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对不起,你说的是英语吗?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 译者 孟夏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14日   40 版)

    不久前,一位美国朋友在爱尔兰西部开车时有些过猛,结果被警察拦到了路边。“万一你撞上了‘雾先生’(Mr. Fog)该怎么办?”那名警察粗暴地问道,说话带有浓重的爱尔兰土腔。朋友对这种高高在上的质问感到不悦,语带强烈讽刺地回答道:“嗯,我想我会把‘脚先生’搭在‘刹车先生’上面吧。”结果,那名警察以非常异样的眼神盯着我的朋友,大吼道:“我说的是‘mist or fog’。”

    朋友碰巧是一位人类学家。在警察质问他时,有那么迷人的一瞬间,他还以为自己在爱尔兰西部,偶然遇到了一个喜欢将各种天气状况拟人化的部族,比如把冰雹叫做“冰雹夫人”,把阳光称为“阳光大师”等等。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国际交流中又一个误解案例而已。

    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英国,当老师要学生们拿出他们的“rubber”时,他只是让他们拿出橡皮,并不是要给他们上一堂有关避孕的课(编者注:“rubber”在美国亦指避孕套)。住在“flat”中的英国人,并不是把家安在了瘪掉的车胎中(编者注:英国把公寓称为“flat”,而该词在美国可指漏气的轮胎)。“Bum”这个词在英国英语中既有“臀部”之意,也可指“流浪汉”。

    英国人表达感谢时通常不会说“I appreciate it(对此我很感激)”,也没有“have a hard time(很辛苦)”、“zero in(把注意力集中于)”、“reach out to other people(联系他人)”和“stay focused(专心致志)”这样的说法。

    他们在想休息时不会要求“given a break”,也不会使用“bottom line”(底线)或“get blown away”(惊叹不已)这些词。

    在英国人听来,与“frightening”或“alarming”相比,“scary”(编者注:以上3个词均是“令人可怕的”之意)一词听起来极其幼稚,就像把“屁股”说成“小屁屁”一样。

    此外,他们一般也不会用“awesome(太棒了!)”这个词,而若是在美国禁用这个词,飞机恐怕都要从天空坠落,汽车也要从高速公路冲出去了。

    在大西洋彼岸,使用“aggressive(有冒险精神的)”一词来表达正面意义,听上去非常奇怪,英国人觉得这几乎就像赞美别人奇丑无比一样怪异。

    在美国年轻人当中盛行的、说话时每4秒钟就加上 “like”一词的习惯,如今在英国也流行开来了。这或许与试着让自己的话听上去不那么傲慢专断有关。例如,“It's 9 o'clock(现在9点钟)”听上去比较独断,让人不悦,而“It's, like, 9 o'clock”听起来则是适宜的商榷口吻,不显得像是说教。

    欧洲有传闻称,如今在美国甚至能发现有墓碑上写着“To Our Beloved Son, Brother and, Like, Husband(致我们深爱的儿子、兄弟和丈夫)”这样的碑文。

    “To feel comfortable with”(觉得……很舒适)这个词组是典型的美式说法。英国人通常不会说“we feel comfortable with using this taxi firm(我们觉得坐这家出租车公司的车很舒服)”,就如同他们绝不会觉得遭到鞭打,直到鲜血从大腿上流下来会很舒服。

    美国人在借道时一般会说“Excuse me”,而英国人则说“Sorry”。即便距离别人还有10步的距离,美国人也会说“Excuse me”,因为他们习惯的间隔空间要比欧洲人大很多。当你听到别人总是无缘无故地不断说“Sorry”时,你就知道你到了英国。

    在英国,如果一个人没听清别人说了什么,这时他所说的话要取决于他的社会阶层。比如说,劳动阶层会说“Aye?”,中下阶层会说“Pardon?”,中产阶层则说“Sorry?”,上层人士则问“What?”

    在讲述过去的事情时,美国人比英国人更常使用现在时态。“I'm in the kitchen and there's this terrific bang and I dive under the table”是美国人特有的风格。

    这或许是因为,英国人比他们在大西洋彼岸的堂亲更重视过去。英国人可能也会叫小孩子“kid”,但他们在报刊标题或电视新闻中不会使用这个词。美国人对不甚优美的单音节词“kids”的喜爱,多过对优美的“children”的喜爱,似乎很乐意把他们的后代视为散发着膻味的小山羊(编者注:“kid”也有小山羊的意思)。

    美国的路标也往往比英国的路标更口语化。“Wrong Way-Go Back(走错路-请返回)”或“Ped Xing(斑马线)”在英国人看来都过于俗语化了。在英国,“Way Out”并非嬉皮士时代的遗留物(该词有“反传统、非主流”之意),它的意思是“出口”。英国的垃圾箱上过去常常写着“Refuse to Be Put in This Basket”这样的话,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直到你意识到“refuse”也有“垃圾”的意思时才恍然大悟。

    简而言之,英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差异,比他们通常想象的要大。时不时会有美国人说他们不知道“fortnight(两星期)”的意思,从来没用过“teapot(茶壶)”,也不知道如何“boil an egg(煮鸡蛋)”。在这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北约的这两个盟友,似乎是被生拉硬拽在了一起的。

    美国《石板》杂志

分享到:

 

有关法国的错误看法
对不起,你说的是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