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能源汽车是“鸡肋”吗?

本报记者 张露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25日   47 版)

    近日,业界期盼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正式公布。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早在2010年就开始试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尴尬境遇,始终没有改观。

    很多人对此不解。就理论而言,新能源汽车既缓解了油价高涨带来的经济压力,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从社会舆论上讲,这个优势让新能源车备受赞誉。

    然而,在现实市场环境下,新能源车“高贵”的身价使普通消费者却步,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度混合动力汽车,平均成本就比同类型汽油动力车贵30%至50%。另外,新能源车更换电池成本高,配套设施跟不上,车辆性能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消费者购车,大都关注效用和实惠,从这方面看,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显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有人感叹,新能源汽车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继续下去,它的发展就会陷入死循环,此时,政府介入价格补贴政策便显得十分必要了。

    然而,政府补贴政策如果只流于表面,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最后也只能如同新能源汽车本身一样,陷入尴尬,遭受冷遇。

    本次补贴新政较2010年版政策来说有较大改变,部分内容展示了“治标又治本”的力度,从新政中,也能体会得到我国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补贴新政规定:“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认为:“中央财政把补贴资金直接补贴给企业,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地方保护主义的阻力,有助于解决此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不仅如此,此项政策也有助于车企的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弱点可能随着技术突破得到改善。

    “对消费者来说,传统能源汽车的价格、可靠性、配套设施都要优于新能源汽车”, 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分析,“比如现在你的汽车出问题了,传统汽车到任意一家修车店就能把问题解决掉,电动汽车就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了”。如果能通过研发解决在使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会明显增强。 

    但是,任何新产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本质问题的改进和突破,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这时候,就需要尽早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为此,补贴新政中明确:“对示范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财政奖励。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寥寥数语,打开了充电站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单从这两点看,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本质性症结,补贴新政还是下了功夫的。此外,新政中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比如,增加了对燃料电池车的补贴,补贴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以纯电续航里程为补贴标准,新增公务车中的新能源车比例不得低于30%等。

    深圳奔瑞总经理周磊表示:“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必然会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较深远影响。”然而,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任何政策的实施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科研向产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虽然国家补贴政策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最后也不能永远依赖政策,能不能为新能源汽车摘掉“鸡肋”的帽子,还要看各车企能不能趁着这个机遇突破瓶颈。

    如此,新能源汽车要想真正全面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新能源汽车是“鸡肋”吗?
低迷数字背后的“自主”突破
市场·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