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店总会有立足之地
○译者 韦盖利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07日
32
版)
图书业面临的挑战会持续下去,但优秀的图书与书店注定能够延续生命。
在成立于1976年的美国丹佛大学出版学院,一群有志加入图书行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接受培训。此后四个礼拜之内,96名学生将学习关于一部通过正规渠道出版的图书如何形成的概论,包括编辑、销售、市场学、宣传、代理和设计等不同环节。
丹佛大学出版学院的院长乔伊斯·梅斯基斯,也是当地连锁书店“破烂封面”的老板。把天赋带进图书行业是她追求的目标。今年,她受邀为培训班开班仪式发表讲话——
过去几十年里,图书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发生了数不清的改变。今天,我们仍处在巨变的浪潮中,数码出版物成为图书世界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无可比拟的书店总会有一席之地,“破烂封面”就是这类书店的代表。
从最单纯的意义上说,我们的追求从未发生变化——讲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起起落落的历史大事。无论其媒介是岩洞中石壁上的符号,还是辛辛苦苦画在卷轴上的图案,抑或是让知识之光照进平民百姓生活的印刷本,基本功能都没有改变过。阅读,无论具体形式是什么,都是为了提供快乐和智慧,书店和出版商在传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有个基本的事实:虽然总有人称图书将要消亡,类似的论调百年来从未成真。据说,古腾堡印好那版著名的《圣经》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就叫《图书已死》。这个标题在1454年是不真实的,2013年依然如此。不错,音乐、电影、广播、报纸和杂志都已被数字革命改变,如果说图书行业有免疫力,无疑是愚蠢的。但图书行业有自身独特的、有助于打造从业者未来的属性。跟其他信息和娱乐产品不一样,图书并不承载广告功能,所以,谁都不用担心失去广告收入。我们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没有订户的,所以也不必担心失去订户。
图书面临的问题是库存管理,就是在恰当的时间把合适的书送到恰当的地方去。今后的图书行业的确面临成本压缩,很多细节亟待落实——新的配送机制,让作者、出版商和销售商都感到方便和满意、利益均沾的系统。
但无论细节如何,好书,无论以何种方式出现,读者都离不开它。
在数字时代,图书以印刷之外的很多方式发行。不过,生产一本论据充分的非虚构类图书或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从根本上讲是跟以前一样的:仍然需要有经验的编辑帮助有天赋的作者理清思路、锻造故事。所以,今天的出版业跟改变有关,也跟传承有关。
当人们想要一本不是很畅销的书,首先想到的是:“看看能否找到这本书。”科技发展到现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上网,轻点鼠标之后,等一两天就会收到快递。只要想拥有一本书,真正拥有并没有太大困难。不难想见,很多人同当地书店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了。每家实体书店都要跟亚马逊等网上零售商拼价格、拼效率。
然而,书店毕竟是能亲自浏览图书的地方,也是读者们上网购书前先去的地方,很少有人一本书都不买就离开书店。有一次,我在埃及的一家酒店看到一条标语,觉得它是适合世界各地的图书经销者引用的:“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别的回应。”书店更是社区里的读书小组、写作班等传统活动的归宿,人们更愿意跟别的读者一起在书架间阅读;书店是俱乐部,对有共同理想和兴趣的人开放——当然,店内最好有个咖啡吧,或者一个舒适的休息区。
如果说过去是序言,阅读则是永恒。如果下一个十年跟过去十年发生一样重大的变化,现在时兴的电子阅读器说不定会走入垃圾堆。谁也不清楚这将带来怎样重大的影响,但我们知道,图书和读者必定还会存在,优秀的书店和经销商也将延续各自的生命。
□美国《大西洋月刊》
图书业面临的挑战会持续下去,但优秀的图书与书店注定能够延续生命。
在成立于1976年的美国丹佛大学出版学院,一群有志加入图书行业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接受培训。此后四个礼拜之内,96名学生将学习关于一部通过正规渠道出版的图书如何形成的概论,包括编辑、销售、市场学、宣传、代理和设计等不同环节。
丹佛大学出版学院的院长乔伊斯·梅斯基斯,也是当地连锁书店“破烂封面”的老板。把天赋带进图书行业是她追求的目标。今年,她受邀为培训班开班仪式发表讲话——
过去几十年里,图书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发生了数不清的改变。今天,我们仍处在巨变的浪潮中,数码出版物成为图书世界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无可比拟的书店总会有一席之地,“破烂封面”就是这类书店的代表。
从最单纯的意义上说,我们的追求从未发生变化——讲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起起落落的历史大事。无论其媒介是岩洞中石壁上的符号,还是辛辛苦苦画在卷轴上的图案,抑或是让知识之光照进平民百姓生活的印刷本,基本功能都没有改变过。阅读,无论具体形式是什么,都是为了提供快乐和智慧,书店和出版商在传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有个基本的事实:虽然总有人称图书将要消亡,类似的论调百年来从未成真。据说,古腾堡印好那版著名的《圣经》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就叫《图书已死》。这个标题在1454年是不真实的,2013年依然如此。不错,音乐、电影、广播、报纸和杂志都已被数字革命改变,如果说图书行业有免疫力,无疑是愚蠢的。但图书行业有自身独特的、有助于打造从业者未来的属性。跟其他信息和娱乐产品不一样,图书并不承载广告功能,所以,谁都不用担心失去广告收入。我们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没有订户的,所以也不必担心失去订户。
图书面临的问题是库存管理,就是在恰当的时间把合适的书送到恰当的地方去。今后的图书行业的确面临成本压缩,很多细节亟待落实——新的配送机制,让作者、出版商和销售商都感到方便和满意、利益均沾的系统。
但无论细节如何,好书,无论以何种方式出现,读者都离不开它。
在数字时代,图书以印刷之外的很多方式发行。不过,生产一本论据充分的非虚构类图书或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从根本上讲是跟以前一样的:仍然需要有经验的编辑帮助有天赋的作者理清思路、锻造故事。所以,今天的出版业跟改变有关,也跟传承有关。
当人们想要一本不是很畅销的书,首先想到的是:“看看能否找到这本书。”科技发展到现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上网,轻点鼠标之后,等一两天就会收到快递。只要想拥有一本书,真正拥有并没有太大困难。不难想见,很多人同当地书店的关系没有那么亲近了。每家实体书店都要跟亚马逊等网上零售商拼价格、拼效率。
然而,书店毕竟是能亲自浏览图书的地方,也是读者们上网购书前先去的地方,很少有人一本书都不买就离开书店。有一次,我在埃及的一家酒店看到一条标语,觉得它是适合世界各地的图书经销者引用的:“答案是肯定的,没有别的回应。”书店更是社区里的读书小组、写作班等传统活动的归宿,人们更愿意跟别的读者一起在书架间阅读;书店是俱乐部,对有共同理想和兴趣的人开放——当然,店内最好有个咖啡吧,或者一个舒适的休息区。
如果说过去是序言,阅读则是永恒。如果下一个十年跟过去十年发生一样重大的变化,现在时兴的电子阅读器说不定会走入垃圾堆。谁也不清楚这将带来怎样重大的影响,但我们知道,图书和读者必定还会存在,优秀的书店和经销商也将延续各自的生命。
□美国《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