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法国会爆发革命
作者 吉迪恩·拉赫曼 译者 简易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01日
02
版)
最近常有革命言论称,奥朗德“越来越像路易十六”,法国正陷于一场“政权危机”。这表面上是民众对奥朗德失望,实质上是因为“法国例外论”的两大支柱正摇摇欲坠。
法国正处在革命边缘么?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会被送上断头台么?这些听起来似乎是很愚蠢的问题。事实上,这些确实是很愚蠢的问题。然而,最近在法国有关新革命的言论屡见不鲜,这一点非常令人震惊。
法国著名新闻周刊《观点》(Le Point)在最近出版的期刊封面上问道:“我们回到了1789年?”问题的旁边是一张被打扮成路易十六模样的奥朗德照片,路易十六正是那位被革命者处决的倒霉君主。
现在连学术界也在把两者相提并论。伦敦大学访问学者多米尼克·莫伊西声称,奥朗德“看上去越来越像现代版的路易十六”,法国正陷于一场“政权危机”中。
也许是巴黎近来春色宜人的缘故,我很难从巴黎的空气中嗅到革命的气息。相反,令我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法国公众和知识分子的心境如此灰暗?
没错,目前形势不是太好。经济正进入衰退。失业率高企。国家债务在攀升。预算部长热罗姆·卡于扎克刚刚因为被揭发在瑞士有一个秘密银行账户而被迫辞职。上任不到一年的奥朗德支持率仅有26%。
不过,以多数邻国的状况来判断,法国的形势不算太糟。法国政府今年的预算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可能达3.7%,但英国的这一比例是7.4%。如今法国国家债务与GDP之比超过了90%,这一比例曾被认为过高,但意大利债务与GDP之比却超过了125%。法国失业率高达10.6%,但是西班牙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26%。
与西班牙和意大利不同,法国仍能以低水平的利率从市场上融资。法国目前仍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另外,尽管奥朗德可能不太受欢迎,至少法国还有位总统。在意大利,各政党几次都未能就国家元首人选达成一致,结果不得不请乔治·纳波利塔诺连任。等到纳波利塔诺结束第二任期时,他已94岁高龄。
不过,对奥朗德的强烈不满,可能部分是由于对他原本的期望变成了失望。他是以拒绝“紧缩”并将向富人征收重税的形象参加竞选的。然而,如今奥朗德政府却在致力于进一步削减开支,而试图制定75%最高税率的努力,也在被宪法法院驳回以及与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发生引人瞩目的争吵后,蜕变成了一场闹剧。另外,卡于扎克的丑闻也传递出有关法国高层虚伪本性的恶劣信息。层出不穷的裁员报道也导致人心惶惶。调查显示,高失业率是法国民众对现任总统不满的第一大原因。
与尼古拉·萨科奇在总统任期内的光鲜形象不同,奥朗德是以“普通”男人的形象竞选的。但是,“普通”和“不像总统”之间有着微妙差别。对奥朗德来说,来点希拉克式的气派、密特朗式的狡诈,甚至萨科齐式的活跃,可能都会有帮助。
不过,对这位总统的愤怒,从许多方面来看似乎过了头。没错,他还未恢复国家财政秩序,但是自1974年以来,法国历届政府都没有实现过预算平衡。法国经济仍然困难重重,但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主要市场处于深度萧条的形势下,要让本国经济繁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奥朗德也许不是那么鼓舞人心,而且他目前看起来总是会惹出事端。但是他显然是明智而认真的。
尽管如此,法国评论界却怀着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情绪。就在《观点》提起1789年的当周,中左翼的《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在封面报道中问:“我们正在重返上世纪30年代么?”现在,左右两翼都正受到一种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的生发有着深刻的根源,而不仅仅是对奥朗德幻想破灭引起的。
真正的问题可能是,自1945年以来被大肆鼓吹的“法国例外论”(French exception)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如今这两大支柱正摇摇欲坠。在国内,法国曾自豪于本国的“社会模式”——即拥有一个强大而慷慨的政府。在国外,法国原打算借助围绕“法德引擎”构建起来的欧盟,重建自身在全球的影响力。
然而,欧盟如今深陷危机。欧盟由法国和德国共同管理的假象,也被两国经济表现的差距——欧洲紧缩政策明显是在柏林设计的这一事实——拆穿了。
进一步削减公共开支势在必行,这凸显法国吹嘘的社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过这可能也不是坏事。连奥朗德本人也承认,一个消耗掉56%GDP的政府太大了。不过,法国公众对改革几乎没什么兴趣。事实上,“市场”和“自由主义”在金融危机之后还不如危机前受欢迎。
相反,极右翼和极左翼在选举中风头越来越劲(这两派势力在上次总统选举中共收获约30%的选票)。政治极端主义的幽灵正在激起有关政治变动的言论。
另外一种可能是,由于找不到有关欧洲未来的令人信服的前景,评论员们情不自禁地回顾起了那段辉煌而又动荡的国家历史。但真相是乏味的:如今不是1789年,而是2013年,法国将不得不继续完成艰难并且不那么浪漫的经济改革任务。
作者系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最近常有革命言论称,奥朗德“越来越像路易十六”,法国正陷于一场“政权危机”。这表面上是民众对奥朗德失望,实质上是因为“法国例外论”的两大支柱正摇摇欲坠。
法国正处在革命边缘么?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会被送上断头台么?这些听起来似乎是很愚蠢的问题。事实上,这些确实是很愚蠢的问题。然而,最近在法国有关新革命的言论屡见不鲜,这一点非常令人震惊。
法国著名新闻周刊《观点》(Le Point)在最近出版的期刊封面上问道:“我们回到了1789年?”问题的旁边是一张被打扮成路易十六模样的奥朗德照片,路易十六正是那位被革命者处决的倒霉君主。
现在连学术界也在把两者相提并论。伦敦大学访问学者多米尼克·莫伊西声称,奥朗德“看上去越来越像现代版的路易十六”,法国正陷于一场“政权危机”中。
也许是巴黎近来春色宜人的缘故,我很难从巴黎的空气中嗅到革命的气息。相反,令我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法国公众和知识分子的心境如此灰暗?
