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无情的海难,让许多人的生活经历了转折。无论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权贵,还是命若蝼蚁的普通民众,都被时代的洪流托载着,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1949,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对于许多普通中国人而言,它又是一个欢欣与哀伤、重生与分离的转折点。就在这年的1月27日,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间的太平轮发生沉船事故,900多人罹难,仅38人生还。时隔一甲子,台湾资深媒体人张典婉,通过探访幸存者与遇难者家属,终于完成《太平轮一九四九》这部专著,向世人讲述了一艘船所牵出的种种生死别离,再现了一代人颠沛流离的时代悲歌。
彼时,国共内战正酣,逃难与迁徙的人群将码头挤满。太平轮行将驶向黑暗的深渊,但没有谁知道这一点,大家用尽各种关系,拥上这艘早已超载的班轮。当晚约11点三刻,太平轮与迎面而来的建元轮呈丁字形相撞,惨祸遂于半小时内上演。吊诡的是,这起“东方泰坦尼克号”事件,长期不为两岸百姓所知,而是与破裂的船身一道深埋在历史的沙砾中。往事总不该被忽略与遗忘,《太平轮一九四九》便是一次记忆的打捞与清洗。
灾难最能让人性中的善恶曝光。两船相撞后,有独自划着救生艇消失在黑暗中的,有为一块木板将他人推开的,有路过船只听见呼救声却置之不理的,有船民钩取尸首上的金器大发横财的……同这些丑恶相对的是,商人叶伦明趴在木桶上,遇到有人,就努力伸手试试是否还有呼吸;途经的一艘澳大利亚军舰把飘散在海面上的少数生还者一一救起,给他们热汤热饭,为他们烘干衣服,还他们证件钱财,送他们重返上海。
轰动一时的太平轮事件,在大陆公众的历史记忆中是一片空白,而在海峡另一边,也随着岁月更迭而日趋淡漠。感谢一批有责任感的台湾媒体人,他们在几十年后,围绕这一事件制作了一部纪录片,作者张典婉也正是从中获得灵感。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你可以读到灾难发生后某些具有共性的行为与反应:从悲痛、愤怒到取证、索赔,从控诉、回忆到故意遗忘。然而,对于这场灾难牵涉到的孤儿寡母来说,他们的人生注定浸满辛酸。
太平轮事件发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那是一个政权行将溃败的时刻,我们自然不难理解,为什么舱位只有千余,却售出船票2500张;为什么开船时间延迟了两个多小时,只为无限制地装货,以至于船身吃水超标,人们无需扶梯就能登船。此外,太平轮还被谣传为“黄金船”,前舱据说装有大批运往台湾的银元、金条……种种征兆显示,这不是一般的旅程,而是一次仓皇的撤退。如果说当权者大概还暗藏着东山再起的野心,那么对政权之外的人来说,他们的逃亡,则完全是因为:不清楚若是继续留在大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无情的海难,让更多人的生活经历了转折。有人出生在太平轮上;有人妻儿老小皆葬身大海,带着痛苦的记忆度过余生;当然,也有人辗转抵达台湾,继而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作者广泛采访了生还者、遇难者家属以及船员后代,其中不乏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知名音乐家吴漪曼等响亮的名字。他们的故事犹如记忆拼图,在我们眼前勾勒出一场大迁徙的轮廓,一个大时代的故事——无论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权贵,还是命若蝼蚁的普通民众,都在自愿或不自愿当中,被时代的洪流托载着,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作者无意评说历史的是非功过,也不想谴责当事方的玩忽职守,更不会嘲笑某些为了逃生而扭曲人性的幸存者。细细咀嚼书中五味,我们只会陷入深思:两岸人民同根同脉,却缘何在团圆路上,总是那般艰难、那般痛苦、那般茫然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