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怀里其实揣着一个中国梦
○孙兴杰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06日
03
版)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高富帅”的梦想,而所谓中国梦,就是让每个草根都怀有成功之心、奋斗之志,同时让他们在实现梦想时有制度的保障。这种制度保障,往往意味着需要对草根们不满意的现状进行改革。为政者也需要看到,言为心声,每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唯有顺风而动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我们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变成一个有梦想并可能实现梦想的时代和社会。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炮轰“屌丝”一词,引发网络大战。在口水大战背后,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屌丝”文雅与否,而是应该是“屌丝”背后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及其生存状况。如果“屌丝”只是一群人“自贱”与“脑残”的话,只是一种非主流的文化现象的话,我们大可一笑而过。但当越来越多的草根和非草根人士以“屌丝”自我标榜时,他们的所感、所欲就关乎一个庞大群体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国家的未来前景,需要我们格外关注。
冯小刚追溯“屌丝”一词的原初意义无可非议,只是这一词汇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初意义而成为网络流行词。其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同最初“草根”一词出现一样,“屌丝”也是中下阶层的自我称谓,或者说是“草根”一词的替代者。与“高富帅”、“白富美”相对照,相比于后者,“屌丝”和“草根”不仅仅意味着在物质上的相对贫乏,还代表着需要艰苦的自我奋斗。
当然,“屌丝”的含义见仁见智,但是任何具有影响力的词汇背后都有深厚的社会心理支撑,在网络时代,流行语本身就包含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如果仅仅以文雅或者粗鄙来评判是非,那就显得太简单了。
与“屌丝”对应的“高富帅”,从字面来看,“高富帅”或许要文雅很多,但是在高富帅的背后似乎有个潜台词:高富帅基本都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在当下的网络语言中,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渐趋贬义,如此下去,高富帅还会一直那么文雅与美好吗?在这些网络流行词背后折射出中国社会权力与财富积累与流动的模式,因此,“屌丝”一词无论文雅与否,都为人们观察中国社会心理变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窗口。
任何一个“有梦想”的国家都会有一套调整权力与财富流动的机制,让草根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上流动,让一个有梦想的人尽可能实现梦想,社会才可能和谐,国家才会有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成功之路让很多人艳羡,一个没有权势背景的黑人穷小子能够上名牌大学,竞选参议员,进而当上总统。这样的案例本身就是对无数草根的激励。一个社会只有保持阶层的纵向流动,才会充满活力,否则,权力与财富就会依照血缘的纽带与通道横向流动,进而闭合为一个封闭的小团体,草根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草根二代、三代大量涌现的时候,社会阶层的固化就会让草根失去奋斗的信心与梦想。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必然是消沉的,一个没有梦想的社会必然充满了绝望。
当大多数人自认为是“屌丝”的时候,照顾这些草根的梦想,便成为政府与社会的核心问题。所谓的高富帅与白富美,更多的是与特权联系在一起,与他们相对应的另一个群体的自嘲之中,包含了对特权的不满,也包含了对自身现状的不满。炫富之举之所以引起草根网民的追打,是因为社会财富分配出现了扭曲,而这些既得利益群体“挑衅”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草根群体有了认同感,同时也造成了两个群体之间的撕裂。
而网络则为草根参与社会政治进程提供了廉价的途径,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网络一方面成为公民意识的催化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住房等等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另一方面其实也放大了群体之间的对立感和撕裂感。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作出种种努力,去弥合不同群体之间的裂缝。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生存环境、一个公平正义的竞争框架之下,草根们的梦想与奋斗才会成真,而当越来越多的草根不再以“屌丝”自居之后,他们与高富帅之间的界限才会弥合,权力与财富在阶层间的纵向流动才会有序进行。
