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里有乾坤
作者 [英] 伊莎贝尔·希尔顿 译者 韦盖利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29日
32
版)
|
《垃圾场星球》(Junkyard Planet),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2013年11月。 |
无论从保护环境、促进就业、节约资源还是创造效益上看,垃圾处理及废品回收都是全世界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产业之一。
走遍世界各地的废品堆积场,亚当·敏特告诉你:好玩的人和事比预想中多得多。
联合国支持的项目“解决电子垃圾问题”(STEP)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每个人丢弃的电子垃圾将比2012年多1/3;当年,全世界产生的电子垃圾总共有6440万吨,其中大部分将被从富裕国家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敏特是新闻记者,也是一位垃圾场老板的儿子。他在新书《垃圾场星球》中的观点跟STEP项目组存在微妙的区别。敏特认为,全球的垃圾处理不是无良奸商和受害者之间的道德纠葛,而是一个有活力的、生态友好的行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些,是因为我们扔掉的东西上附着的故事往往处于阴影中。敏特指出,有更好选择的人不会进入废品加工业:它被视为边缘性行业,是没什么技能的人或被排挤的人从事的。所以,本书的意义在于将读者带进由巨大机器、白手起家的富翁和赤脚捡垃圾者组成的另一个世界,每年,这个行业通过各种方式赚到的钱多达5000亿美元。
对曾在明尼阿波利斯州的祖传垃圾场中津津有味地吃热狗的敏特来说,他对垃圾的热爱与生俱来。创作本书时,他一有空就去垃圾场采访,并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敏特尤其喜欢观察垃圾处理过程:巨大的碾碎机,灵巧的传送带,分离垃圾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在中国的很多棚户区,拾荒人对不同品类的废塑料分门别类,甚至形成了专门的术语。
事实上,垃圾贸易和废弃物处理是全球吸收从业人员第二多的行业,仅次于农业。从事这行的人,必备的技能一是能精确判明垃圾中的成分,二是将各种成分分离的手艺,三是要知道潜在客户在哪里。在美国,垃圾处理主要靠科技,在别的地方,则靠低工资。
岁末年初,中国广东省的石角镇(音)进入了繁忙的季节——欧美人丢弃的圣诞彩灯堆积如山,当地人每年要处理2200万吨类似的废弃物。石角曾是个冷清的小镇,除了地方大和劳动力便宜,对繁荣中国经济没有多少贡献。之前,当地人主要的营生是制铜——通过燃烧电缆绝缘线来提炼。2000年以后,中国需要的74%的铜是从垃圾中获取的。
随着经济增长,对塑料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去中国转上一圈,废弃圣诞彩灯可能就会变成你我拖鞋的鞋底。如果它们没到石角镇,又如果运送原材料的货船耽误了行程,这些垃圾就只能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被填埋;为了满足对铜的需求,则多半要开掘新的矿山。敏特藉此向我们展示:回收垃圾并非基于道德或环境因素,而是因为它能赚钱。
敏特对垃圾回收的热情没有让他对问题视而不见。比如,在汕头附近的贵屿,电子垃圾污染一度导致当地疾病肆虐。敏特很清楚不负责地加工电子垃圾的后果,而许多中国工人在接触受污染的土地和水的时候缺乏保护。即便如此,作者还是相信,废品回收的害处比新开发矿山或将垃圾填埋小得多;至少,回收加工体现了心灵手巧、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价值。
如敏特所见,在垃圾回收业,不少年轻人知道任意一种手机可以提炼出多少金属,还能精确报出一台废电脑里有多少部件可以再利用。这些年轻人以列奥纳多·弗里茨为偶像。后者从9岁开始在底特律的垃圾堆里挖掘财富,到15岁时已经收获了3000吨铁,后成为富豪。还有台裔美国人陈乔(音),70岁高龄的他,依然对所有常见废品的价格倒背如流。
倘若没有这些垃圾场上的寻宝者,垃圾的海洋恐怕已经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了吧?
