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国际干涉行动常是“亏本生意”

○作者 [美] 丹尼尔·拉瑞森 ○译者 随风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22日   32 版)

    《遥远之地的小战争》(Small Wars, Faraway Places),维京成人出版社2013年12月。

    尽管经常失大于得,西方列强还是在遥远的异国发动了一场又一场局部战争。它们对干涉主义乐此不疲的背后,潜藏着怎样的心理和决策机制?

    在《遥远之地的小战争》一书中,曾获塞缪尔·约翰逊奖的历史作家迈克尔·伯利,回顾了英法帝国主义者在非洲和亚洲的种种暴行,以及美国怎样为了打击共产主义而不择手段。

    据作者调查,1945年至1965年间,主要的国际战争背后多少都有美英法的影子,那些反殖民主义叛乱则总是与苏联有关。他将笔墨集中在最动荡的20年里,认为大部分战争都是毫无意义且极具破坏性的。虽然对阻止冲突发生或修复双方的裂痕并无兴趣,本书对战争背后的动机和利益做了相当深入的评价,甚至试图站在叛乱者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怨恨。

    反叛乱经验无法被复制

    伯利曾出版过《第三帝国:一部新历史》。在新书中,他从二战结束时日本统治的崩溃写起。“旭日之国”破坏了老牌列强的既有殖民体系,导致那些国家迟迟无法在从前的殖民地上重建新的统治。伯利以篇章为单位写作,每章只写一场冲突,看上去缺乏明确的主线,但能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用几句话就概括出相关政治和军事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在作者反复书写的这段历史中,一些冲突或者没提,或被一笔带过。例如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反对葡萄牙宗主国的起义。怎么写,写什么,固然是作者的自由,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伯利的解释是“我更喜欢对题材做深度挖掘而非泛泛而谈”。确实,就战后在菲律宾、阿尔及利亚和马来亚发生的某些鲜为人知的冲突,作者不仅进行了叙述,还对战后重建问题加以关注。总而言之,伯利整合了大量材料,帮助读者了解冷战早期的政治和军事博弈。

    可贵的是,伯利对美国实施的反叛乱行动进行了集中点评。在他看来,从战术上效仿从前的经验并不可取。例如,英国在马来亚取得的有限“成功”是建立在几次损失巨大的惨败之上。到了越南,他写道,“事实上,在马来亚,共产主义叛乱分子多为华裔人士,而该地区的主要人口也是华人,越南的情况与之大不同。”我们无法从特殊地区的个别冲突上得到指导日后争端的经验。较之历史轨迹,每个国家相去甚远的环境更容易影响战争的结局。

    本书强调,当年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多米诺骨牌”理论,是“反复批评,人云亦云,由非理性的危言耸听引起的结果”,而非基于全面、理智的政治分析的产物。殖民地当局总有煽风点火的动机,希望西方大国对叛乱分子中的共产主义者产生特别的恐惧。西方的政策制定者则倾向于设想一种从来就没出现过的局面——共产主义一统天下。正因为如此,不管成功几率如何,美国依然顽固地支持欧洲盟友,随后又不顾国家差异,将共产主义力量视为铁板一块——伯利强调,对“共产主义唯一性”的假设,是美国决策层犯下的重大错误。

    自由帝国主义带来负累

    1956年,时任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企图阻止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伯利多次提到,“因为对埃及近代史知之甚少,(英国)才会认为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那场危机中,艾登没有意识到国际形势已经变化,而英国早已脱离头等强国之列。

    作者把肯尼迪和约翰逊执政期间,美国对越南事务的“热心参与”放在最后。鉴于华盛顿在中东战争中公信力动摇,当时有人信誓旦旦地警告称,如果在东南亚采取绥靖政策,会导致美国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威信进一步降低。伯利却不这样认为,事实上,“英国和法国反对升级越战,戴高乐是和平解决越南问题的倡导者。因此,这些说法全是谎言。”

    伯利对所有事件涉及的政府和领导人都没有口下留情,也未对其加以妖魔化。一如他在引言中提到,“我没想着再现历史,更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粉饰任何一方的行为”。

    伯利相信,美国“错误地采取了自由帝国主义,失去很多却获利甚少”。同时,他不厌其烦地运用了大量篇幅,去解释华盛顿为什么会作出看似愚蠢的决策。也许,历史还会重复其自身,如今,我们依然无法阻止在遥远的地方,因为浮躁而引起几场不必要的小型战争。

    □美国《纽约时报》

 

胖子日增,社会难辞其咎
国际干涉行动常是“亏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