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美国军队为何难以直面越战?
○作者 [美] 约翰·特曼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02月20日
32
版)
|
《见啥杀啥:美国在越战中的真面目》(Kill Anything that Moves: The Real American War in Vietnam),大都会出版公司2013年1月,384页。 |
|
关于作者:尼克·特尔瑟,1975年生,美国记者、历史学家、作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学院和纽约大学“美国与冷战”研究中心任职,并为包括《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悉尼先驱晨报》在内的主流报刊撰稿,有《变脸的帝国》、《特种部队》、《秘密基地》、《网络战》等多部专著。 |
越南战争落幕30年之际,美国记者尼克·特尔瑟再度将矛头指向本国军队犯下的暴行,试图为那些无辜受害的异国平民带去“迟到的正义”。
与近些年的其他对外军事行动相比,越南战争一直被定性为有关“帝国过度扩张和意识形态狂热”的警世寓言,即便如此,这场战争的很多细节正在消失。因此,当尼克·特尔瑟以新著《见啥杀啥》对这场可鄙的冒险中的种种罪行加以解剖时,我们应当感到鼓舞。
如书名所指,特尔瑟勇敢地投身于一场“美国式战争”的黑幕中去。那是一段血腥的往事,外界对越南人的死亡数字说法不一——可能超过200万,这对一个当时只有19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实在是相当惨烈。遑论捣毁村镇、地毯式轰炸、无差别开火、强制农民“搬迁”及其他间接伤害,造成数以百万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特尔瑟运用冷厉而可读性极强的文风,带我们重返那片充斥着政策失败、政治谎言并饱受折磨的遥远土地,给出一些与众不同、甚至更刺激的东西:他深入探究了美国及其盟友施加给越南百姓的重重暴行,结合精湛的叙事技巧,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不安的问题:军方明明在战时收集到了如此多的证据,为什么暴行绝少被起诉?
对于大量无辜平民被害的事实,五角大楼的高官们一清二楚。前线士兵给他们写过信,针对性调查及报告也存在。然而,几乎所有案子都被压了下来,禁止公开。即使说震惊世界的美莱村大屠杀在规模方面不是典型的(400人遇害),但其方式是很典型的,特尔瑟将许多与之相似的、大大小小的暴行逐一记录在案,追踪这个与美国军队相伴的幽灵。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快速打击行动”。特尔瑟如此描述第9步兵师的野蛮行径:“为追求战绩和仕途,他们无端杀害了成千上万百姓”。师长朱利安·尤厄尔诡称,死在自己手下的越南人都是越共游击队,却没找到几件武器。美国军方在完全清楚尤厄尔做了什么的前提下,依然奖赏给他第3颗将星,并让他在巴黎和谈上出任要角。
特尔瑟在书中尖锐地发问:“战争罪行都藏到哪儿去了?”他花了几页篇幅详述《新闻周刊》记者凯文·巴克利和亚历山大·斯姆金,及该刊的后方编辑大幅删除对“快速打击行动”的报道细节的内情,写道:“若他们的调查得以全文发表,就有可能掀起对战争罪行进行发掘的‘兴趣波峰’,从而导致不可抗拒的、要求高层介入的公众压力。”
而在现实中,即便是被公诸于众的美莱村大屠杀,也只能短暂地激起公愤,然后便沉寂下去。这其实是对威廉·凯利(该案主要凶手)等的保护。此外,一些老兵曾在“冬季士兵听证会”上讲述各自不堪回首的故事,但只有底特律的一家大报给予全面报道。
本书有力地揭示了当权者就军队犯下的罪行不予起诉的奥秘。譬如,时任国防部长对军队刑事调查处约束甚严,“让国防部主要官员在压制战争犯罪案件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调查有可能在最高层就被压下来,而且有证据表明,它们确实被压下来了。”
特尔瑟胸怀记者的信念,即“揭露才能带来正义”;但对于战争,就算事实真相被公众广为了解,正义依然可能姗姗来迟。英国学者肯德里克·奥利弗在其著作《美莱村》中对其中的逻辑做了精辟论述,称暴行被揭露而引发的后续效应往往适得其反,最终会导致加害者更为团结一致。可以说,究其本质,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在越南和柬埔寨,同样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会导致舆论对平民的苦难漠不关心,甚至怪罪起受害者来。
对美国而言,越南战争的帷幕已落下了整整30年。在阅读《见啥杀啥》这本书时,我却不断产生这样的想法:从现在往后推30年,我们是否能够看到一部写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类似作品?2005年的哈迪塞事件中,24名手无寸铁的伊拉克平民被海军陆战队枪杀,这与特尔瑟描写的情形何其相似?军方千方百计将此事捂住,直到有胆识的记者查明事实真相,但行凶者无一需要为这场惨案付出代价。难道这真的是美国军事司法的潜规则吗?
