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来西亚执政精英毫无根据的宣传不同,“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编注:简称“净选盟”,是由公民社会组织及政党组成的联盟,旨在促进自由与公平的选举,英文为Bersih)第三轮游行的参与者并未打算通过革命手段来推翻政府。
马来西亚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BN)数不胜数的丑闻以及滥用权力,导致“净选盟”第三轮游行,最终促发大量民众成为“积极公民”,而非“消极公民”。“消极公民”惟一的民主行动不过是每隔四年投一次票而已。
游行集会过后,其后续影响仍在发酵。它留给人们的问题是:这次集会是否等同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士底狱风暴”?马来西亚独立广场会否像埃及的解放广场那样,成为革命的象征?集会是否开启了马来西亚改革的新纪元?
现任总理纳吉布和其前任马哈蒂尔均认为,这次集会试图推翻政府。当局还针对这次集会成立调查小组,前警察总监哈尼夫·奥马尔被任命为小组负责人。奥马尔指控,集会参与者采取“共产党的策略”、试图发动政变。这种指控让人联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共产党发动的未遂起义。
虽然过去曾经为社会转型而进行过浴血斗争,但马来西亚很少发生重大的革命起义。从“净选盟”第三轮集会可以看到,呼唤马来西亚进行重大变革的是集体的力量,而非单个的力量。各阶层民众不再是各自为战,而是携手他人。中产阶级也抛下舒适的生活方式,加入到游行活动中来。我们现在都是马来西亚人,都是团结一致、同甘共苦的同志。
“净选盟”第三轮集会,表明人民对以下事态感到受挫:上层执政阶层麻木不仁,坑蒙拐骗;无业青年债台高筑,梦想破碎;腐败横行;社会体系陈旧且不合理,等等。有关马来西亚的重大变革也许不是以“阿拉伯之春”那样的方式。“净选盟”第三轮集会的主题简单,就是要求干净和公正的选举;方式也带有良性色彩,主张通过合法、民主途径来改变社会。
□马来西亚《激流月刊》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