我们应该看到,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高富帅”的梦想,而所谓中国梦,就是让每个草根都怀有成功之心、奋斗之志,同时让他们在实现梦想时有制度的保障。这种制度保障,往往意味着需要对草根们不满意的现状进行改革。为政者也需要看到,言为心声,每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唯有顺风而动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我们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变成一个有梦想并可能实现梦想的时代和社会。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高富帅”的梦想,而所谓中国梦,就是让每个草根都怀有成功之心、奋斗之志,同时让他们在实现梦想时有制度的保障。这种制度保障,往往意味着需要对草根们不满意的现状进行改革。为政者也需要看到,言为心声,每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唯有顺风而动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我们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变成一个有梦想并可能实现梦想的时代和社会。
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炮轰“屌丝”一词,引发网络大战。在口水大战背后,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屌丝”文雅与否,而是应该是“屌丝”背后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及其生存状况。如果“屌丝”只是一群人“自贱”与“脑残”的话,只是一种非主流的文化现象的话,我们大可一笑而过。但当越来越多的草根和非草根人士以“屌丝”自我标榜时,他们的所感、所欲就关乎一个庞大群体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国家的未来前景,需要我们格外关注。
冯小刚追溯“屌丝”一词的原初意义无可非议,只是这一词汇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初意义而成为网络流行词。其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同最初“草根”一词出现一样,“屌丝”也是中下阶层的自我称谓,或者说是“草根”一词的替代者。与“高富帅”、“白富美”相对照,相比于后者,“屌丝”和“草根”不仅仅意味着在物质上的相对贫乏,还代表着需要艰苦的自我奋斗。
当然,“屌丝”的含义见仁见智,但是任何具有影响力的词汇背后都有深厚的社会心理支撑,在网络时代,流行语本身就包含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如果仅仅以文雅或者粗鄙来评判是非,那就显得太简单了。
与“屌丝”对应的“高富帅”,从字面来看,“高富帅”或许要文雅很多,但是在高富帅的背后似乎有个潜台词:高富帅基本都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在当下的网络语言中,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渐趋贬义,如此下去,高富帅还会一直那么文雅与美好吗?在这些网络流行词背后折射出中国社会权力与财富积累与流动的模式,因此,“屌丝”一词无论文雅与否,都为人们观察中国社会心理变迁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窗口。
任何一个“有梦想”的国家都会有一套调整权力与财富流动的机制,让草根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上流动,让一个有梦想的人尽可能实现梦想,社会才可能和谐,国家才会有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成功之路让很多人艳羡,一个没有权势背景的黑人穷小子能够上名牌大学,竞选参议员,进而当上总统。这样的案例本身就是对无数草根的激励。一个社会只有保持阶层的纵向流动,才会充满活力,否则,权力与财富就会依照血缘的纽带与通道横向流动,进而闭合为一个封闭的小团体,草根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机会,草根二代、三代大量涌现的时候,社会阶层的固化就会让草根失去奋斗的信心与梦想。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必然是消沉的,一个没有梦想的社会必然充满了绝望。
当大多数人自认为是“屌丝”的时候,照顾这些草根的梦想,便成为政府与社会的核心问题。所谓的高富帅与白富美,更多的是与特权联系在一起,与他们相对应的另一个群体的自嘲之中,包含了对特权的不满,也包含了对自身现状的不满。炫富之举之所以引起草根网民的追打,是因为社会财富分配出现了扭曲,而这些既得利益群体“挑衅”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草根群体有了认同感,同时也造成了两个群体之间的撕裂。
而网络则为草根参与社会政治进程提供了廉价的途径,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网络一方面成为公民意识的催化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住房等等问题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另一方面其实也放大了群体之间的对立感和撕裂感。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作出种种努力,去弥合不同群体之间的裂缝。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生存环境、一个公平正义的竞争框架之下,草根们的梦想与奋斗才会成真,而当越来越多的草根不再以“屌丝”自居之后,他们与高富帅之间的界限才会弥合,权力与财富在阶层间的纵向流动才会有序进行。
我们应该看到,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高富帅”的梦想,而所谓中国梦,就是让每个草根都怀有成功之心、奋斗之志,同时让他们在实现梦想时有制度的保障。这种制度保障,往往意味着需要对草根们不满意的现状进行改革。为政者也需要看到,言为心声,每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唯有顺风而动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我们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变成一个有梦想并可能实现梦想的时代和社会。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