴行后的震惊与愤怒》,在首段中将此事描述为“历时12分钟的屠杀”,并且“这场袭击看起来是经过冷峻计划的残酷暴行”。
这样的描述,比起该网站在案发后第一时间的报道,似乎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BBC事发后的第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大规模刺杀事件:昆明致命的持刀行凶》,主要援引了新华社简单的报道以及国内社交媒体上传出的信息。
最早的西方媒体报道应该是美联社在3月1日发出的,当时只能确定“至少有1人死亡”,且“尚不清楚攻击背后的动机”。
事实上,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英国《卫报》等英美主流媒体,都以类似节奏报道昆明3·01事件:最早的报道发自3月1日当晚,多依据新华社和其他中国媒体的报道编译而成,比较简单克制;随后是记者抵达昆明,发回关于现场更为详尽的报道。
各媒体报道此事的重点略有不同。但“恐怖袭击”一词在许多媒体上往往只出现在报道中国政府已给案件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的那句话中。
BBC报道中的一段话也许能解释为何在报道中不下“恐怖袭击”的定论:“政府似乎相信,他们有足够证据能迅速下定结论说,来自新疆的分离分子发动了这起袭击。除了这个宽泛的指控,没有公布具体的细节。但如果这一切为真,这次的袭击也许意味着中国潜在的民族问题将疾速浮出水面。”
“我就是没法想象,谁会想要这么残忍地杀害无辜平民”
也有不少媒体在3月3日的报道中直接用了“恐怖袭击”一词,譬如CNN,该网站因在案发后最初的报道中对“恐怖分子”一词加了引号而在中国国内的社交网站上广受诟病。事实上,该网站记者抵达昆明后写出的报道,恰恰在标题中直接将事件称为“昆明恐怖袭击”。
而《华盛顿邮报》的一篇专栏文章是如此开头的:“那是一幕悲惨的场景——鲜血淋漓的尸体一具具横在火车站的地上……在中国,很少听说发生像这样的恐怖袭击。”
不过,这篇以“新疆是什么”开篇的专栏文章,也提到了维吾尔人各自不同的诉求。文中提到,维吾尔族的穆斯林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的可兰经,清真寺由国家管理,而如果要在政府部门工作,男性就得剃了大胡子,女性则不准戴头巾。
除了描述暴行、为读者解析中国的民族矛盾外,中国普通人的悲痛与震惊也同样出现在外媒报道的显眼章节。《纽约时报》记者目睹了在昆明火车站举行的一场追思活动,数百人在那里点亮蜡烛,放上白菊,一名50岁的中国卡车司机对这名记者说:“我就是没法想象,谁会想要这么残忍地杀害无辜平民。”
《华尔街日报》也以来自中国普通人的疑问作为他们报道的结尾:
在昆明火车站,赵德秀女士目睹了那群穿黑衣的杀手迈着从容的步伐走进售票大厅,接着散开似乎想要封锁住出口的样子——然后一英尺长的长刀就出现了,杀手们一言不发,一路砍过所有经过他们身边的人。
她现在仍心有余悸:“我能回想起来的,就是那些人大砍大杀,还有那些刀。为什么会有人做这种事?为什么要袭击老百姓?我们做什么了?”
在昆明暴力恐怖事件发生24小时后,当地火车站已基本恢复平静,血迹被迅速清洗干净,大堂和售票窗口重新开放。但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还是找到了惨案发生过的痕迹,一位去火车站送妻子的目击者在被问及“对这一事件有何看法”时,瞬间流下泪水,哽咽着回答:“这事儿太惨了。我实在没法说,对不起。”
就像上周末网络上许多人议论的那样,对于昆明3月1日晚发生的暴恐事件,一些外媒在报道时并未直接使用“恐怖分子”或“恐怖主义”这样的词来给事件定性。那么,西方主流媒体用了怎样的描述?
