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慢游斯德哥尔摩
S姐 文并摄
青年参考
(
2017年03月22日
20
版)
由于靠近北极圈,斯德哥尔摩有漫长的冬天和夜黑,冬至时大约只有两个小时的日照——设想一下,早上7点半摸黑起床,下午3点还没下班就已天黑。北欧人冬日都是披星戴月地工作,那种天天看不到阳光的日子,令人感觉焦虑不安和没有希望,所以瑞典人在冬天得抑郁症的几率很高。
然而,到了夏日,斯德哥尔摩完全是另一番景象:18个小时的平均日照时间,大小14座相连的岛屿与蓝天白云碧海融为一体,北欧典型色彩的建筑与处处盛开的鲜花相得益彰,港口鳞次栉比的大小帆船游艇让梅拉伦湖更为生机勃勃,金发碧眼又高挑有型的北欧美女帅哥们在阳光下的草坪上或海岸边席地而坐,聊天的、野餐的、穿比基尼晒日光浴的——这一切景象都闪闪发光。瑞典政府的官方网站曾戏谑道:“瑞典可能没有官方宗教,但这儿的人都崇拜夏天,把它当作神灵来膜拜。”
当然,夏季也是斯德哥尔摩旅游的黄金季节,每年超过百万的游客绝大多数会在夏天来到这里。尽管移居斯德哥尔摩已经两年多,我仍旧喜欢在这个季节融入游客中,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老城是这里最重要的景点——欧洲最大的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市中心之一,其间有彩色房、石板街、高低宽窄各不同的巷道和巴洛克风格的瑞典皇宫与哥特式的教堂。这里充斥着来自全球的游客,各种语言回荡在街头。卖艺的、路边摆摊的、户外喝咖啡的,也只有在夏季才能看到,热闹熙攘得不像冷清的北欧城市。对我这个中国人来说,夏季的老城有种混搭而热闹的美,喜欢安静的瑞典人却避之唯恐不及。
离老城不远的斯市市政厅因举办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晚宴闻名,有趣的是,夏季到这里的游客,中国面孔占了多数,相信也跟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不无关系。
用脚丈量斯德哥尔摩次数多了,我渐渐发现,游客们带来的热闹也仅仅集中在市中心最热门的景点,哪怕从老城稍微往南走上20分钟的Mariaberget山顶,那里有绝佳的俯瞰斯德哥尔摩的观景台,却也是冷冷清清。观景台所处的南岛,是当地文艺青年最活跃的区域,各种画廊、复古店、独立设计师店铺比比皆是,这里地势稍高,沿岛四周有多处可以隔湖眺望斯德哥尔摩的地标建筑。多次在南岛各处游走,眼中全是让人心动的景致,随手拍张照片都可以当明信片,而语言形容却太过苍白。
父母来瑞典探亲,我带着他们在南岛走过几处,每次父母都感叹,这么美的地方为何没有游客?我也很好奇,那么多游客前来,难道都只是在斯德哥尔摩蜻蜓点水式地游玩吗?
我的朋友们有时想来玩,查查攻略,通常就会说三四天足够了。我每次都跟他们说,斯德哥尔摩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但确实也说不出什么更多的名胜景点,心中总是有那些画面:在外表低调的市立图书馆令人震撼的圆形大厅中感受书本的力量;在摄影博物馆三层咖啡馆整整一面临湖的玻璃墙边,边喝下午茶边看开往波罗的海的大型渡轮缓缓经过;在小小的Skeppsholm岛上观察密密麻麻的私人船只,瑞典人在夏日把船当作移动的家,在各个岛屿间漂流生活,船上养花还备有下岸时候用的自行车,岸边甚至还有为船只停泊位安排的信箱;在Tantolunden附近的山坡上错落有致的kolonilott(小块苗圃绿地,当地居民拥有或者租赁下来,夏季用来种植物和休闲),100多座哈比人般小小的彩色房屋错落其中,童话镇不过如此……而这也仅是斯德哥尔摩千般美的一角。
留意了下国内到北欧四国的大多数旅行团行程表,通常是清晨到斯德哥尔摩,半天时间匆匆游览瓦萨博物馆、市政厅、老城,下午购物或者去皇后岛,次日或当夜就奔赴下一个城市。如此高效率地刷著名景点,我感到很遗憾。
希望下次你在夏季来到这座城市,多停留几天。因为我在这里做了两年的游客,“蜜月期”仍未结束呢。
