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世界终结后,人类何处去
作者 [美] 丹尼斯·奥弗比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20日
32
版)
|
《孤独五十亿年》(Five Billion Years of Solitude),企鹅出版社2013年10月,305页。 |
寻找“地球2.0”的使命虽然艰巨,却是人类延续自身的历史所必须。
宇宙有起始吗?有。它会终结吗?不知道。人类在星海中是孤独的吗?也许吧。
请紧紧抓住最后一个问题。可能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天文学家相信,一个太阳系以外的、能够支持生命的世界是存在的,用直白的话说,就是“地球2.0”。
至于那之后发生的事情,科幻电影已经给出指引。我们可以建造巨型望远镜,来查看那里是否有生命迹象?我们是否要发送一个星际探测器去访问它?最后,我们可以去那里居住吗?按照美国宇航局太空望远镜研究所所长马特·芒廷的说法,哪怕在遥远的外星上发现一个细菌,其意义都有如“将哥白尼和达尔文放进同一只瓶子,使劲摇晃一番”。
然而,在探索外太空这场游戏中,人类赌上的不仅仅是智力和金钱,还有时间。正如自由科普作家李·毕林斯在新书《孤独五十亿年》中指出的:“这颗星球(地球)上的生命……是有终结日期的。如果没有其他理由,就是在太阳停止发光的那一天。”
因此,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必须在这个世界终结后有地方可去。
在宇宙间寻找伊甸园
过去20年间,观测系外行星——即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成了天文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宇宙探测器,在银河系的一小片区域就确认了约3500颗潜在的行星,天文学家据此得出的结论非常乐观:银河系中的行星可能有数十亿之多;不难想见,其中的一部分,必定会跟我们的家园相似。这种推测真让人开心。
各国在该领域的竞争极为激烈。那些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犹如神秘的“金发女郎”,不时在新闻报道中露出倩影,接着又被科学界否定。至今,“地球2.0”依然不见踪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毕林斯对人类在群星间寻找伊甸园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过,正如被一笔带过的开普勒飞船,他的主要兴趣不在于追逐“金发女郎”,而在于探索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一旦我们找到了这样的行星,要了解它们有多难。
简单设想一下,地球已有46亿岁,动物只存在了5亿年左右,氧气进入大气层也不过是20亿年前的事情,相对于地球本身,智慧生命的历史只能算是个碎片。即便在30亿光年外发现了类地行星(这意味我们看到的是30亿年前的情况),它会是个有前景的地方吗?
时间是有限的。这本书的题目指代的便是地球上生命的预期寿命,作为“在太阳暗淡前惟一有可能触摸到星星的生物”,在旨在延续自身存续的科学前沿,人类不能懈怠。
毕林斯采访了不少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者,阅读本书,犹如站在这些名家的肩膀上俯瞰世界,又好像看着他们走在巨木参天的森林中,交谈,交谈,不停地交谈。
有时候,毕林斯也会亲自去做一些尝试。某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前往位于加州北部的利克天文台,观看金星穿越太阳的情景。不幸的是,控制望远镜的电脑出了故障,他错过了照耀在金星边缘的阳光描绘出前者大气层轮廓的关键时刻,这也是天文学家们一直想在系外行星身上完成的壮举。错过了这次机会,金星凌日的奇观要到2117年才会再次降临。
给子孙触摸星辰的机会
类似的故事也会被其他科普作家提到,但只有毕林斯,能够以华丽而不失严谨的语言,讲述这颗星球的命运。单是这一点,就已经值回本书的价钱。地质记录揭示的45亿年历史好比深邃的时间隧道,激发了毕林斯的创作热情。他写道:“那些已经石化的东西,或许是一条三叶虫、一片树叶或一条蚯蚓的脚印,仍然能通过它们的遗骸传达生命的悸动。”
他又天马行空般比喻:“行星变成了一台巨型机器或一个有机体,通过大陆碰撞和火山爆发追求一些令人费解的目的……无数原子被恒星的铁砧锻打,成就了太阳的饕餮。”
万花筒一样的辞藻之间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即使我们用完了所有化石燃料,也不可能把地球推进“一个失控的温室世界”。坏消息是,地球依然会变成不再适宜居住的地狱——太阳远未燃尽之前,地核就会冷却,能够平衡大气成分的火山将彻底不再喷发。二氧化碳的储存量,将在5亿年内下降到不足以支撑光合作用的水平。
最乐观的情况下,就算我们明天便找到了“地球2.0”,如此重大的发现只不过标志着真正工作的开始。要搞清楚其大气是否有益于生命——甚至是确保生命存活的可能性,就需要花费很多年时间和数以十亿计的美元,而且,这方面的前景让科学家们乐观不起来。
美国航天局曾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叫“类地行星探索者”,却被停止执行了。部分原因就是在几项颇具挑战性的技术上,天文学界无法就采取何种路线达成一致。
在全书结尾部分,毕林斯介绍了莎拉·西格。她是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新崛起的行星天文学家,于2011年组织过一场小型的系外行星研讨会,探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西格在会上向同事宣布,她看不惯美国宇航局的无所作为,希望去“商业化的航天部门”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毕林斯花了很大篇幅,详细描述了西格就读研究生前的那个夏天在加拿大西北部无人区进行的独木舟之旅。她是与好友迈克·韦福利克一起前往那里的。二人携手“穿越了高山之根,这些高山经过40亿年的风化,已经变成了温柔的小山丘”。旅程结束时,“她意识到,自己不仅爱上了这片遥远的荒芜之地,而且爱上了韦福利克”。
读者可能暗自嘀咕:为什么写这些?这么一次远足与系外行星有关吗?