“这是我们见过的最残忍、最惨无人道的事件”
《纽约时报》将此事描述为“屠杀”和“惨案”——“周六夜间,约10个身着黑衣、戴面罩的歹徒来到中国西南部昆明的火车站,持刀砍向那里的工作人员和乘客,有时他们甚至将长长的匕首和尖刀反复刺向因震惊或动作迟缓而未能逃走的人们。”“警方当场击毙了4名歹徒,结束了此次屠杀。”
这篇题为《中国将发生在火车站的惨案归咎于新疆分离主义》的报道,也是该报记者从昆明现场采访后发回的第一篇文章。报道中惟一一次出现“恐怖主义”这个词,是引用一位研究亚洲恐怖主义活动的教授的话:“作为一个单一事件,可以说,这是我们见过的最残忍、最惨无人道的事件。”
《纽约时报》并非惟一一家以“屠杀”描述此次3·01暴恐事件的西方媒体。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报道的标题是《幸存者回忆中国惨案中的屠杀与恐怖》;BBC网站也在3月3日刊登了一篇报道,名为《昆明暴行后的震惊与愤怒》,在首段中将此事描述为“历时12分钟的屠杀”,并且“这场袭击看起来是经过冷峻计划的残酷暴行”。
这样的描述,比起该网站在案发后第一时间的报道,似乎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BBC事发后的第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大规模刺杀事件:昆明致命的持刀行凶》,主要援引了新华社简单的报道以及国内社交媒体上传出的信息。
最早的西方媒体报道应该是美联社在3月1日发出的,当时只能确定“至少有1人死亡”,且“尚不清楚攻击背后的动机”。
事实上,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英国《卫报》等英美主流媒体,都以类似节奏报道昆明3·01事件:最早的报道发自3月1日当晚,多依据新华社和其他中国媒体的报道编译而成,比较简单克制;随后是记者抵达昆明,发回关于现场更为详尽的报道。
各媒体报道此事的重点略有不同。但“恐怖袭击”一词在许多媒体上往往只出现在报道中国政府已给案件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的那句话中。
BBC报道中的一段话也许能解释为何在报道中不下“恐怖袭击”的定论:“政府似乎相信,他们有足够证据能迅速下定结论说,来自新疆的分离分子发动了这起袭击。除了这个宽泛的指控,没有公布具体的细节。但如果这一切为真,这次的袭击也许意味着中国潜在的民族问题将疾速浮出水面。”
“我就是没法想象,谁会想要这么残忍地杀害无辜平民”
也有不少媒体在3月3日的报道中直接用了“恐怖袭击”一词,譬如CNN,该网站因在案发后最初的报道中对“恐怖分子”一词加了引号而在中国国内的社交网站上广受诟病。事实上,该网站记者抵达昆明后写出的报道,恰恰在标题中直接将事件称为“昆明恐怖袭击”。
而《华盛顿邮报》的一篇专栏文章是如此开头的:“那是一幕悲惨的场景——鲜血淋漓的尸体一具具横在火车站的地上……在中国,很少听说发生像这样的恐怖袭击。”
不过,这篇以“新疆是什么”开篇的专栏文章,也提到了维吾尔人各自不同的诉求。文中提到,维吾尔族的穆斯林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的可兰经,清真寺由国家管理,而如果要在政府部门工作,男性就得剃了大胡子,女性则不准戴头巾。
除了描述暴行、为读者解析中国的民族矛盾外,中国普通人的悲痛与震惊也同样出现在外媒报道的显眼章节。《纽约时报》记者目睹了在昆明火车站举行的一场追思活动,数百人在那里点亮蜡烛,放上白菊,一名50岁的中国卡车司机对这名记者说:“我就是没法想象,谁会想要这么残忍地杀害无辜平民。”
《华尔街日报》也以来自中国普通人的疑问作为他们报道的结尾:
在昆明火车站,赵德秀女士目睹了那群穿黑衣的杀手迈着从容的步伐走进售票大厅,接着散开似乎想要封锁住出口的样子——然后一英尺长的长刀就出现了,杀手们一言不发,一路砍过所有经过他们身边的人。
她现在仍心有余悸:“我能回想起来的,就是那些人大砍大杀,还有那些刀。为什么会有人做这种事?为什么要袭击老百姓?我们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