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漂浮在酒杯里的文化冲突
○作者 [美] 德怀特·加纳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07日
32
版)
|
《湿与干:酒徒之旅》(The Wet and the Dry: A Drinker's Journey),皇冠出版社2013年7月,240页。 |
|
关于作者: 劳伦斯·奥斯本(Lawrence Osborne),英国作家,目前居住在纽约。他曾在剑桥和哈佛大学接受教育,后在法国、意大利、摩洛哥、美国、墨西哥、泰国和土耳其等地过着游牧式的生活;曾出版《巴黎梦幻书》、《有毒拥抱》、《裸体旅游》、《在曼谷的日子》、《被宽恕的人》等多部作品,定期为《纽约客》、《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等媒体撰稿。 |
酒,能让一个人把真实的自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观察不同国家的人群对杯中物的态度,可以洞悉宗教、文化乃至政治观念的冲突。
首先,请允许我列出3个理由,用来解释劳伦斯·奥斯本的《湿与干:酒徒之旅》为何足以跻身年度最佳非虚构类作品行列,而且应被摆放在酒吧最显眼的位置供酒友们品读。
第一,奥斯本先生是出色的作家,脚踏实地且喜欢探索,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文笔愈发老辣。在新著中,鸡尾酒被形容为“等待被进入,如同水体或场所。”至于他在贝鲁特品尝到的、带有飘浮的橄榄的马提尼酒,“咸得就像牡蛎壳底部的冷海水”,“邪恶、冷酷但令人满足。”显然,作者并不是那种虚张声势的假内行,这让他得到加分。
第二,本书如此可信,是因为奥斯本一直以世界公民自诩,更是全职旅游作家和小说家。他就像活的“谷歌地图”,带来了毫无遗漏的记录,你只需简单点击即可。他不仅懂得品酒,而且能一眼把某个地方特有的气质看透。譬如,本书宣称,黎巴嫩的古城巴勒贝克,是“那种你可以被绑架一两个小时,只是因为要满足某人好奇心的所在”。
第三,也许是该书在同类作品中出类拔萃的最重要理由,那就是,它既是一本娱乐读物,也是一本政治读物。奥斯本为我们提供了就东西方文明冲突的一种思考方式,把它们看作“湿酒和干酒,酗酒和禁酒”,承认它们“在一种互不理解的情绪中肩并肩地存在”。
品酒之旅有时危险四伏
随着故事情节不断推进,读者仿佛尾随在作者身后,穿越阿曼、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其他国家,通常是去找酒喝——他的品酒时间精确地在下午6点10分开始;有时,这个寻找佳酿的过程,会令他置身于相当的危险中。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卡尔塔市,他问一群学生模样的青年,在这个穆斯林众多的城市,哪里可以买到酒?小伙子们没有生气,但也没有直接告诉奥斯本答案,而是“邀请”他到一家咖啡厅交谈——如果这不算是挟持的话。“我们一到咖啡厅,对方立即质问道,难道你没看见酒精给西方世界带来的灾难吗?酒精是种瘟疫,是灵魂的疾病。”他们接着说,酒“篡改了所有的人际关系,篡改了意识的所有时刻,也篡改了人与上帝的关系。”
在《湿与干》中,类似的对话不止一处,奥斯本让它们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在西方,“酒成为自由的楔子,”他写道,在保守的社会中“则受到黑衣宗教人士的困扰。”他利用一切机会探讨:酒是让我们的肉体和灵魂分离,还是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身?
书中的很多时刻富于喜剧色彩。有一次,几家酿酒厂误以为他是“美国最著名的伏特加评论家”,在和奥斯本打交道时战战兢兢。还有一次,他被迫试尝一种冒牌的黎巴嫩葡萄酒,违心地赞扬其美味可口,原因在于,这种可怕的液体是一名当地军阀生产的。
军阀宣称:“很好,我会送一大瓶到你的旅馆房间。”奥斯本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员,小心翼翼地堆积笑声:“我知道,一旦被锁在屋里,我一下午就会把它统统喝掉。”
偶尔喝醉是种意外收获
书中也有不少精细的观察和思想的火花。作者带着诗人般的情感评述道:“伏特加,啊,它就像是一种灵魂灌肠剂。”他接着写道:“啤酒和葡萄酒是给朋友的,蒸馏酒是给那些孤独的人喝的。”每当他潜入一家隐秘的酒吧,感觉就像“一个堕落者在接近他那最黑暗的欲望,”在他看来,“每位酒客都是一个静静地坐在那里的舞者,愤世嫉俗。他不需要你的认同,也不需要你的问候。他只需要一点神秘的音乐,一种暂时放下全部信仰的自由。”
不过奥斯本也明白,自己不能太投入,以致成为酒精的奴仆。他同情那些成为酒的受害者的家伙,庆幸自己不是当中的一员,庆幸自己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控制住欲望。
当然,他也不会刻意隐瞒自己偶尔饮酒过量的事实。在阿布扎比,某天早上,他醒来时发现浑身湿透,衣冠不整,就自己是怎么回到下榻处的毫无头绪。当得知自己前一天晚上的所作所为时——追逐女性,被抛进水池,昏迷过去,他仍把这一切视为意外的收获。
