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隐私让我们又爱又恨

○作者 [英] 丽莎·阿皮戈纳内茜 ○译者 潘彩萍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13日   32 版)

    《隐私生活》(The Private Life),格兰塔出版社2013年10月,208页。

    关于作者:乔什·科恩是伦敦戈德史密斯大学现代文学理论教授,隐私实践精神分析师。在现代文学、文化理论和精神分析等方面著有数本书籍和多篇论文,包括《惊人的歇后语》(Spectacular Allegories,1998)、《读懂弗洛伊德》(How to Read Freud,2005)。

    一方面不希望自己的秘密被曝光,另一方面热衷于撕下别人的遮羞布——在小报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逐渐对这种围绕隐私产生的矛盾心态习以为常。

    近几年,有关“隐私的界限”的争论愈发激烈。另一方面,公共领域的公开和透明似乎变得像空气般重要:我们不想让政府和政客对选民保留秘密,我们也不希望大公司压制富有责任心的媒体,阻止曝光其秘密排放有毒废料或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在作为整体的国家机器都不可避免地深陷于无密可保的窘境的当下,个人还有多少隐私能得到保护?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私密电话随时可能在大街上和火车上被高声播出,是不是很吓人呢?

    保罗·麦梅兰(编注:曾任英国《世界新闻报》记者,因大肆搜集和曝光隐私而出名)曾狂言“隐私是坏蛋的最爱”,对于那些死抱着手机和社交媒体大行其道前的保守观念的人来说,这无异于当头棒喝。在此之前,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则完全根除了任何私人生活的可能,书中的“老大哥”如今成了一档火爆的真人秀节目。从前,大家都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而在小报文化盛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心里想的只有炫耀偷窥带来的快乐,或者把他人的秘密陈列到在全球播放的节目里,借以取悦观众。        

    在新书《隐私生活》中,精神分析学家乔治·科恩,对隐私的性质进行了微妙的、令人称奇的探索,全书谈论的主题是“不洁净的偷窥与表现狂的结盟”,敦促21世纪的人们对隐私予以再认识。他写道,“我们需要知道,打探秘密并传播小道消息远远不止于孩子对《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好奇心的扩展。它是一种苛烈的欲望,是被针对任何比我们拥有更多的人的‘妒忌和恶意驱使’”。这里所说的拥有更多,并不单纯指对方在经济上更富有,其内涵宽泛、模糊得很,包括愉快、美丽和幸福——至少在旁观者眼中是这样的。

    当然,在科恩看来,嫉妒绝非导向更公平的未来的发动机。他分析称,我们对曝光的热衷只是源于人类希望知道一切的天性。他还认为,想让自己变得无所不知,表明在我们潜意识里对自身的孤陋寡闻感到羞耻。所以,我们常常会为窥探隐私而变得缺乏理智。

    《隐私生活》跟心理学大师史蒂芬·格罗斯的畅销书《省思生活》(The Examined Life)相映成趣。科恩对精神分析的作用的解读,又与斯拉沃热·齐泽克的观点不谋而合。在探究人类思维的特点时,他同样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值得注意的是,他习惯在论述中编织进一些自传体的片段,以便强调精神分析家的自我反思能力,增进本书的权威性。

    稍稍让人松口气的是,如本书副题所言,即便保护隐私的难度日增,“我们仍在黑暗中”。主要原因在于,隐私本身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在这位精神分析专家兼文学爱好者眼里,隐私本身是一种复杂实体,和作为隐私内容的信息不完全等同。无论你去找神父忏悔还是去看心理医生,总有某些令隐私成为隐私的元素,无声地消弭在隐私曝光的过程中。

    不必否认,我们总是挣扎于捕风捉影和守口如瓶之间,生怕自己的秘密被揭破,又狂乱地撕下他人的遮羞布,折磨受害者的人格——后一点,与极权主义所追求的不谋而合。

    □英国《卫报》

 

“9·11”为何没再找上美国
隐私让我们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