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能是中国自1999年以来经济增长最慢的年份。不过,越来越多中国人搭乘航班出国旅游。这是一个明确的迹象,表明这个迅速扩大的消费群并不担心购买力下降。
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出境人数达近3900万人次,约是5年前的两倍。这说明,中国有一支强大的消费大军,其壮大速度快于预期。中国领导层曾构想本国消费者能在今后一二十年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是否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现在足够庞大,可抵消外国需求萎缩对经济的冲击。上周,有关银行贷款、进出口和工业产出增长的数据公布后,分析人士开始下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英敏特市场情报咨询公司驻上海首席中国策略师保罗·弗伦奇表示,国内经济健康状况的最纯粹观点,总是来自消费者。他说:“如果消费者感觉乐观,他们就会花钱。如果觉得不好,他们会停止花钱。旅游是一个良好的指标,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出游,他们会大量消费。”
投资者面临世界增长下降到衰退的水平,都焦急地转向关键的中国消费群体。
过去10年,中国消费支出享有两位数的增长,而在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出口减速拖慢了整个经济的增长。
中国消费者变得日益强大,证据来自日内瓦的数码奢侈品集团。该公司认为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已达约2320亿美元。其新发布的世界奢侈品指数中国酒店业报告称,2011年共有700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去巴厘岛度假、去迪拜、巴黎与伦敦购物,或在新加坡与香港消费。
将经济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中国的13亿人口将能发挥作用,缓冲海外需求下降带来的冲击。城市新兴中产阶级使购物消费成为国内零售额增长的引擎。
过去10年来,中国的工人年度工资增幅达两位数。这帮助创造了法国里昂证券所说的“世界上最好的消费故事”。
不过,虽然中国工人的工资有所提高,但仍远落后于美国。据最新获得的数据,2011年中国国企人均年薪为42452元人民币,私营企业人均年薪仅为24556元,私企为中国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而美国2010年平均工资为39959美元。
但中国的富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奢侈品市场,目前每年市场价值为250亿美元。预计中国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市值达到280亿美元。
这表明在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富人与中产阶级已出现两极分化。中国中产阶级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很少,但规模与购买力正在快速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经济部主管冯幽兰表示,中国离独立的消费者阶层的形成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认为10%至15%的中国人的消费模式,可归类于能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阶层。”她表示,“一般来说,中产阶级占到总人口的70%至80%,这样,国内消费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官方在2011年确定51%的人口为城市居民,但这其中包括了2.3亿农民工,他们在城市里的收入很低,缺乏居住权,没有多少钱可消费。
冯幽兰说,只有深层次的改革才能让这些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城市消费者。
英国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