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的政治伦理遗产
○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
《
青年参考
》(
2013年12月11日
02
版)
暴力造成的非正义不能用暴力来矫正,曼德拉及南非政府很懂这个道理。全面大赦会使宽恕失去意义,也会销蚀一个新的民主社会的核心原则与基石——公民的责任。曾经犯下重罪的人们,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接受法律的审判。对那些受害者,国家会给予补偿,既然是制度带来的不义,仅仅是真相或忏悔,并不能抚平受害者的心灵。在和平、正义、责任、稳定等价值之间,曼德拉保持了一种平衡。
12月5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走过了95年的“光辉岁月”。曼德拉被认为是全球公民的典范,他的逝世也让人们再次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非的“大和解”时代。
曼德拉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也是推动民族和解的有力推手。他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所关注与铭记,关键还在于他的政治伦理遗产——以法律与宗教来化解以暴易暴的戾气,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才有可能。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并非曼德拉一己之力而为,但这毫无减损曼德拉在推动南非打碎种族隔离制度中的功绩。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建立在人种区分与暴力压制之上。它是仇恨政治的产物。
在漫长的岁月中,种族隔离制度已经深入到南非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肤色决定了身份,身份的区隔则滋生了特权,特权又意味着压制,压制最终撕裂了国家和社会。这就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恶性循环逻辑,面对压制,暴力对抗几乎成为“自然”的选择。曼德拉早年也曾经是国大党激进组织“民族之矛”的参与者与领导者,被铺入狱既中断了他可能的暴力革命生涯,也改变了他的“解放”思路。
打破种族隔离制度就是一场解放运动。“解放”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平等与正义的社会,打破身份对个体权利的限制。暴力革命即便可以推翻现政府,也未必达到解放的目标。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已经阐明了这样的道理。
曼德拉在漫长的监狱生活中,放弃了暴力政治学,而选择了宽恕之道。1994年,曼德拉当选总统之后,便开始了民族和解之道。1995年,曼德拉签署了《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将和解确定下来,并为日后的和解进程提供了法律依据。
当时,种族隔离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很多人已经成为这个制度的受害者与共谋。开启南非的新征程,首先要认清这种制度之害。换言之,和解的前提是真相。因此,南非建立了真相委员会,大主教图图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真相是对受害者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创造一个“场合”让受害者能够将曾经的冤屈与不幸诉说出来。只有当真相大白后,施害者与受害者才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真相的澄明也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忏悔的机会,有些南非人为自己的“旁观”而感到歉疚。他们认识到,正因为自己的冷漠,这种不人道的制度才能够运行下去。
没有真相的和解,只不过是另一种压迫。当然,要让人们主动吐露真相也非易事。对于在限定日期内说出真相的人给予赦免,以赦免换真相。暴力造成的非正义不能用暴力来矫正,曼德拉及南非政府很懂这个道理。全面大赦会使宽恕失去意义,也会销蚀一个新的民主社会的核心原则与基石——公民的责任。曾经犯下重罪的人们,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接受法律的审判。对那些受害者,国家会给予补偿,既然是制度带来的不义,仅仅是真相或忏悔,并不能抚平受害者的心灵。
和解是解放的核心所在,曼德拉及其政治同盟者奋斗的目标,并不是以黑人专政来取代白人专政,而是建立一个政治共同体。白人的财产权得到保护,这也是南非平稳与和平转型的重要原因。在和平、正义、责任、稳定等价值之间,曼德拉保持了一种平衡。惩罚性的正义,不过是延续既有的黑人与白人隔离与对立而已。南非采取了一种补偿性正义,让黑人享受更加平等的公民权。
有人认为南非今天的经济增长迟缓,进而指出曼德拉并非英雄云云。首先应该说的是,曼德拉并非神,而是人,是个政治人。曼德拉只做了一届总统便退出了权力场,对于最高权力没有丝毫的恋栈,从而推动南非总统权力交接的有序化。作为新南非的首任总统,曼德拉是在“创造”传统。曼德拉担任总统期间,南非推进了民族和解而没有出现大的政治动乱。几十年的制度鸿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曼德拉为和解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也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与路径。