它或许与天上的星辰无关,但与以莎拉·西格为代表的年轻科学家的热情、决心和智慧有关。尽管前路漫漫,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为我们的子孙保留了触摸那些星辰的机会。
美国《纽约时报》
寻找“地球2.0”的使命虽然艰巨,却是人类延续自身的历史所必须。
宇宙有起始吗?有。它会终结吗?不知道。人类在星海中是孤独的吗?也许吧。
请紧紧抓住最后一个问题。可能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将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天文学家相信,一个太阳系以外的、能够支持生命的世界是存在的,用直白的话说,就是“地球2.0”。
至于那之后发生的事情,科幻电影已经给出指引。我们可以建造巨型望远镜,来查看那里是否有生命迹象?我们是否要发送一个星际探测器去访问它?最后,我们可以去那里居住吗?按照美国宇航局太空望远镜研究所所长马特·芒廷的说法,哪怕在遥远的外星上发现一个细菌,其意义都有如“将哥白尼和达尔文放进同一只瓶子,使劲摇晃一番”。
然而,在探索外太空这场游戏中,人类赌上的不仅仅是智力和金钱,还有时间。正如自由科普作家李·毕林斯在新书《孤独五十亿年》中指出的:“这颗星球(地球)上的生命……是有终结日期的。如果没有其他理由,就是在太阳停止发光的那一天。”
因此,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必须在这个世界终结后有地方可去。
在宇宙间寻找伊甸园
过去20年间,观测系外行星——即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成了天文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宇宙探测器,在银河系的一小片区域就确认了约3500颗潜在的行星,天文学家据此得出的结论非常乐观:银河系中的行星可能有数十亿之多;不难想见,其中的一部分,必定会跟我们的家园相似。这种推测真让人开心。
各国在该领域的竞争极为激烈。那些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犹如神秘的“金发女郎”,不时在新闻报道中露出倩影,接着又被科学界否定。至今,“地球2.0”依然不见踪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毕林斯对人类在群星间寻找伊甸园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过,正如被一笔带过的开普勒飞船,他的主要兴趣不在于追逐“金发女郎”,而在于探索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一旦我们找到了这样的行星,要了解它们有多难。
简单设想一下,地球已有46亿岁,动物只存在了5亿年左右,氧气进入大气层也不过是20亿年前的事情,相对于地球本身,智慧生命的历史只能算是个碎片。即便在30亿光年外发现了类地行星(这意味我们看到的是30亿年前的情况),它会是个有前景的地方吗?
时间是有限的。这本书的题目指代的便是地球上生命的预期寿命,作为“在太阳暗淡前惟一有可能触摸到星星的生物”,在旨在延续自身存续的科学前沿,人类不能懈怠。
毕林斯采访了不少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者,阅读本书,犹如站在这些名家的肩膀上俯瞰世界,又好像看着他们走在巨木参天的森林中,交谈,交谈,不停地交谈。
有时候,毕林斯也会亲自去做一些尝试。某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前往位于加州北部的利克天文台,观看金星穿越太阳的情景。不幸的是,控制望远镜的电脑出了故障,他错过了照耀在金星边缘的阳光描绘出前者大气层轮廓的关键时刻,这也是天文学家们一直想在系外行星身上完成的壮举。错过了这次机会,金星凌日的奇观要到2117年才会再次降临。
给子孙触摸星辰的机会
类似的故事也会被其他科普作家提到,但只有毕林斯,能够以华丽而不失严谨的语言,讲述这颗星球的命运。单是这一点,就已经值回本书的价钱。地质记录揭示的45亿年历史好比深邃的时间隧道,激发了毕林斯的创作热情。他写道:“那些已经石化的东西,或许是一条三叶虫、一片树叶或一条蚯蚓的脚印,仍然能通过它们的遗骸传达生命的悸动。”
他又天马行空般比喻:“行星变成了一台巨型机器或一个有机体,通过大陆碰撞和火山爆发追求一些令人费解的目的……无数原子被恒星的铁砧锻打,成就了太阳的饕餮。”
万花筒一样的辞藻之间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即使我们用完了所有化石燃料,也不可能把地球推进“一个失控的温室世界”。坏消息是,地球依然会变成不再适宜居住的地狱——太阳远未燃尽之前,地核就会冷却,能够平衡大气成分的火山将彻底不再喷发。二氧化碳的储存量,将在5亿年内下降到不足以支撑光合作用的水平。
最乐观的情况下,就算我们明天便找到了“地球2.0”,如此重大的发现只不过标志着真正工作的开始。要搞清楚其大气是否有益于生命——甚至是确保生命存活的可能性,就需要花费很多年时间和数以十亿计的美元,而且,这方面的前景让科学家们乐观不起来。
美国航天局曾有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叫“类地行星探索者”,却被停止执行了。部分原因就是在几项颇具挑战性的技术上,天文学界无法就采取何种路线达成一致。
在全书结尾部分,毕林斯介绍了莎拉·西格。她是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新崛起的行星天文学家,于2011年组织过一场小型的系外行星研讨会,探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西格在会上向同事宣布,她看不惯美国宇航局的无所作为,希望去“商业化的航天部门”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毕林斯花了很大篇幅,详细描述了西格就读研究生前的那个夏天在加拿大西北部无人区进行的独木舟之旅。她是与好友迈克·韦福利克一起前往那里的。二人携手“穿越了高山之根,这些高山经过40亿年的风化,已经变成了温柔的小山丘”。旅程结束时,“她意识到,自己不仅爱上了这片遥远的荒芜之地,而且爱上了韦福利克”。
读者可能暗自嘀咕:为什么写这些?这么一次远足与系外行星有关吗?
它或许与天上的星辰无关,但与以莎拉·西格为代表的年轻科学家的热情、决心和智慧有关。尽管前路漫漫,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为我们的子孙保留了触摸那些星辰的机会。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