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华尔街:革命?无政府狂欢?
作者 [美] 本·海伦瑞奇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01日
32
版)
|
《民主工程:一段历史,一次危机,一场运动》(The Democracy Project: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斯皮格尔-格劳出版社2013年4月,352页。 |
“占领华尔街”的组织者之一相信,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正逐渐浮现。
正如大卫·格雷伯在其书中所写:“创建一种新的、作为替代品的文明,是件困难的事情。”
推开窗户,或者打开电视,你我都可以看到,文明正在我们身边腐烂。预算削减、警匪枪战、没完没了且不断扩大的战争、毁灭性的气候灾难、国会的“布袋木偶”大声吵吵嚷嚷,政府对每次危机的解答都是老生常谈……过去4年间,类似的情况点燃了很多国家的街头之火,从希腊、智利、突尼斯、埃及、巴林到叙利亚,伦敦和马德里也未能幸免。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类似的情形在美国绝不会出现,但2011年秋天,却有过一段短暂的例外。还记得“占领华尔街”运动吗?那年9月12日,2000人聚集在纽约祖科蒂公园。当晚,几百人滞留在原地不走,第二天依然如此。他们宣称:“我们是那99%。”
这个口号很快流行起来。不久,聚集者扩大到数以万计。警方想控制这场运动,动用了胡椒喷雾、警棍殴打、大规模逮捕等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几周内,占领运动扩展到全国500多个城镇:在加利福尼亚,不仅是洛杉矶和奥克兰,还有河滨市、托伦斯市、弗雷斯诺……
到11月中旬,利剑终于砍了下来。一个城镇接一个城镇,大批警察冲进露营地,拆毁帐篷,捣毁图书馆和医疗所,将在那里的示威人士投入监狱。
让革命的想象力复活
彼时,身为人类学家的大卫·格雷伯执教于伦敦戈德史密斯学院,正好在纽约长期旅行。格雷伯的博学多才以及长久的激进主义经历——特别是对无政府主义的兴趣,早已让他在左派知识分子中成为明星。2011年7月,他出版了畅销书《债务:第一个5000年》,变得更加炙手可热;两个月后,格雷伯便帮助组织了首次“占领华尔街”代表大会。
格雷伯的《民主工程》,提供了一个参与和组织者对“占领运动”的看法,以及对其为何崩溃的相对粗略的解释。该工程的中心,是将占领运动从细枝末节上升到定性层面。格雷伯尖锐地指出,“在一种财阀公然窃国性质的制度里,政府屈服于金融服务业”,而这个行业的主要“业务”,就是创造无底的消费者债务,并且将反对者贴上精神失常的标签。他写道:“其结果是,某种看似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平民当中几乎是没有谁真正支持的。”
参加占领运动者,因没有具体加入条件,导致失业者、负债者、焦虑者和愤怒者有了一个几乎前所未有的“公众论坛”,可以藉此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
格雷伯认为,对无政府主义模式的信赖,将占领运动变成了激进民主的大派对。至少,他相信,占领运动刺激了“革命想象力的苏醒,此前,这种传统智慧早已被宣告死亡。”
一场虽败犹荣的试验
格雷伯创作本书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为“革命”提出合理化借口,如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已变得对金融精英奴颜婢膝,以至于“让我们回复到最低程度的体面,就只有拿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其次,清除对无政府主义的鄙视和误解,并把它摆在叙述的中心。
格雷伯认为,占领运动是一场革命,也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狂欢大派对。“这场运动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但他争辩说,“由于无政府主义元素参与进来,它依然算得上成功。”
因此,《民主工程》一书,没有花太多篇幅来论述占领运动的历史作用,以及占领运动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乃至无政府主义在占领运动中的作用。格雷伯的乐观心态,要求他坚称占领运动并未被击败,而是在事实上取得了成功,其整体影响要到数年后才能评估。
他写道:“人的政治视野一旦扩大,变革就会靠谱些。”不幸的是,这并非事实的全部,且以格雷伯的品性,他多半无法抓住导致占领运动失败的、任何真正的原因。
根据他对美国的诊断,当今的政治弊病“不成比例”地影响到不同肤色的人群,但他又指出,占领运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次白人和中产阶级的运动,种族问题完全被排除在格雷伯的占领运动和美国历史的旧账外,这是比疏忽更严重的问题。
