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注资,缓解信贷危机之忧
译者 林凡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01日
26
版)
中国央行12月24日向市场注入新的资金,意在缓解金融系统压力,平息外界对信贷危机的担忧。
作为回应,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快速回落。过去几周,市场利率飙升,创下6个月来的新高。
中国政府有意全面改革金融体系,但这样的大幅波动凸显了改革面临的挑战。
11月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诺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在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方面,给予市场更多主动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垄断的国有企业受到限制。过去10年间,国有企业日益依赖廉价充分的信贷,为自身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需要确保中国的私营企业能够获得所需资金,维持自身发展并创造更多岗位。
中国人民银行被普遍视为经济开放的窗口机构,它的目标是探索利率宽松的放开程度。
例如,中国仍保留了存款利率上限。这有助于确保商业银行不会打利率战,削弱其盈利水平。同时,它们还能保留足够数量的廉价资金,为国有企业提供贷款。
相比之下,中国的货币市场不会对普通储户产生直接影响。相反,需要短期资金的银行反而最容易受到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或者那些从事高风险影子银行活动的机构。
经济研究机构龙洲经讯的董事总经理葛艺豪称:“利率环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广义上讲,央行希望提高利率,减缓信贷增长速度,并将信贷从国有部门引导到非国有部门。”
令人担心的是,廉价融资对基础设施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可能引发贷款违约浪潮和严重的经济衰退。
中国政府研究机构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对快速增长的经济形成了显著威胁。
为严格监管这类活动,中国央行最近几周开始试行非常规的利率管理措施。12月初,央行停止了其定期公开市场操作,即对货币市场工具的买卖。
随着利率升高,中国转而向部分经过选择但未经公开的银行,提供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随后,央行通过新浪微博宣布了这一举措。
然而由于利率持续飙升,央行选择了让步。12月24日,央行重启逆回购,在公开市场中开展2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次注资是12月3日以来的首次。
虽然中国央行的注资规模微乎其微,但足以安抚银行情绪。在中国央行24日注资后,银行停止囤积现金,重新开始互相拆借,七天债券回购利率下跌了344个基点,跌到5.4%,为逾两年来跌幅最大的一次。银行间市场经过过去两周的动荡之后,中国货币市场形势保持平静,各银行纷纷观望央行是否将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美国《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央行12月24日向市场注入新的资金,意在缓解金融系统压力,平息外界对信贷危机的担忧。
作为回应,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快速回落。过去几周,市场利率飙升,创下6个月来的新高。
中国政府有意全面改革金融体系,但这样的大幅波动凸显了改革面临的挑战。
11月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承诺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在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方面,给予市场更多主动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垄断的国有企业受到限制。过去10年间,国有企业日益依赖廉价充分的信贷,为自身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需要确保中国的私营企业能够获得所需资金,维持自身发展并创造更多岗位。
中国人民银行被普遍视为经济开放的窗口机构,它的目标是探索利率宽松的放开程度。
例如,中国仍保留了存款利率上限。这有助于确保商业银行不会打利率战,削弱其盈利水平。同时,它们还能保留足够数量的廉价资金,为国有企业提供贷款。
相比之下,中国的货币市场不会对普通储户产生直接影响。相反,需要短期资金的银行反而最容易受到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或者那些从事高风险影子银行活动的机构。
经济研究机构龙洲经讯的董事总经理葛艺豪称:“利率环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广义上讲,央行希望提高利率,减缓信贷增长速度,并将信贷从国有部门引导到非国有部门。”
令人担心的是,廉价融资对基础设施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可能引发贷款违约浪潮和严重的经济衰退。
中国政府研究机构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已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对快速增长的经济形成了显著威胁。
为严格监管这类活动,中国央行最近几周开始试行非常规的利率管理措施。12月初,央行停止了其定期公开市场操作,即对货币市场工具的买卖。
随着利率升高,中国转而向部分经过选择但未经公开的银行,提供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随后,央行通过新浪微博宣布了这一举措。
然而由于利率持续飙升,央行选择了让步。12月24日,央行重启逆回购,在公开市场中开展2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次注资是12月3日以来的首次。
虽然中国央行的注资规模微乎其微,但足以安抚银行情绪。在中国央行24日注资后,银行停止囤积现金,重新开始互相拆借,七天债券回购利率下跌了344个基点,跌到5.4%,为逾两年来跌幅最大的一次。银行间市场经过过去两周的动荡之后,中国货币市场形势保持平静,各银行纷纷观望央行是否将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美国《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