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获得所在选区的99%选票(数据来自民盟统计),当选缅甸议会议员,这让人不太恰当地想起了萨达姆。
因为,1995年10月15日,这名伊拉克在任总统参加总统大选,也获得了99%的选票。
时隔17年,两次选举意味自然不同。
昂山素季是与多名候选人争夺席位,萨达姆却是唯一的候选人。昂山素季此前曾被软禁了15年,她的政党也才刚刚获得合法地位,萨达姆当时却是国家的铁腕掌权者。
与掌控大权的萨达姆不同,昂山素季没有实权,不在政府任职,曾常年以反对者身份受到压制。
这让他们分别获得的99%高票,成色迥异。
世界历史对高票当选并不陌生,但昂山素季与萨达姆的际遇巧合,给人一个思考机会。萨达姆获得99%选票,凭借的是别人无法反对的“硬实力”;昂山素季拥有的,却是由个人品性、政治观点和民间声望汇集成的“软实力”。
乍一看,软硬两种力量都奏效了——99%这个共同的数字就是明证。但它们真的相同吗?
萨达姆此后的命运,让人对他获得的支持率生疑。那次选举后,伊拉克既出现了权力阶层内的叛逃者,也出现了民间的反对声。随着外部力量击垮萨达姆权力,这些反对一下子汇集成巨大声浪。
他靠权力获得支持,权力衰弱,支持也消失了。99%,对萨达姆来说是个假象,暂时甜蜜,长久有毒。
昂山素季的99%,则不靠权力获得。事实上,正因她没有强迫别人选择自己的力量,她获得的支持才更可信,她也才愿意为继续获得支持而努力取信于民众。
民意是多变的,很难说昂山素季的高支持率能一直持续下去。在政治博弈常态化的自由社会里,99%的支持率也不正常,终会慢慢降低。
但她在4月1日这天获得的选票,与萨达姆曾经获得的票数有截然差别。这两个99%的差别,可以说是自由与不自由的差别,也可以说是真和假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