占领者没能经受住全国范围的暴力肃清浪潮,很难说是他们的过错,但格雷伯对“如何予以反制”缺乏考量多少令人沮丧。“暴力是笨蛋的首选策略,”他只是不屑一顾地讥讽道。
如今,祖科蒂公园再次成为一个令某些人愉快的“无菌”之地,证券交易员可以坐在那里吃午饭了。的确,此时此刻,笨蛋看起来都非常聪明。
美国《洛杉矶时报》
“占领华尔街”的组织者之一相信,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正逐渐浮现。
正如大卫·格雷伯在其书中所写:“创建一种新的、作为替代品的文明,是件困难的事情。”
推开窗户,或者打开电视,你我都可以看到,文明正在我们身边腐烂。预算削减、警匪枪战、没完没了且不断扩大的战争、毁灭性的气候灾难、国会的“布袋木偶”大声吵吵嚷嚷,政府对每次危机的解答都是老生常谈……过去4年间,类似的情况点燃了很多国家的街头之火,从希腊、智利、突尼斯、埃及、巴林到叙利亚,伦敦和马德里也未能幸免。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类似的情形在美国绝不会出现,但2011年秋天,却有过一段短暂的例外。还记得“占领华尔街”运动吗?那年9月12日,2000人聚集在纽约祖科蒂公园。当晚,几百人滞留在原地不走,第二天依然如此。他们宣称:“我们是那99%。”
这个口号很快流行起来。不久,聚集者扩大到数以万计。警方想控制这场运动,动用了胡椒喷雾、警棍殴打、大规模逮捕等手段,结果适得其反。几周内,占领运动扩展到全国500多个城镇:在加利福尼亚,不仅是洛杉矶和奥克兰,还有河滨市、托伦斯市、弗雷斯诺……
到11月中旬,利剑终于砍了下来。一个城镇接一个城镇,大批警察冲进露营地,拆毁帐篷,捣毁图书馆和医疗所,将在那里的示威人士投入监狱。
让革命的想象力复活
彼时,身为人类学家的大卫·格雷伯执教于伦敦戈德史密斯学院,正好在纽约长期旅行。格雷伯的博学多才以及长久的激进主义经历——特别是对无政府主义的兴趣,早已让他在左派知识分子中成为明星。2011年7月,他出版了畅销书《债务:第一个5000年》,变得更加炙手可热;两个月后,格雷伯便帮助组织了首次“占领华尔街”代表大会。
格雷伯的《民主工程》,提供了一个参与和组织者对“占领运动”的看法,以及对其为何崩溃的相对粗略的解释。该工程的中心,是将占领运动从细枝末节上升到定性层面。格雷伯尖锐地指出,“在一种财阀公然窃国性质的制度里,政府屈服于金融服务业”,而这个行业的主要“业务”,就是创造无底的消费者债务,并且将反对者贴上精神失常的标签。他写道:“其结果是,某种看似主流的意识形态……在平民当中几乎是没有谁真正支持的。”
参加占领运动者,因没有具体加入条件,导致失业者、负债者、焦虑者和愤怒者有了一个几乎前所未有的“公众论坛”,可以藉此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
格雷伯认为,对无政府主义模式的信赖,将占领运动变成了激进民主的大派对。至少,他相信,占领运动刺激了“革命想象力的苏醒,此前,这种传统智慧早已被宣告死亡。”
一场虽败犹荣的试验
格雷伯创作本书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为“革命”提出合理化借口,如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已变得对金融精英奴颜婢膝,以至于“让我们回复到最低程度的体面,就只有拿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其次,清除对无政府主义的鄙视和误解,并把它摆在叙述的中心。
格雷伯认为,占领运动是一场革命,也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狂欢大派对。“这场运动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但他争辩说,“由于无政府主义元素参与进来,它依然算得上成功。”
因此,《民主工程》一书,没有花太多篇幅来论述占领运动的历史作用,以及占领运动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乃至无政府主义在占领运动中的作用。格雷伯的乐观心态,要求他坚称占领运动并未被击败,而是在事实上取得了成功,其整体影响要到数年后才能评估。
他写道:“人的政治视野一旦扩大,变革就会靠谱些。”不幸的是,这并非事实的全部,且以格雷伯的品性,他多半无法抓住导致占领运动失败的、任何真正的原因。
根据他对美国的诊断,当今的政治弊病“不成比例”地影响到不同肤色的人群,但他又指出,占领运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次白人和中产阶级的运动,种族问题完全被排除在格雷伯的占领运动和美国历史的旧账外,这是比疏忽更严重的问题。
占领者没能经受住全国范围的暴力肃清浪潮,很难说是他们的过错,但格雷伯对“如何予以反制”缺乏考量多少令人沮丧。“暴力是笨蛋的首选策略,”他只是不屑一顾地讥讽道。
如今,祖科蒂公园再次成为一个令某些人愉快的“无菌”之地,证券交易员可以坐在那里吃午饭了。的确,此时此刻,笨蛋看起来都非常聪明。
美国《洛杉矶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