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走了,要去完成一本书。半年后,我还会回来的。不过,万一我写书一命呜呼呢?所以,这里我把8年来写这个专栏的心得告诉给大家。
替代疗法专家没有害死过多少人,但他们对科学的歪曲程度简直是无以复加。当他们歪曲懂行者——医学监管机构或大学的活动时,反而凸显了科学和证据在文化中的作用。
其次,世界的奥妙显然比庸医胡编乱造的更不可思议。安慰剂效应令人抓狂,而反安慰剂效应更是如此。不过,最疯狂的研究,是这些庸医们研究我们如何做出决定、如何被启发法和心理暗示牵着鼻子走。了解这些,会赋予你激情和力量。
医药公司也会干见不得人的事。最重要的是,它们仍不公布全部人体临床试验的所有结果。这根本说不过去,由于我们的纵容,我们至今不知药物的真实效果有多大。这种离谱的状况是对整个医学界的讽刺。我们需要通过立法矫正,为此民众发起声势浩大的运动。我也要加入到你们的行列。
记者报道循证医学的结果时(编者注:循证医学是从20世纪90年以来,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可能会误导公众。他们也会误导我们了解其方法和技法。我们生活在一个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最好的情况下)的新时代。为使这种协作顺利进行,人人都要认识到,我们如何知道某些东西对我们是好还是坏。循证医学、临床试验、综合分析、队列研究等基础知识,应在学校和候诊室教给人家。这很有趣,但更关乎生死。所以,大家会关心的。
真正的科学家行事可能跟别人一样糟糕。科学无关权威或白大褂,而是遵循某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一些核心原则,如精确和透明;清楚自己的方法;坦诚面对结果;将结果与自己的判断明确区分。这些界限一旦模糊,都是有问题的。
最后,书呆子比我们想象的更难缠。改变主流媒体不是易事,但你还有其他法子。应该有更多学者写博客,上传视频、音频,搞讲座,分享文章等。你会喜欢上的。我曾受到威胁、敲诈、辱骂、抹黑,还有人正式投诉我伪造数据。
但我觉得这些都值得,原因很简单:据我所知,拆穿坏科学是传播好科学的最好办法。我不是警察,我弄不出一长串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单子。在我看来,错肯定也存在有意思的地方,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来年我还会继续,把我这些胡言乱语进行到底。你要是想我的话,我已经在badscience.net挖了“坑”恭候你,或者推特 @bengoldacre也行。
□英国《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