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不再“像是来自遥远星球的报道”

美联社朝鲜分社怎样开展工作

○作者 Isaac Stone Fish ○译者 朱庆和 《 青年参考 》( 2012年03月28日   44 版)

    经过多月谈判后,美联社于1月16日在朝鲜开设分社,成为第一家常驻这个国家的西方知名新闻机构。迄今,美联社驻平壤记者参与了大约20篇报道。

    不过,据美联社一名执行编辑称,平壤分社成立近两个月以来,至今仍无法接上网络,记者们可以到平壤别处上网。朝鲜只向管理分社的两位记者发放了临时签证。他们分别是美联社驻首尔分社主管基恩·李和驻东京的首席亚洲摄影记者大卫·古滕菲尔德。俩人几乎每次离开平壤的酒店,都会有人伴随。朝鲜新领导人上任两个多月,美联社得以从该国报道,可能是朝鲜向西方开放的一个关键迹象。

    朝鲜仍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国家,部分原因在于外国记者难以在那里报道。“朝鲜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如此之久,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曾去过朝鲜15次的CNN前高级亚洲记者迈克·奇诺伊说,“因此,允许一家西方通讯社开设分社的决定一定来自最高层,在我看来,这非常鼓舞人心。”

    但问题仍然是,美联社在朝鲜能否独立地收集信息。该分社的常驻记者是两名朝鲜人,一位是采访记者朴元日(音),另一位是摄影记者金光贤(音)。

    曾陪同美联社社长汤姆·柯利与朝鲜谈判有关开设分社事宜的美联社高级执行总编约翰·丹尼斯瓦士基说,朴元日“有在朝中社工作的丰富媒体经验,会讲英语,小时候在泰国住过一段时间”。

    美联社媒体关系主任保罗·科尔福特则表示,金光贤以前曾为日本共同社工作过,去年秋天在一个摄影讨论会上,金光贤的作品给古滕菲尔德留下深刻印象。而朝鲜问题专家安德烈·兰科夫认为,两人或许都有记者从业经历,但“99%”有可能“他们来自秘密警察或情报机构”。

    被问及平壤与外部世界通讯是否安全的问题时,丹尼斯瓦士基表示,分社与外部世界的任何通讯都会受到监控,“我想,世界上每个国家,甚至在美国,他们都监听通讯。你认为在德国,你打电话时没人监听?”

    美联社开设朝鲜分社,是考虑到日后朝鲜可能发生突发情况。亚洲基金会韩国代表彼得·贝克认为,美联社的动机,与其他试图进入朝鲜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并无不同。“首先会有报道优势。”他说。兰科夫表示,当朝鲜爆发危机时,美联社“那里有人,这是有利的。但不要期待会有关于金家的揭秘报道或对秘密异见人士的采访”。

    奇诺伊表示,美联社设立平壤分社的好处在于,“随着平壤更多地搭上线,就会较少像‘这是来自遥远星球的报道’”。今年3月2日,美联社发表了平壤居民的专访,内容是朝鲜对美朝核协议的怀疑。一位受访者说,她“不相信美国”;另一位说,她希望朝鲜半岛紧张缓和。受访者的讲话并未偏离政府政策,但这是一个积极迹象,因为被挑选出来接受采访的平壤居民,能获准与西方记者谈政治了。

    丹尼斯瓦士基说,朝鲜是一个“长期不为人知的国度”。“我们开设分社,有朝鲜雇员,从事报道。这跟报道纽约市政厅一样吗?不。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美国《纽约客》杂志

分享到:

 

成为欧洲老大 德国人不高兴
美联社朝鲜分社怎样开展工作
当技术问题成为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