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美国写作指导大师威廉·津泽:

身陷黑暗,却铺设光明之路

○作者 [美] 丹·巴里 ○译者 董小源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15日   32 版)

    威廉·津泽

    美国语言文字大师威廉·津泽双目已不能视物。然而,借助尚且完好的听觉与依旧清晰的头脑,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帮助文坛后辈们提升写作技巧。

    稍息、立正!数以百计的书本仿佛挺直了腰杆,等待接受一个男子的训话。这位身型瘦削、头戴棒球帽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从事写作指导半个世纪之久的威廉·津泽。

    在编辑部,在出版社……总之,只要是有人聚在一起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润色、加工的地方,你就很有可能在参考书堆里发现津泽赖以成名的专著——《如何写好英文》。许多资深的文字工作者在修改文章时遇到麻烦,首先脱口而出的就是“把津泽那本书递给我”。

    请回味《如何写好英文》中的一句话,“杂乱无章是美国人(写作)的顽疾。我们的社会流行使用非必要词汇,人们说着车轱辘话,用语浮夸,无意义的东西夹杂其中。”

    该书初次面世,已是1976年的事了。这么多个日夜过去,津泽从未放弃指导他人写作,现如今,他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已经有所建树和追求的作家,他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要说与以前的教学有什么显著的不同,那就是——他已经无法看到文字了。

    于是,读书变成了“听”书。用遮阳帽和大墨镜遮掩自己因青光眼而近乎失明的双目,他把胳膊肘支在桌子上,双拳紧握,一字一句地倾听学生们诵读各自的文稿。

    正如他所言:“我们可以用耳朵阅读,只是有人没意识到这点。”

    笔者最近一次和津泽先生见面时,他正在为一位女士提建议,让她调整写作方向。到了午饭时间,老人收取了惟一的酬劳——一块三明治。最近,他发现三明治比较好消化。

    小口咀嚼着面包里的火腿和奶酪,他仍然滔滔不绝地解释着,想象力如何才能成为黑暗世界里的光和色,“我看不到了,但我也用不着看那么多东西了。”

    他之所以如此豁达,或许是因为见闻太过丰富。津泽从小家境优越,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二战时参过军。他走过的人生之路很长,长到有充裕的时机对路径改了又改。

    他曾为《纽约先驱论坛报》担任特稿作者和影评人;撰写过18本主题各异的书;在耶鲁大学教授非虚构类写作课程;在“每月读书会”(一个推荐新书的民间组织)当编辑;兼任爵士乐钢琴演奏者;甚至在年近90岁的时候,他为《美国学者》杂志网站开设的博客,还赢得了“美国国家杂志奖”数字媒体奖。  

    一年多以前,津泽的新朋旧友收到了他的邀请函,上书“见证我走入人生的下一阶段。”青光眼的恶化,让他本已模糊的视力急骤下滑,迫使他关闭办公室,结束了近70年的作家生涯。此后,他在住了59年的公寓里开设起辅导班,自称“什么都可以试着教教”。

    似乎是怕大家一时间转不过脑筋,他还特别补充道,“在回忆录的写作和家族史编纂方面的问题;钢琴演奏课程和歌唱发声训练;有关阅读啊、沙龙啊……反正任何你可以想象到的、令你我都有兴趣和引人发笑的东西,都可以来找我。”

    很快,老朋友们来了,学生们来了,有些人有组织地大声朗诵,还有些人什么都不做,只为了多看这位广受尊敬的老者几眼。

    到访者中包括《纽约客》杂志特约撰稿人马克·欣格,他刚刚整理了一个发生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家庭故事。在津泽的建议下,马克把他们彼此探讨的相关问题一一记录在案。

    “他的视角非常独特且具创造性,竭尽所能地在教学中发挥所长。”诚如欣格所言,当人们觉得无从下笔,无法突破或是不确定自己写的东西的篇幅是否合适时,去向津泽求教是绝对稳妥的选择。后者会悉心地帮助访客们砍掉没用的枝节,把语言组织得更加精妙。

    “通过与他们谈话,我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位置,探索到真实的自我。”津泽如此描述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借此帮助他们放松情绪。”

    老人的书架上收藏着无数部文学名著,可惜,不过是一个转身的距离,如今的他却无法真切地将它们看清楚。摄影师为他拍摄的照片,妻子挂在墙上的毕加索名画,环游世界留下的各色纪念品……所有这一切,他触手可及,目光却再也碰触不到。

    幸好,他和“文字”这样东西的关系是如此亲密,亲密得无需用眼即可确认它们的存在。穿越黑暗的灌木丛,他用依然澄澈的心灵,为后来者铺就了一条光明之路。

    □美国《纽约时报》

分享到:

 

憎恨犹太人是西方的传统?
身陷黑暗,却铺设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