与之类似,他自嘲般地总结说:“我们英国人对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发作是很宽容的。他们往往对醉汉饱以老拳,用这种方式表达理解和同情。”
总而言之,劳伦斯·奥斯本在《湿与干》中展示的形象是一个率性的人,也是一个复杂的人,将七情六欲混合到冒着气泡的、属于成年人的、令你我心醉的优美散文当中。
□美国《纽约时报》
酒,能让一个人把真实的自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观察不同国家的人群对杯中物的态度,可以洞悉宗教、文化乃至政治观念的冲突。
首先,请允许我列出3个理由,用来解释劳伦斯·奥斯本的《湿与干:酒徒之旅》为何足以跻身年度最佳非虚构类作品行列,而且应被摆放在酒吧最显眼的位置供酒友们品读。
第一,奥斯本先生是出色的作家,脚踏实地且喜欢探索,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文笔愈发老辣。在新著中,鸡尾酒被形容为“等待被进入,如同水体或场所。”至于他在贝鲁特品尝到的、带有飘浮的橄榄的马提尼酒,“咸得就像牡蛎壳底部的冷海水”,“邪恶、冷酷但令人满足。”显然,作者并不是那种虚张声势的假内行,这让他得到加分。
第二,本书如此可信,是因为奥斯本一直以世界公民自诩,更是全职旅游作家和小说家。他就像活的“谷歌地图”,带来了毫无遗漏的记录,你只需简单点击即可。他不仅懂得品酒,而且能一眼把某个地方特有的气质看透。譬如,本书宣称,黎巴嫩的古城巴勒贝克,是“那种你可以被绑架一两个小时,只是因为要满足某人好奇心的所在”。
第三,也许是该书在同类作品中出类拔萃的最重要理由,那就是,它既是一本娱乐读物,也是一本政治读物。奥斯本为我们提供了就东西方文明冲突的一种思考方式,把它们看作“湿酒和干酒,酗酒和禁酒”,承认它们“在一种互不理解的情绪中肩并肩地存在”。
品酒之旅有时危险四伏
随着故事情节不断推进,读者仿佛尾随在作者身后,穿越阿曼、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其他国家,通常是去找酒喝——他的品酒时间精确地在下午6点10分开始;有时,这个寻找佳酿的过程,会令他置身于相当的危险中。
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卡尔塔市,他问一群学生模样的青年,在这个穆斯林众多的城市,哪里可以买到酒?小伙子们没有生气,但也没有直接告诉奥斯本答案,而是“邀请”他到一家咖啡厅交谈——如果这不算是挟持的话。“我们一到咖啡厅,对方立即质问道,难道你没看见酒精给西方世界带来的灾难吗?酒精是种瘟疫,是灵魂的疾病。”他们接着说,酒“篡改了所有的人际关系,篡改了意识的所有时刻,也篡改了人与上帝的关系。”
在《湿与干》中,类似的对话不止一处,奥斯本让它们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在西方,“酒成为自由的楔子,”他写道,在保守的社会中“则受到黑衣宗教人士的困扰。”他利用一切机会探讨:酒是让我们的肉体和灵魂分离,还是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身?
书中的很多时刻富于喜剧色彩。有一次,几家酿酒厂误以为他是“美国最著名的伏特加评论家”,在和奥斯本打交道时战战兢兢。还有一次,他被迫试尝一种冒牌的黎巴嫩葡萄酒,违心地赞扬其美味可口,原因在于,这种可怕的液体是一名当地军阀生产的。
军阀宣称:“很好,我会送一大瓶到你的旅馆房间。”奥斯本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员,小心翼翼地堆积笑声:“我知道,一旦被锁在屋里,我一下午就会把它统统喝掉。”
偶尔喝醉是种意外收获
书中也有不少精细的观察和思想的火花。作者带着诗人般的情感评述道:“伏特加,啊,它就像是一种灵魂灌肠剂。”他接着写道:“啤酒和葡萄酒是给朋友的,蒸馏酒是给那些孤独的人喝的。”每当他潜入一家隐秘的酒吧,感觉就像“一个堕落者在接近他那最黑暗的欲望,”在他看来,“每位酒客都是一个静静地坐在那里的舞者,愤世嫉俗。他不需要你的认同,也不需要你的问候。他只需要一点神秘的音乐,一种暂时放下全部信仰的自由。”
不过奥斯本也明白,自己不能太投入,以致成为酒精的奴仆。他同情那些成为酒的受害者的家伙,庆幸自己不是当中的一员,庆幸自己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控制住欲望。
当然,他也不会刻意隐瞒自己偶尔饮酒过量的事实。在阿布扎比,某天早上,他醒来时发现浑身湿透,衣冠不整,就自己是怎么回到下榻处的毫无头绪。当得知自己前一天晚上的所作所为时——追逐女性,被抛进水池,昏迷过去,他仍把这一切视为意外的收获。
与之类似,他自嘲般地总结说:“我们英国人对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发作是很宽容的。他们往往对醉汉饱以老拳,用这种方式表达理解和同情。”
总而言之,劳伦斯·奥斯本在《湿与干》中展示的形象是一个率性的人,也是一个复杂的人,将七情六欲混合到冒着气泡的、属于成年人的、令你我心醉的优美散文当中。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