由于靠近北极圈,斯德哥尔摩有漫长的冬天和夜黑,冬至时大约只有两个小时的日照——设想一下,早上7点半摸黑起床,下午3点还没下班就已天黑。北欧人冬日都是披星戴月地工作,那种天天看不到阳光的日子,令人感觉焦虑不安和没有希望,所以瑞典人在冬天得抑郁症的几率很高。
然而,到了夏日,斯德哥尔摩完全是另一番景象:18个小时的平均日照时间,大小14座相连的岛屿与蓝天白云碧海融为一体,北欧典型色彩的建筑与处处盛开的鲜花相得益彰,港口鳞次栉比的大小帆船游艇让梅拉伦湖更为生机勃勃,金发碧眼又高挑有型的北欧美女帅哥们在阳光下的草坪上或海岸边席地而坐,聊天的、野餐的、穿比基尼晒日光浴的——这一切景象都闪闪发光。瑞典政府的官方网站曾戏谑道:“瑞典可能没有官方宗教,但这儿的人都崇拜夏天,把它当作神灵来膜拜。”
当然,夏季也是斯德哥尔摩旅游的黄金季节,每年超过百万的游客绝大多数会在夏天来到这里。尽管移居斯德哥尔摩已经两年多,我仍旧喜欢在这个季节融入游客中,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老城是这里最重要的景点——欧洲最大的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市中心之一,其间有彩色房、石板街、高低宽窄各不同的巷道和巴洛克风格的瑞典皇宫与哥特式的教堂。这里充斥着来自全球的游客,各种语言回荡在街头。卖艺的、路边摆摊的、户外喝咖啡的,也只有在夏季才能看到,热闹熙攘得不像冷清的北欧城市。对我这个中国人来说,夏季的老城有种混搭而热闹的美,喜欢安静的瑞典人却避之唯恐不及。
离老城不远的斯市市政厅因举办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晚宴闻名,有趣的是,夏季到这里的游客,中国面孔占了多数,相信也跟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不无关系。
用脚丈量斯德哥尔摩次数多了,我渐渐发现,游客们带来的热闹也仅仅集中在市中心最热门的景点,哪怕从老城稍微往南走上20分钟的Mariaberget山顶,那里有绝佳的俯瞰斯德哥尔摩的观景台,却也是冷冷清清。观景台所处的南岛,是当地文艺青年最活跃的区域,各种画廊、复古店、独立设计师店铺比比皆是,这里地势稍高,沿岛四周有多处可以隔湖眺望斯德哥尔摩的地标建筑。多次在南岛各处游走,眼中全是让人心动的景致,随手拍张照片都可以当明信片,而语言形容却太过苍白。
父母来瑞典探亲,我带着他们在南岛走过几处,每次父母都感叹,这么美的地方为何没有游客?我也很好奇,那么多游客前来,难道都只是在斯德哥尔摩蜻蜓点水式地游玩吗?
我的朋友们有时想来玩,查查攻略,通常就会说三四天足够了。我每次都跟他们说,斯德哥尔摩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但确实也说不出什么更多的名胜景点,心中总是有那些画面:在外表低调的市立图书馆令人震撼的圆形大厅中感受书本的力量;在摄影博物馆三层咖啡馆整整一面临湖的玻璃墙边,边喝下午茶边看开往波罗的海的大型渡轮缓缓经过;在小小的Skeppsholm岛上观察密密麻麻的私人船只,瑞典人在夏日把船当作移动的家,在各个岛屿间漂流生活,船上养花还备有下岸时候用的自行车,岸边甚至还有为船只停泊位安排的信箱;在Tantolunden附近的山坡上错落有致的kolonilott(小块苗圃绿地,当地居民拥有或者租赁下来,夏季用来种植物和休闲),100多座哈比人般小小的彩色房屋错落其中,童话镇不过如此……而这也仅是斯德哥尔摩千般美的一角。
留意了下国内到北欧四国的大多数旅行团行程表,通常是清晨到斯德哥尔摩,半天时间匆匆游览瓦萨博物馆、市政厅、老城,下午购物或者去皇后岛,次日或当夜就奔赴下一个城市。如此高效率地刷著名景点,我感到很遗憾。
希望下次你在夏季来到这座城市,多停留几天。因为我在这里做了两年的游客,“蜜月期”仍未结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