特尔瑟写道:“我终于明白,对非战斗人员的任意杀戮——在整个越战期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对平民进行屠杀——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不可预见的。”现在和将来,我们还会继续向战争的阴暗面妥协吗?至少,特尔瑟已经朝着积极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美国《华盛顿邮报》
越南战争落幕30年之际,美国记者尼克·特尔瑟再度将矛头指向本国军队犯下的暴行,试图为那些无辜受害的异国平民带去“迟到的正义”。
与近些年的其他对外军事行动相比,越南战争一直被定性为有关“帝国过度扩张和意识形态狂热”的警世寓言,即便如此,这场战争的很多细节正在消失。因此,当尼克·特尔瑟以新著《见啥杀啥》对这场可鄙的冒险中的种种罪行加以解剖时,我们应当感到鼓舞。
如书名所指,特尔瑟勇敢地投身于一场“美国式战争”的黑幕中去。那是一段血腥的往事,外界对越南人的死亡数字说法不一——可能超过200万,这对一个当时只有19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实在是相当惨烈。遑论捣毁村镇、地毯式轰炸、无差别开火、强制农民“搬迁”及其他间接伤害,造成数以百万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特尔瑟运用冷厉而可读性极强的文风,带我们重返那片充斥着政策失败、政治谎言并饱受折磨的遥远土地,给出一些与众不同、甚至更刺激的东西:他深入探究了美国及其盟友施加给越南百姓的重重暴行,结合精湛的叙事技巧,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不安的问题:军方明明在战时收集到了如此多的证据,为什么暴行绝少被起诉?
对于大量无辜平民被害的事实,五角大楼的高官们一清二楚。前线士兵给他们写过信,针对性调查及报告也存在。然而,几乎所有案子都被压了下来,禁止公开。即使说震惊世界的美莱村大屠杀在规模方面不是典型的(400人遇害),但其方式是很典型的,特尔瑟将许多与之相似的、大大小小的暴行逐一记录在案,追踪这个与美国军队相伴的幽灵。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快速打击行动”。特尔瑟如此描述第9步兵师的野蛮行径:“为追求战绩和仕途,他们无端杀害了成千上万百姓”。师长朱利安·尤厄尔诡称,死在自己手下的越南人都是越共游击队,却没找到几件武器。美国军方在完全清楚尤厄尔做了什么的前提下,依然奖赏给他第3颗将星,并让他在巴黎和谈上出任要角。
特尔瑟在书中尖锐地发问:“战争罪行都藏到哪儿去了?”他花了几页篇幅详述《新闻周刊》记者凯文·巴克利和亚历山大·斯姆金,及该刊的后方编辑大幅删除对“快速打击行动”的报道细节的内情,写道:“若他们的调查得以全文发表,就有可能掀起对战争罪行进行发掘的‘兴趣波峰’,从而导致不可抗拒的、要求高层介入的公众压力。”
而在现实中,即便是被公诸于众的美莱村大屠杀,也只能短暂地激起公愤,然后便沉寂下去。这其实是对威廉·凯利(该案主要凶手)等的保护。此外,一些老兵曾在“冬季士兵听证会”上讲述各自不堪回首的故事,但只有底特律的一家大报给予全面报道。
本书有力地揭示了当权者就军队犯下的罪行不予起诉的奥秘。譬如,时任国防部长对军队刑事调查处约束甚严,“让国防部主要官员在压制战争犯罪案件方面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调查有可能在最高层就被压下来,而且有证据表明,它们确实被压下来了。”
特尔瑟胸怀记者的信念,即“揭露才能带来正义”;但对于战争,就算事实真相被公众广为了解,正义依然可能姗姗来迟。英国学者肯德里克·奥利弗在其著作《美莱村》中对其中的逻辑做了精辟论述,称暴行被揭露而引发的后续效应往往适得其反,最终会导致加害者更为团结一致。可以说,究其本质,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在越南和柬埔寨,同样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会导致舆论对平民的苦难漠不关心,甚至怪罪起受害者来。
对美国而言,越南战争的帷幕已落下了整整30年。在阅读《见啥杀啥》这本书时,我却不断产生这样的想法:从现在往后推30年,我们是否能够看到一部写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类似作品?2005年的哈迪塞事件中,24名手无寸铁的伊拉克平民被海军陆战队枪杀,这与特尔瑟描写的情形何其相似?军方千方百计将此事捂住,直到有胆识的记者查明事实真相,但行凶者无一需要为这场惨案付出代价。难道这真的是美国军事司法的潜规则吗?
特尔瑟写道:“我终于明白,对非战斗人员的任意杀戮——在整个越战期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对平民进行屠杀——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不可预见的。”现在和将来,我们还会继续向战争的阴暗面妥协吗?至少,特尔瑟已经朝着积极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美国《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