任何政治家都是权力的“法人”,因此政治家需要自己的职业伦理,不能将权力据为私有,更不用说谋取私利了。曼德拉是一个如托马斯·莫尔一样有乌托邦理想人,卸任之后从事慈善与公益事业,权力没有成为曼德拉的牢笼,因为他是个知所进退的政治家。这也是他作为一流政治家最值得人们反思与琢磨的品质。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暴力造成的非正义不能用暴力来矫正,曼德拉及南非政府很懂这个道理。全面大赦会使宽恕失去意义,也会销蚀一个新的民主社会的核心原则与基石——公民的责任。曾经犯下重罪的人们,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接受法律的审判。对那些受害者,国家会给予补偿,既然是制度带来的不义,仅仅是真相或忏悔,并不能抚平受害者的心灵。在和平、正义、责任、稳定等价值之间,曼德拉保持了一种平衡。
12月5日,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走过了95年的“光辉岁月”。曼德拉被认为是全球公民的典范,他的逝世也让人们再次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非的“大和解”时代。
曼德拉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也是推动民族和解的有力推手。他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所关注与铭记,关键还在于他的政治伦理遗产——以法律与宗教来化解以暴易暴的戾气,一个包容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才有可能。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终结,并非曼德拉一己之力而为,但这毫无减损曼德拉在推动南非打碎种族隔离制度中的功绩。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建立在人种区分与暴力压制之上。它是仇恨政治的产物。
在漫长的岁月中,种族隔离制度已经深入到南非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甚至渗透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肤色决定了身份,身份的区隔则滋生了特权,特权又意味着压制,压制最终撕裂了国家和社会。这就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恶性循环逻辑,面对压制,暴力对抗几乎成为“自然”的选择。曼德拉早年也曾经是国大党激进组织“民族之矛”的参与者与领导者,被铺入狱既中断了他可能的暴力革命生涯,也改变了他的“解放”思路。
打破种族隔离制度就是一场解放运动。“解放”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平等与正义的社会,打破身份对个体权利的限制。暴力革命即便可以推翻现政府,也未必达到解放的目标。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已经阐明了这样的道理。
曼德拉在漫长的监狱生活中,放弃了暴力政治学,而选择了宽恕之道。1994年,曼德拉当选总统之后,便开始了民族和解之道。1995年,曼德拉签署了《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将和解确定下来,并为日后的和解进程提供了法律依据。
当时,种族隔离制度已经实施多年,很多人已经成为这个制度的受害者与共谋。开启南非的新征程,首先要认清这种制度之害。换言之,和解的前提是真相。因此,南非建立了真相委员会,大主教图图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真相是对受害者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创造一个“场合”让受害者能够将曾经的冤屈与不幸诉说出来。只有当真相大白后,施害者与受害者才能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真相的澄明也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忏悔的机会,有些南非人为自己的“旁观”而感到歉疚。他们认识到,正因为自己的冷漠,这种不人道的制度才能够运行下去。
没有真相的和解,只不过是另一种压迫。当然,要让人们主动吐露真相也非易事。对于在限定日期内说出真相的人给予赦免,以赦免换真相。暴力造成的非正义不能用暴力来矫正,曼德拉及南非政府很懂这个道理。全面大赦会使宽恕失去意义,也会销蚀一个新的民主社会的核心原则与基石——公民的责任。曾经犯下重罪的人们,需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接受法律的审判。对那些受害者,国家会给予补偿,既然是制度带来的不义,仅仅是真相或忏悔,并不能抚平受害者的心灵。
和解是解放的核心所在,曼德拉及其政治同盟者奋斗的目标,并不是以黑人专政来取代白人专政,而是建立一个政治共同体。白人的财产权得到保护,这也是南非平稳与和平转型的重要原因。在和平、正义、责任、稳定等价值之间,曼德拉保持了一种平衡。惩罚性的正义,不过是延续既有的黑人与白人隔离与对立而已。南非采取了一种补偿性正义,让黑人享受更加平等的公民权。
有人认为南非今天的经济增长迟缓,进而指出曼德拉并非英雄云云。首先应该说的是,曼德拉并非神,而是人,是个政治人。曼德拉只做了一届总统便退出了权力场,对于最高权力没有丝毫的恋栈,从而推动南非总统权力交接的有序化。作为新南非的首任总统,曼德拉是在“创造”传统。曼德拉担任总统期间,南非推进了民族和解而没有出现大的政治动乱。几十年的制度鸿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曼德拉为和解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也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与路径。
任何政治家都是权力的“法人”,因此政治家需要自己的职业伦理,不能将权力据为私有,更不用说谋取私利了。曼德拉是一个如托马斯·莫尔一样有乌托邦理想人,卸任之后从事慈善与公益事业,权力没有成为曼德拉的牢笼,因为他是个知所进退的政治家。这也是他作为一流政治家最值得人们反思与琢磨的品质。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