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日趋紧张,其中最令人困惑、也最令人不安的一点是,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与中国人(上至最高层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对中国的看法迥然不同。别国无法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无法改变中国根深蒂固的世界观。但至少,外国领导人必须了解中国领导人的心态。
因在反日游行中用自行车锁砸伤一名开丰田车的中国同胞,现年21岁的蔡洋于今年9月被捕。蔡洋被捕后,他母亲试图为他的行为辩解。
杨水兰说:“学校教他‘日本人是坏人’,打开电视,大部分电视剧都是关于抗日的。怎么可能不恨日本人?”
杨水兰的话似乎有些道理,只除了一点:被蔡洋砸伤的是一名50岁的中国人,而非日本人。
1989年的风波和苏联解体使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必须改进“思想工作”。因此,他们发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爱国主义教育”运动。
这种历史教育一方面突出外国侵略者的残暴,一方面忽略过往中国领导人自身的一些错误,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民族主义的、反西方的受害者心态,从而增强执政的合法性。
以往的历史叙述着重刻画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阶级斗争的胜利,爱国主义教育运动则把叙述的重点转向中国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斗争,中国的角色由一个光荣的胜利者变成了一个孱弱的受迫害者。
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日趋紧张,其中最令人困惑、也最令人不安的一点是,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与中国人(上至最高层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对中国的看法迥然不同。
对世界其他地方而言,中国就像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一心想欺侮那些小一点的国家。而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孱弱、屈辱的国家。一个老被找麻烦的国家怎么可能欺负别国呢?
20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从中国对邻国外交政策立场的迅速转变中可以看出。
与日本的争端是中国最严重的地区争端。而对中国咄咄逼人的态度感到紧张不安的日本民众,刚刚以压倒性多数票选出了一届右翼的政府。
一年前要是有人说中日之间可能爆发战争,这个人肯定会被当成疯子。
但如今,西方外交家、甚至中国政府的一些资深顾问都担心,如果中国船只或飞机在东中国海争议岛屿附近与日本船只发生冲突,战争可能一触即发。
在中国官员和普通民众当中,战争之说流传颇广。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一场“有限的战争”对中国政府有利无害。中国政府可以通过这样一场战争显示其决心,并巩固国内对新一届政府的支持。
这种观点目前还不是主流。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美国是一只“纸老虎”,其在中东的行动以及金融危机都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的实力。他们断言,如果中国能够从日本手中迅速地夺走几个无人居住的岛屿,美国政府不会干涉。
另外一些头脑比较冷静的中国战略家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美国政府会被迫向亚洲地区的盟友们表明姿态,以示美国有意愿、也有能力为这些国家出头。
就目前而言,关于战争的言论仍只是一些老将军和蔡洋这样的年轻人的空谈。这些年轻人从小接受民族主义教育和毋忘国耻思想的熏陶。
别国无法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无法改变中国根深蒂固的世界观。但至少,外国领导人必须了解中国领导人的心态。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