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年度大学排名较早前出炉,让我大吃一惊的是,哈佛和普林斯顿并列第一,接着是耶鲁,然后是哥伦比亚大学。
不是说普林斯顿不是伟大的大学。但是,你真的能准确地说出普林斯顿如何“好于”哥伦比亚?麻省理工学院(第6)好于加州理工学院(第10)?塔夫茨大学(第28)好于布兰戴斯大学(第33)?
当然不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喜欢说,它使用了一套严格的方法。但坦率地讲,排名无非是一帮杂志编辑整理而成。这种事有些无聊。
杂志编纂排名榜是因为有人爱看。两年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停止出版印刷版,其排名(不仅有大学,还有法学院、研究生院,甚至高中的排名)可能是杂志的生存之道。关心大学排名的人可以出34.95美元,在该杂志网站上了解具体的排名细节。
他们的排名是一种基本上未被证明的权威,想要作弊的大学可以轻易做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主要关心的是某个大学筹集多少钱,花在科系、小课及设备等方面多少钱,它关心的是招生过程如何精挑细选。
学校也深知,若想获得更好的排名,就要疯狂花钱——即便为此不得不提高本就已沉重不堪的学费。非党派研究机构新美国基金会的教育政策主任凯文·卡瑞说:“如果你知道如何少花钱、多办学,你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就会下降。”该排名助长了对国家有害的风气。
大学排名还有其他弊端。它加剧了令许许多多高中生备受折磨的身份焦虑。由于父母、导师和社会本身的推动,太多的高中学生将惟一目标定为进入一所“好”学校,那些未能进入名牌学校的学生感到像失败者。而如愿以偿的人,常常背负沉重的债务——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偿还。
不久前,我读到由斯特伊弗桑特高中一位应届毕业生写的文章。斯特伊弗桑特被普遍认为是纽约最具威望的公立高中,该校刚刚曝出一宗欺骗丑闻,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学生想要进入名牌大学的想法逼的。
作者本人与欺骗丑闻无关,她在文章中说,自己被一所“合意的大学”录取,但父母交不起学费,她最后只能十分遗憾地选择一所州立大学。她写道,每当有人提起大学的话题时,她就会“咕哝着不想谈”。虽然她说自己接受了现实,但在文章最后,她誓言一定要存够钱,让子女不必遭受同样的命运。
多么可悲。也许,有一天她会认识到,到哪里念大学远远不如怎么读大学来得重要。也许有一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的读者们也会认识到这一点。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