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增长的后勤压力,美国空军借鉴海军的“先进经验”,尝试把部分空中加油业务外包给企业,吸引了一些承包商采购二手飞机,在这一领域试水。外媒认为,私营承包商的加盟有助于为美军自有的空中加油机编队减负,但也凸显了后者的压力。
11月中旬,美国空军官网刊发图文报道称,在“突击23”联合空中演习举办前夕,美军从韩国乌山基地派出4架F-16战斗机。为了让续航力有限的F-16顺利完成远征,“欧米茄空中加油”公司的一架KDC-10加油机一路同行。抵达新加坡巴耶利峇空军基地后,这架KDC-10为美军其他部队的F-15和F-22战机提供了服务。“突击23”军演由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部主办,旨在促进美国和新加坡空军之间的协作。
据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欧米茄空中加油”公司介绍,该公司的KDC-10型加油机已有近30年历史。这种飞机由DC-10型客机改装而来。KDC-10在“突击23”演习期间展示了它的运输能力。按照军方新闻稿的说法,除了携带航空燃油,该机还搭载了40多名勤务人员和物资,“全面检验承包商执行双重任务的能力”。
美国“战区”网站称,作为头一家为美国空军战斗机加油的民间承包商,“欧米茄空中加油”公司开启了新市场。该公司是美国两家配备吊杆式空中加油装置的私营企业之一。大多数美国空军的机型通过这种方式加油,另外还有一种“插头-锥套式”加油系统,受到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及美国一些盟友推崇。
对私营企业来说,空中加油业务的利润和风险都很高。目前,“欧米茄空中加油”公司运营着由3架KDC-10组成的编队,第一架飞机于2006年交付,采用“插头-锥套式”加油。另外两架是荷兰空军退役的飞机,分别于2019年和2021年交付,使用吊杆加油。
另一家拥有吊杆式加油机的私营企业是华盛顿特区的Metrea公司。该公司的4架KC-135R加油机是2020年从新加坡收购的。今年4月,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次训练中,Metrea公司首次为美国海军一架P-8A海上巡逻机加油。7月,在“坚决猎人”演习期间,该公司派遣KC-135R,为E-3预警机和RC-135电子侦察机提供补给。
在为美国军方提供商业服务方面,“欧米茄空中加油”公司并非新手,它主推的“插头-锥套式”加油设备已被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了几十年。除了安装加油吊杆的KDC-10,该公司还有3架采用“插头-锥套式”设备的KC-707加油机。早在2015年,KC-707就与美国海军的X-47B无人战机首次演练了对无人机的空中加油。
对美国空军来说,逐步提高民间承包商的任务占比,有助于缓解其日益老化的加油机编队的压力。这是美国空军一直在探索的策略,有利于释放资源,确保后勤保障能力。正如官方新闻稿所言,最近的演练“使出动次数激增,确保即时响应”。
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空中机动作战主管柯蒂斯·霍尔曼中校表示:“如果我们能利用商业空中加油服务覆盖A点到B点的兵力调动,让这些企业全方位参与军队的演练,就可以释放我们自有的加油机用于作战行动,应对突然出现的应急需求。”
“战区”网站进一步分析称,随着美军自己的加油机面临大规模翻新,借用民间企业的资源执行后勤保障任务可能愈发重要。目前,美军计划退役所有老旧的KC-10A加油机,转而从波音公司采购全新的KC-46A“飞马”加油机,后者将于2029年交付完毕。然而,KC-46A近两年不断爆出技术和质量问题,给美国空军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压力。
为应对亚太地区局势,美国空军启动了“下一代空中加油系统”(NGAS)计划,旨在打造生存能力更强的空中加油平台。有分析指出,NGAS计划到2040年前后才能推出量产机型,这意味着,最后一架KC-46和第一架NGAS的交付日期之间存在明显的缺口。
考虑到这一点,聘用私营承包商为各类机型提供空中加油,成为美国空军当下着重考虑的过渡方案。逐步从军队退役的KC-10A型加油机,其性能指标与“欧米茄空中加油”公司的KDC-10大致相当,有望成为民间企业的首选机型。
责任编辑:张昊天
综合编译 潘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