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御用”摄影师镜头里的奥巴马

作者 [美] 戴维·格林博格 译者 韦盖利 《 青年参考 》( 2012年09月19日   32 版)

    《第一摄影师:实时记录奥巴马的总统生涯》(First Cameraman: Documenting the Obama Presidency in Real Time),时代出版社2012年8月,320页。

    美国总统身后有强大的公关队伍。身为首席摄影师,阿兰·乔德哈里一手打造了奥巴马的公众形象,同时以媒体工作者身份记录着白宫内外的逸闻趣事。

    直到罗斯福执政时期,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依然是“原生态”的——总统剃须时,记者们就围在他身后。但从那以后,美国总统麾下的通讯机构开始迅速膨胀,新闻秘书、撰稿人、民意分析家……实际上,今天的白宫拥有传播学巨匠米歇尔·麦克卢汉设想的任何种类的公关高手。奥巴马在这方面的贡献,则是打造了首席摄影师这个岗位,最先接过这份工作的是热心政治的阿兰·乔德哈里。现在,此君新出了一本回忆录——《第一摄影师》。

    我们从未指望《第一摄影师》对总统的工作与生活不分巨细地全部涉及,事实上,这本书的确没有为有关奥巴马的历史记录添加多少有用的信息。取而代之,乔德哈里提供了一些轻松的段子,让人们窥见白宫摄影师干得其实也是枯燥的粗活,就现代媒体对总统日常工作的影响有更深的认知。书中缺少猛料,好在这点不足被清新诙谐的文风弥补了。

    谦逊的乔德哈里,在为奥巴马2008年竞选中的铁杆粉丝“画像”时非常坦诚:他们年轻、理想化、受过良好教育却没有从政经验,很像奥巴马本人。其实,作者当年刚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毕业时何尝不是如此?他对打入政治圈满怀希望,四处拉关系、碰运气,成为在竞选活动中打杂的“媒体雇佣工”,各种奇妙的故事从此展开,比如,租来的车被丢在雪地里,被人用某种调味酱捉弄……最终,他由新人变成了老手,至少看起来令人敬畏;身为“御用”摄影师,他拍摄的视频被用于每周的综述节目《白宫风雨周》。

    对媒体从业者而言,乔德哈里是位友好的向导。他的风格就是闲聊——确切点说,跟故作风趣不是一回事。他那无穷无尽的俏皮话给周围的同事带来了轻松感,他喜欢拿自己的“无能”开涮,同时冷静观察着喧嚣的政治圈内复杂的变化,在现实和虚构的界线上闲庭信步。他告诉我们,常人总相信“眼见为实”,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我们在政治中“看到的真实情况非常有限”,所以他的观点“仅供参考”,在书中也不介意提出与自己当初的信仰矛盾的、更有合理性的观点。“每次技术进步都使候选人不得不更努力地表现得自信而放松,在总统选举中更是如此。”“诚意就是一切,如果老想作假,你就是那种最烂的政客。”

    乔德哈里称自己拍摄的作品都是实打实的,而非宣传和鼓吹,更没有被误导或操纵。然而,任何学习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不管他拍的视频多真,都要进行带有主观倾向的诠释——记录、选择并剪辑那些“有价值”的镜头。他的选择必然会有偏离新闻工作者初衷的时候,比如,在这些幕后视频里,他可曾展现奥巴马其实挺爱抽烟的呢?

    如今,乔德哈里已经告别白宫,他是忠诚而稳重的人,不会散布什么流言蜚语。不过,我们至少通过他的书了解到,总统先生的嬉笑怒骂,的确是经过仔细包装的。

    美国《华盛顿邮报》

分享到:

 

《格兰塔》:从剑桥走向全球
“御用”摄影师镜头里的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