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憎恨犹太人是西方的传统?
○作者 [美] 迈克尔·S·罗斯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15日
32
版)
|
《反犹主义:西方的传统》(Anti-Judaism: The Western Tradition),W·W·诺顿出版社2013年2月,610页。 |
|
关于作者:大卫·尼伦伯格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中世纪历史和社会思想史教授,主要研究中世纪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基督徒、犹太人和穆斯林,以及中世纪的族群沟通、交流和社会关系,编辑出版了《社区暴力行为:中世纪少数民族受到的迫害》等一批相关著作。 |
犹太人在西方历史上一再遭受打压,是宗教、政治和经济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
哦,新教徒恨天主教徒,
天主教徒讨厌新教徒,
印度教徒痛恨穆斯林,
而人人都恨犹太人。
这是英文讽刺歌曲《全国兄弟周》中的一段词。从远古到近代,针对犹太人的歧视、镇压和迫害,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如今,大卫·尼伦伯格的《反犹主义》一书,从学术角度透彻阐述了犹太人为何如此容易遭到憎恨。更不幸的是,这种憎恨是西方的传统。
尼伦伯格从古埃及写起,对当地人把犹太民族描绘为“虔诚、主权和繁荣之敌”的传统进行了调查。他发现,类似情况在公元前7世纪就已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有犹太裔居民,因为无法对这群“异常”的人加以利用,当权者索性将其定性为“既没被剥夺公民权也不是公民,既没被征服也没获胜,既无权也不自由。”只要帝国出现麻烦,不管腐败还是战争,不管饥荒还是动乱,御用理论家们发明了一种简便的解决方法:归罪于犹太人。
对争权夺利者来说,犹太人是好用的靶标。由此,从埃及发端的“替罪羊”理论不断发酵。不过,把反犹主义精炼成一种意识形态的,还是基督徒们。基督教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急欲表明自己战胜了犹太教——战胜了对“旧约”法则的依附,用福音派的普世主义战胜了犹太人的种族特质。他们解释说,“由于犹太人拒绝放弃他们的祖先、他们的血统和他们的经书,……遂成为顽固依附肉体的象征,成为精神敌人的象征,成为反对上帝的象征。”
这么多个世纪以来,每当神学家打算刺激宗教热情或镇压异端,总会绕到反犹的主题上来。这并不意味着你身边得有真正的犹太人,只需把敌人标记为“犹太人”或“犹太化”即可。公元1至4世纪,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基督徒与基督徒打得不可开交,以“犹太人”互相称呼。用这种方式宣泄仇恨,成了彰显自己对耶和华的信仰毫不动摇的把戏。
耐人寻味的是,穆斯林遵循了相似的套路——通过煽动反犹热情,巩固其正教地位。与基督教一样,先知穆罕默德把伊斯兰教圈定在几部经典的范围内,确保这个新宗教不会有被“犹太化”的危险。一些带有异端色彩的穆斯林组织,也会将对手描绘为“虚伪的犹太人”。
尼伦伯格指出,宗教和政治霸权之争经常被粉饰为与“犹太人”的斗争。这里的引号是特有所指的——在15世纪至17世纪之间,西欧或多或少是个“没有犹太人的世界”:由于被大多数国家驱逐,只有极少部分犹太人通过特殊豁免得以留下,因此,这个民族实际上几乎是难以见到了。然而,正是在此阶段,“基督教化的欧洲整日被‘犹太人卷土重来’的谣言困扰。”在这个文化变革、教义调整乃至政治摩擦的阶段,法老时代的旧模式被重新激活:为了纯洁政体,对手一定要被消灭,最好的假想敌便是犹太人。而且,在早期欧洲人的眼里,表面是基督徒、内心是犹太人的那一类对手是格外可怕的。犹太人仿佛无处不在。
马丁·路德把话说得更难听。1523年,这位宗教改革家指责罗马教会“比犹太人更犹太化,”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尝试说服同道中人,“1400年来,犹太人一直是、而且将继续是我们的祸害、瘟疫以及一切之不幸,这是多么卑鄙、恶毒和令人苦恼的事情!”上了年纪的路德还怂恿说,不要相信轮回,“给犹太人施洗的惟一方法,就是在他们的脖子上绑上磨石”。
到了现代社会,无论是革命还是反革命阵营,都继续利用“犹太人问题”作为障眼法。尼伦伯格不禁质问:“一个势单力薄的少数民族,却扮演着颠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恶魔,这怎么能令人信服呢?”他指出,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反犹主义的模式已发展到让伟大的思想家和普通民众都循着思维习惯“解读外部世界”。他令人信服地指出,“如果没有这种贻害深远的思维惯性,(纳粹)大屠杀就是不可思议的,更是无法解释的。”
