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信息技术让机密提前曝光

美情报界网上“淘金”忙

○编译 史春树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09日   19 版)

    被推测为“中国国产航母”的船体部件

    互联网与移动设备的普及,让通过公开渠道进行的情报搜集活动变得更容易。经由军事爱好者筛选的网上信息,随之成为美国政府和智囊机构获悉外国军事动态的捷径。

    想一睹尚未公开的、各国最新军事装备的尊容?只要一部电脑和一条网线就够了。

    搜集军事机密愈发容易

    东西方冷战初起那些年,苏联的五一劳动节阅兵,被美国军情机构视为天赐良机。当莫斯科的新型战机从头顶飞过,坦克与导弹耀武扬威地通过红场,分散在观众中的美国“外交官”们,总在不停地按动快门。直到卫星侦察技术问世,他们才不再期待这样的“表演”。

    而今,有关秘密军事设施或新型武器的照片,随时可能出现在互联网上不起眼的角落,对有心人而言,情报比卫星时代来得更容易了。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1世纪安全和情报中心”主任彼得·辛格所言:“同‘谷歌地球’相比,间谍卫星的照片也没什么了不起。”今年9月,辛格和助手杰弗里·林根据网络照片,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的分析文章。现在,只需上谷歌点几下鼠标,任何人都能看到这组照片。

    相关文章被刊登在美国“Defense One”网站上。两人用图像处理工具对疑似“航母分段”的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后,都会对相应参数加以解读。例如,图片显示,这艘航母的机库开口高6~7米,仅允许歼-15战斗机通过,无法容纳有效载荷更高的轰炸机。

    基于数据分析,辛格尝试就“中国如何在公海上使用航母”进行预测。“它不是美军的对手,但能为监视邻国提供便利。”如果中国有一天在西太平洋展示其国产航母,它的邻国或许会感到无力捍卫自己的地盘。“这是中国面对越南和日本时的重要筹码,”辛格补充道。

    防务讨论区成情报金矿

    “中国航母”只是重要军事情报通过互联网得到发掘并传播的最新范例。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辛格列举了更多例子:“没有被及时放进机库的美国无人驾驶飞行器;伊朗的导弹基地;朝鲜的核设施;深藏于中国西部,可能是新式武器试验场地的奇怪图案。”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一言以蔽之,互联网让无数军事机密提前曝了光。

    对强大的美军来说,人人都能通过网络获取情报同样有利有弊。基地组织武装分子曾借助阿富汗军事基地的自拍照片,结合从“谷歌地球”获取的坐标,密谋对驻阿美军发动袭击。至于上传照片的美国大兵,根本没想到此举会招来危险,只是觉得这样很酷。

    当然,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淘金”,首先需要发现“矿脉”所在。杰弗里·林今年刚26岁,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科学与技术政策专业读研究生。12年前,在电脑游戏中指挥坦克和飞机时,还在上初中的他就对军事产生了兴趣。厌倦了在虚拟世界中一次次发动战争后,他开始借助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了解真实的武器,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军备动态。

    据林透露,他经常到“中国国防论坛”和“中国防务论坛”这两个网上讨论区潜水,因为那儿汇集了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军事专家。有些人自称退役老兵或国防承包商,更多的是普通军迷。防务展、官方新闻或“公民记者”的照片上线后,这些用户会进行长时间讨论,林不时参与发言。众所周知,随着智能手机和宽带接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能力抓拍到偶遇的武器并将照片上传。去年年中,一组被张贴到网络论坛上的隐形战斗机照片,据信就是中国网民用手机拍摄的;那架飞机裹着篷布,被绑在卡车上,沿着高速公路飞驰。

    作为资深发烧友,林的眼光十分犀利。他能够甄别经Photoshop处理的照片,并从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找到隐藏信息——譬如,通过树叶颜色判断拍摄照片的大致地点。

    从网上传言到五角大楼简报

    据彼得·辛格介绍,正是林在“中国国防论坛”的跟帖中发现的航母照片,让他认识了这个年轻人的本领。事实上,辛格一直在寻找中国国产航母的蛛丝马迹,照片的出现并不十分出乎他的意料。“嗯,是时候了。多年来,我们断断续续地听到有关中国航母的讨论。”

    杰弗里·林作为业余军情分析家的事业刚开始,专业知识和对网络的熟悉,让他的未来不可限量,被辛格和同行视为搜集公开情报的青年才俊。“当然,在海军问题上,‘加尔拉恩’是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辛格说。“加尔拉恩”其实只是个网名,此君创建了一个名为“信息传播”(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的博客,现已成为网友们讨论海军战略问题的据点。“找个海军军官问问,‘网上的顶尖思想家都有谁?’他多半会名列其中。”

    美国政府自然不会对网络情报的爆发式增长无动于衷。早在2005年,中央情报局就成立了“公开来源情报中心”,对网上传言去伪存真并汇总形成日常备忘录。通过类似途径获取的情报,尽管无法取代传统的威胁评估,但可以给后者增加支持或反对的证据。

    网络军情的传播效率是惊人的。辛格说,他亲眼看着信息从互联网最不起眼的角落,通过自媒体进入主流媒体,甚至被送到五角大楼官员的办公桌上。“你会发现,始于一帮发烧友的讨论,最终被汇总到《晨鸟》(供美国国防部领导人参阅的每日晨报)当中。”

    “中国航母”的照片被26岁的研究生发现,接着被转发给著名智库的专家;后者在军事专业网站上撰写的分析文章,又引起多家主流媒体关注,进而被更多普通读者知晓……更重要的是,和以往的情报搜集不同,现在,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类似的信息流,为其添砖加瓦。《时代》周刊在报道中如此总结:“天晓得,明天早上,它会不会进入军方高层人士的收件箱呢?”

 

美情报界网上“淘金”忙
美军“疣猪”严防朝鲜装甲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