英国《卫报》
无论从保护环境、促进就业、节约资源还是创造效益上看,垃圾处理及废品回收都是全世界最重要、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产业之一。
走遍世界各地的废品堆积场,亚当·敏特告诉你:好玩的人和事比预想中多得多。
联合国支持的项目“解决电子垃圾问题”(STEP)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每个人丢弃的电子垃圾将比2012年多1/3;当年,全世界产生的电子垃圾总共有6440万吨,其中大部分将被从富裕国家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敏特是新闻记者,也是一位垃圾场老板的儿子。他在新书《垃圾场星球》中的观点跟STEP项目组存在微妙的区别。敏特认为,全球的垃圾处理不是无良奸商和受害者之间的道德纠葛,而是一个有活力的、生态友好的行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些,是因为我们扔掉的东西上附着的故事往往处于阴影中。敏特指出,有更好选择的人不会进入废品加工业:它被视为边缘性行业,是没什么技能的人或被排挤的人从事的。所以,本书的意义在于将读者带进由巨大机器、白手起家的富翁和赤脚捡垃圾者组成的另一个世界,每年,这个行业通过各种方式赚到的钱多达5000亿美元。
对曾在明尼阿波利斯州的祖传垃圾场中津津有味地吃热狗的敏特来说,他对垃圾的热爱与生俱来。创作本书时,他一有空就去垃圾场采访,并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敏特尤其喜欢观察垃圾处理过程:巨大的碾碎机,灵巧的传送带,分离垃圾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在中国的很多棚户区,拾荒人对不同品类的废塑料分门别类,甚至形成了专门的术语。
事实上,垃圾贸易和废弃物处理是全球吸收从业人员第二多的行业,仅次于农业。从事这行的人,必备的技能一是能精确判明垃圾中的成分,二是将各种成分分离的手艺,三是要知道潜在客户在哪里。在美国,垃圾处理主要靠科技,在别的地方,则靠低工资。
岁末年初,中国广东省的石角镇(音)进入了繁忙的季节——欧美人丢弃的圣诞彩灯堆积如山,当地人每年要处理2200万吨类似的废弃物。石角曾是个冷清的小镇,除了地方大和劳动力便宜,对繁荣中国经济没有多少贡献。之前,当地人主要的营生是制铜——通过燃烧电缆绝缘线来提炼。2000年以后,中国需要的74%的铜是从垃圾中获取的。
随着经济增长,对塑料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去中国转上一圈,废弃圣诞彩灯可能就会变成你我拖鞋的鞋底。如果它们没到石角镇,又如果运送原材料的货船耽误了行程,这些垃圾就只能在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被填埋;为了满足对铜的需求,则多半要开掘新的矿山。敏特藉此向我们展示:回收垃圾并非基于道德或环境因素,而是因为它能赚钱。
敏特对垃圾回收的热情没有让他对问题视而不见。比如,在汕头附近的贵屿,电子垃圾污染一度导致当地疾病肆虐。敏特很清楚不负责地加工电子垃圾的后果,而许多中国工人在接触受污染的土地和水的时候缺乏保护。即便如此,作者还是相信,废品回收的害处比新开发矿山或将垃圾填埋小得多;至少,回收加工体现了心灵手巧、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价值。
如敏特所见,在垃圾回收业,不少年轻人知道任意一种手机可以提炼出多少金属,还能精确报出一台废电脑里有多少部件可以再利用。这些年轻人以列奥纳多·弗里茨为偶像。后者从9岁开始在底特律的垃圾堆里挖掘财富,到15岁时已经收获了3000吨铁,后成为富豪。还有台裔美国人陈乔(音),70岁高龄的他,依然对所有常见废品的价格倒背如流。
倘若没有这些垃圾场上的寻宝者,垃圾的海洋恐怕已经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了吧?
英国《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