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告诉你“华盛顿内幕”
○作者 [美] 克雷格·费尔曼 ○译者 姜琳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04日
32
版)
|
|
过去20年间,华盛顿日益被权力、金钱与传媒交织而成的网络笼罩。由此,这座城里上演的一幕幕活剧,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政治腐败的表征。
在关于华盛顿的新书《这座城》的开头,马克·雷博维奇提到了一位名叫肯·杜伯斯坦的美国式精英:“在人们看来,杜伯斯坦只在里根政府当了6个半月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就凭借这段经历,于随后24年间在社会上一直享有盛名。”
《纽约时报》杂志首席通讯员雷博维奇,把华盛顿上层人士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起来,《这座城》带有几分杂志文章的风格,它更关注某些看似琐碎而缺乏意义的事情,以及杜伯斯坦这种社会名流的生财之道,当然也少不了八卦这些内容的媒体。雷博维奇写道,“华盛顿也许不能很好地为整个国家服务,不过,它确实可以很好地为华盛顿自身服务。”
本书的副标题带有一点黑色幽默:“两个党和一场葬礼——还有大规模的代客泊车——在一个镀金的美国大都市里”。通过生动的描写,他与读者分享了民主党大佬们聚会时的奢华场景:“牛奶巧克力干酪、龙虾卷、420美元的路易斯王妃香槟”。
2008年春,资深电视主持人蒂姆·拉瑟特的葬礼在首都举行。《这座城》从人们为拉瑟特吊唁写起,将故事延伸到奥巴马的第二次竞选,顺带评述了政府的施政方针。书中提到,第一次竞选之后,奥巴马的团队收到通知,要求他们“不自负,不骄傲”,这也是人民公仆的信条——公务员与令普通人看着流口水的、日进斗金的职业政客并不是一回事。
《这座城》不乏对华丽场面的展示——权贵们的巡回午餐、白宫记者晚宴、竞选辩论后的答问。最吸引人的要数雷博维奇呈现出的细节。拉瑟特的丧礼上,一些男性悼念者“化着英国女王那样的妆,像刚从舞台上跑下来一样”,另一部分男士则在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早安,乔》节目现场猛塞名片。就算华盛顿一贯如此,类似举动也令作者不屑。
美国的政治果然腐化至此了吗?毕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批评家对华盛顿创造出的“新阶级”口诛笔伐。而到了雷博维奇这里,扰人的新媒体、畸形膨胀的名人文化、以及滚滚而来的钞票,侵蚀了更多东西。眼下,“‘圈内人’比以往多得多”——他指的是政治性的公关公司和其他各类咨询机构,目前已融合成新的产业链,犹如一头头怪兽。
以上种种合起来,就构成了华盛顿当地人戏言的“这座城”。在这里,伪造和虚假无处不在,谁也无法将其从真实中剔除。
现在的问题是:雷博维奇的嬉笑怒骂能改变什么?知情者们或许会选择无动于衷,尽管他们并不很想见到这些内情被白纸黑字地印刷出来。雷博维奇的报道曾在大众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主要是关于华盛顿精英圈愈发排外的倾向,及其对两党制的正反面影响。我们或许可以打个赌:华盛顿迟早会一分为二,民主党管一边,共和党管另一边。
《这座城》提供了关于“华盛顿内幕”的谈资,它揭示的事实有助于清除我们对政治圈的错误认知。雷博维奇作为知情者,并没有进行太多道德说教,让远离首都的人得以了解那里的众生相。相信不少读者会为书中记录的东西生气或失望,从这一点来看,上个大选年的口号确有几分可取之处——这个国家需要更多“来自华盛顿特区以外的改革者”。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
过去20年间,华盛顿日益被权力、金钱与传媒交织而成的网络笼罩。由此,这座城里上演的一幕幕活剧,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政治腐败的表征。
在关于华盛顿的新书《这座城》的开头,马克·雷博维奇提到了一位名叫肯·杜伯斯坦的美国式精英:“在人们看来,杜伯斯坦只在里根政府当了6个半月的白宫办公厅主任,就凭借这段经历,于随后24年间在社会上一直享有盛名。”
《纽约时报》杂志首席通讯员雷博维奇,把华盛顿上层人士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起来,《这座城》带有几分杂志文章的风格,它更关注某些看似琐碎而缺乏意义的事情,以及杜伯斯坦这种社会名流的生财之道,当然也少不了八卦这些内容的媒体。雷博维奇写道,“华盛顿也许不能很好地为整个国家服务,不过,它确实可以很好地为华盛顿自身服务。”
本书的副标题带有一点黑色幽默:“两个党和一场葬礼——还有大规模的代客泊车——在一个镀金的美国大都市里”。通过生动的描写,他与读者分享了民主党大佬们聚会时的奢华场景:“牛奶巧克力干酪、龙虾卷、420美元的路易斯王妃香槟”。
2008年春,资深电视主持人蒂姆·拉瑟特的葬礼在首都举行。《这座城》从人们为拉瑟特吊唁写起,将故事延伸到奥巴马的第二次竞选,顺带评述了政府的施政方针。书中提到,第一次竞选之后,奥巴马的团队收到通知,要求他们“不自负,不骄傲”,这也是人民公仆的信条——公务员与令普通人看着流口水的、日进斗金的职业政客并不是一回事。
《这座城》不乏对华丽场面的展示——权贵们的巡回午餐、白宫记者晚宴、竞选辩论后的答问。最吸引人的要数雷博维奇呈现出的细节。拉瑟特的丧礼上,一些男性悼念者“化着英国女王那样的妆,像刚从舞台上跑下来一样”,另一部分男士则在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早安,乔》节目现场猛塞名片。就算华盛顿一贯如此,类似举动也令作者不屑。
美国的政治果然腐化至此了吗?毕竟,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批评家对华盛顿创造出的“新阶级”口诛笔伐。而到了雷博维奇这里,扰人的新媒体、畸形膨胀的名人文化、以及滚滚而来的钞票,侵蚀了更多东西。眼下,“‘圈内人’比以往多得多”——他指的是政治性的公关公司和其他各类咨询机构,目前已融合成新的产业链,犹如一头头怪兽。
以上种种合起来,就构成了华盛顿当地人戏言的“这座城”。在这里,伪造和虚假无处不在,谁也无法将其从真实中剔除。
现在的问题是:雷博维奇的嬉笑怒骂能改变什么?知情者们或许会选择无动于衷,尽管他们并不很想见到这些内情被白纸黑字地印刷出来。雷博维奇的报道曾在大众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主要是关于华盛顿精英圈愈发排外的倾向,及其对两党制的正反面影响。我们或许可以打个赌:华盛顿迟早会一分为二,民主党管一边,共和党管另一边。
《这座城》提供了关于“华盛顿内幕”的谈资,它揭示的事实有助于清除我们对政治圈的错误认知。雷博维奇作为知情者,并没有进行太多道德说教,让远离首都的人得以了解那里的众生相。相信不少读者会为书中记录的东西生气或失望,从这一点来看,上个大选年的口号确有几分可取之处——这个国家需要更多“来自华盛顿特区以外的改革者”。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