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低迷数字背后的“自主”突破

本报记者 张露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25日   47 版)

    自主品牌已经不再甘当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51.44万辆,环比增长18.12%,同比增长15.84%。这是自主品牌自今年4月以来持续下跌后的首次双上升。

    2013年对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是在激流中寻求突破的一年。中国汽车工业浩浩荡荡发展近60年,巨大的市场成就了一批敢于承担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重任的企业,也给它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鉴于中国车市的巨大利润诱惑,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合资企业已不满足于仅占据中高端市场的格局,纷纷向下重构价格体系,推出低端品牌,挤压自主品牌生存空间。此外,各跨国公司采取激进战略加强产品国产化力度,增加“分厂分号”,即使一直被人们诟病为保守的丰田、本田等,也先后宣布要增加在华产能,并计划在2~3年内导入超过10款以上新车。竞争白热化的中国车市,已经把自主品牌推到了危机四伏的激流中。

    近半年,自主汽车的表现也说明了中国车市竞争的激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增幅继续收窄、自主品牌份额进一步下滑,屡次引发业界对自主品牌发展的担忧。就市场占有率而言,2013年前7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份额跌破40%,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下降到26%。 在此背景下,唱衰自主品牌的声音此起彼伏。JSC企业咨询公司专家Jochen Siebert甚至告诫“习惯了拿政府补贴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称它们没有在未来复杂市场形势下的竞争经验,数百家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中,几乎没有一家能创造出优秀的品牌。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自主品牌真的已身处不堪负重,踟蹰不前,甚至面临淘汰的境遇?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产品销量起伏属于正常变化,自主品牌低迷只是暂时的,这种低迷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必然。

    事实上,自主品牌存在很多“正能量”,前进的路上不乏亮点。如刚刚出炉的9月C-NCAP碰撞测试结果中,比亚迪速锐获得了56.5分,与宝马3系、大众朗逸等实力派合资品牌车型获得了同级别评价。在经历扩张过度而一度遭遇品牌危机后,比亚迪痛定思痛,从严格管控车型品质、加大技术投入等方面调整转型,部分车型已可与世界知名品牌媲美,不少技术有超越合资对手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利润4.2亿,增速达25倍。

    吉利汽车同样表现不俗:上半年实现营业额148.5亿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13.98亿元,同比增长37%;上半年共售出263544台汽车,较去年同期上升19%,达到全年销量目标的47%。吉利在海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口23370辆,在自主品牌单一车型出口销量排行榜上长期名列前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吉利今年7月出口汽车12420辆,远超其他自主品牌同期表现,首次成为出口量最高的自主品牌。

    江淮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21.2%,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车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成本管控,毛利率大幅提升,净利润达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左右,超过销量增速。在国际市场上,江淮1~7月累计出口各类汽车38231辆,同比增长11.5%。

    不可否认,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诸多方面存在差距,但人们应更多地看到自主品牌较强的自我调整、产品升级和战略转型能力。国内汽车市场的成熟和汽车用户消费观念的趋于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新能源汽车是“鸡肋”吗?
低迷数字背后的“自主”突破
市场·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