弗洛伊德曾在1929年讽刺地写道,犹太人作为被迫害的对象,“其实为许多国家的文明做出了颇有价值的贡献,这些国家一直都是他们的祖国,但遗憾的是,犹太人在中世纪遭受的苦难,并不足以让基督徒在随后的日子里更加安宁和安全。”即便是在“人人都恨犹太人”的时刻,偏狭和暴力仍然一如既往。
尼伦伯格将这一段段令人痛苦而又不能被遗忘的历史呈现出来,为的是让今天的人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危险,希望我们不会再次误入歧途。
□美国《华盛顿邮报》
犹太人在西方历史上一再遭受打压,是宗教、政治和经济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
哦,新教徒恨天主教徒,
天主教徒讨厌新教徒,
印度教徒痛恨穆斯林,
而人人都恨犹太人。
这是英文讽刺歌曲《全国兄弟周》中的一段词。从远古到近代,针对犹太人的歧视、镇压和迫害,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如今,大卫·尼伦伯格的《反犹主义》一书,从学术角度透彻阐述了犹太人为何如此容易遭到憎恨。更不幸的是,这种憎恨是西方的传统。
尼伦伯格从古埃及写起,对当地人把犹太民族描绘为“虔诚、主权和繁荣之敌”的传统进行了调查。他发现,类似情况在公元前7世纪就已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有犹太裔居民,因为无法对这群“异常”的人加以利用,当权者索性将其定性为“既没被剥夺公民权也不是公民,既没被征服也没获胜,既无权也不自由。”只要帝国出现麻烦,不管腐败还是战争,不管饥荒还是动乱,御用理论家们发明了一种简便的解决方法:归罪于犹太人。
对争权夺利者来说,犹太人是好用的靶标。由此,从埃及发端的“替罪羊”理论不断发酵。不过,把反犹主义精炼成一种意识形态的,还是基督徒们。基督教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急欲表明自己战胜了犹太教——战胜了对“旧约”法则的依附,用福音派的普世主义战胜了犹太人的种族特质。他们解释说,“由于犹太人拒绝放弃他们的祖先、他们的血统和他们的经书,……遂成为顽固依附肉体的象征,成为精神敌人的象征,成为反对上帝的象征。”
这么多个世纪以来,每当神学家打算刺激宗教热情或镇压异端,总会绕到反犹的主题上来。这并不意味着你身边得有真正的犹太人,只需把敌人标记为“犹太人”或“犹太化”即可。公元1至4世纪,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基督徒与基督徒打得不可开交,以“犹太人”互相称呼。用这种方式宣泄仇恨,成了彰显自己对耶和华的信仰毫不动摇的把戏。
耐人寻味的是,穆斯林遵循了相似的套路——通过煽动反犹热情,巩固其正教地位。与基督教一样,先知穆罕默德把伊斯兰教圈定在几部经典的范围内,确保这个新宗教不会有被“犹太化”的危险。一些带有异端色彩的穆斯林组织,也会将对手描绘为“虚伪的犹太人”。
尼伦伯格指出,宗教和政治霸权之争经常被粉饰为与“犹太人”的斗争。这里的引号是特有所指的——在15世纪至17世纪之间,西欧或多或少是个“没有犹太人的世界”:由于被大多数国家驱逐,只有极少部分犹太人通过特殊豁免得以留下,因此,这个民族实际上几乎是难以见到了。然而,正是在此阶段,“基督教化的欧洲整日被‘犹太人卷土重来’的谣言困扰。”在这个文化变革、教义调整乃至政治摩擦的阶段,法老时代的旧模式被重新激活:为了纯洁政体,对手一定要被消灭,最好的假想敌便是犹太人。而且,在早期欧洲人的眼里,表面是基督徒、内心是犹太人的那一类对手是格外可怕的。犹太人仿佛无处不在。
马丁·路德把话说得更难听。1523年,这位宗教改革家指责罗马教会“比犹太人更犹太化,”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尝试说服同道中人,“1400年来,犹太人一直是、而且将继续是我们的祸害、瘟疫以及一切之不幸,这是多么卑鄙、恶毒和令人苦恼的事情!”上了年纪的路德还怂恿说,不要相信轮回,“给犹太人施洗的惟一方法,就是在他们的脖子上绑上磨石”。
到了现代社会,无论是革命还是反革命阵营,都继续利用“犹太人问题”作为障眼法。尼伦伯格不禁质问:“一个势单力薄的少数民族,却扮演着颠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恶魔,这怎么能令人信服呢?”他指出,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反犹主义的模式已发展到让伟大的思想家和普通民众都循着思维习惯“解读外部世界”。他令人信服地指出,“如果没有这种贻害深远的思维惯性,(纳粹)大屠杀就是不可思议的,更是无法解释的。”
弗洛伊德曾在1929年讽刺地写道,犹太人作为被迫害的对象,“其实为许多国家的文明做出了颇有价值的贡献,这些国家一直都是他们的祖国,但遗憾的是,犹太人在中世纪遭受的苦难,并不足以让基督徒在随后的日子里更加安宁和安全。”即便是在“人人都恨犹太人”的时刻,偏狭和暴力仍然一如既往。
尼伦伯格将这一段段令人痛苦而又不能被遗忘的历史呈现出来,为的是让今天的人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危险,希望我们不会再次误入歧途。
□美国《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