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东北沿海遭遇一场世所罕见的地震,接着被排山倒海的海啸夷为平地之时,世人惊恐地注视着。自然灾害突如其来,人类的思维跟不上。日本遭受的重创令世界猝不及防。这场打击来得太突然了,人类目瞪口呆。一分钟,一座城市消失;接着是扭曲的金属和废墟。一分钟前还是生机勃勃;一分钟后变得死气沉沉。
媒体画面传达的无一例外是“恐惧”。那是一种悚然、麻木的恐惧,超越了人类的理解。接着,在一团废墟中,生命开始再度萌动。媒体的镜头逐渐聚焦于人类。语言重获描述的力量。一户人家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亲人;一位当志愿者的医生从周末抽出宝贵的几小时,为受到心灵和身体创伤的灾民提供援助;最后一名幸存者被从废墟堆里救出,此外恐怕已没有生还者了。这种暖人的事迹给惊魂未定的心灵带来些许慰藉。地震带来的冲击很快让位于对日本人民面对灾难时的镇定和坚韧的赞叹。步入绝境的情感开始回头:从恐惧变为温馨。
当然,什么都无法抹掉恐惧。它会被记入档案。灾难的画面被永远保留下来。只要有互联网,这些画面就能流传。因此,与其说是恐惧被人的温情及其成就所取代,不如说是它在媒体中“朽烂”了。恐惧变为不同的感情因子,其剧烈程度减半,接着再减半,最后减少到微乎其微。
在当今的全球媒体眼里,一场灾难的半衰期是多长?最多两个星期。发生地的苦难仍将继续,并会持续几十年。而世界的注意力已很快转向其他地方。媒体对日本东北地区的地震和海啸的关注,很快被另一个不可预见的震惊——利比亚动乱所吸引。这种事件的发展已是司空见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飓风、印度洋海啸、德国洪水、巴基斯坦的洪灾、希腊的大火、海地的地震,纽约、马德里、伦敦和莫斯科的恐怖袭击,一切都遵循上述模式,无一例外。
□英国《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