没错,目前形势不是太好。经济正进入衰退。失业率高企。国家债务在攀升。预算部长热罗姆·卡于扎克刚刚因为被揭发在瑞士有一个秘密银行账户而被迫辞职。上任不到一年的奥朗德支持率仅有26%。
不过,以多数邻国的状况来判断,法国的形势不算太糟。法国政府今年的预算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可能达3.7%,但英国的这一比例是7.4%。如今法国国家债务与GDP之比超过了90%,这一比例曾被认为过高,但意大利债务与GDP之比却超过了125%。法国失业率高达10.6%,但是西班牙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26%。
与西班牙和意大利不同,法国仍能以低水平的利率从市场上融资。法国目前仍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另外,尽管奥朗德可能不太受欢迎,至少法国还有位总统。在意大利,各政党几次都未能就国家元首人选达成一致,结果不得不请乔治·纳波利塔诺连任。等到纳波利塔诺结束第二任期时,他已94岁高龄。
不过,对奥朗德的强烈不满,可能部分是由于对他原本的期望变成了失望。他是以拒绝“紧缩”并将向富人征收重税的形象参加竞选的。然而,如今奥朗德政府却在致力于进一步削减开支,而试图制定75%最高税率的努力,也在被宪法法院驳回以及与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发生引人瞩目的争吵后,蜕变成了一场闹剧。另外,卡于扎克的丑闻也传递出有关法国高层虚伪本性的恶劣信息。层出不穷的裁员报道也导致人心惶惶。调查显示,高失业率是法国民众对现任总统不满的第一大原因。
与尼古拉·萨科奇在总统任期内的光鲜形象不同,奥朗德是以“普通”男人的形象竞选的。但是,“普通”和“不像总统”之间有着微妙差别。对奥朗德来说,来点希拉克式的气派、密特朗式的狡诈,甚至萨科齐式的活跃,可能都会有帮助。
不过,对这位总统的愤怒,从许多方面来看似乎过了头。没错,他还未恢复国家财政秩序,但是自1974年以来,法国历届政府都没有实现过预算平衡。法国经济仍然困难重重,但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主要市场处于深度萧条的形势下,要让本国经济繁荣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奥朗德也许不是那么鼓舞人心,而且他目前看起来总是会惹出事端。但是他显然是明智而认真的。
尽管如此,法国评论界却怀着一种近乎歇斯底里的情绪。就在《观点》提起1789年的当周,中左翼的《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在封面报道中问:“我们正在重返上世纪30年代么?”现在,左右两翼都正受到一种虚无主义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的生发有着深刻的根源,而不仅仅是对奥朗德幻想破灭引起的。
真正的问题可能是,自1945年以来被大肆鼓吹的“法国例外论”(French exception)建立在两大支柱之上,如今这两大支柱正摇摇欲坠。在国内,法国曾自豪于本国的“社会模式”——即拥有一个强大而慷慨的政府。在国外,法国原打算借助围绕“法德引擎”构建起来的欧盟,重建自身在全球的影响力。
然而,欧盟如今深陷危机。欧盟由法国和德国共同管理的假象,也被两国经济表现的差距——欧洲紧缩政策明显是在柏林设计的这一事实——拆穿了。
进一步削减公共开支势在必行,这凸显法国吹嘘的社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过这可能也不是坏事。连奥朗德本人也承认,一个消耗掉56%GDP的政府太大了。不过,法国公众对改革几乎没什么兴趣。事实上,“市场”和“自由主义”在金融危机之后还不如危机前受欢迎。
相反,极右翼和极左翼在选举中风头越来越劲(这两派势力在上次总统选举中共收获约30%的选票)。政治极端主义的幽灵正在激起有关政治变动的言论。
另外一种可能是,由于找不到有关欧洲未来的令人信服的前景,评论员们情不自禁地回顾起了那段辉煌而又动荡的国家历史。但真相是乏味的:如今不是1789年,而是2013年,法国将不得不继续完成艰难并且不那么浪漫的经济改革任务。
作者系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