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2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德媒:别用经济价值评判外国移民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5年02月04日   07 版)

    18个月前,外科医生阿里一家来到霍耶斯韦达。亲戚、朋友、三层的别墅,还有他妻子的药房,都被留在了叙利亚。和他们一起来的只有4个行李箱和两个女儿。如今,一家人住在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逼仄肮脏的公寓楼里。

    阿里是少数肯到难民庇护所出诊的医生之一。诊疗结束后,他和来自叙利亚霍姆斯的一家人坐在庇护所门口的桌边。德国行人不时投来厌恶的目光。这家人向阿里讲述来到德国后遭遇的歧视和刁难,阿里懂得他们的恐惧,但他只能告诉他们:“不要抱怨,要感恩。我们的国家正在战火中,你能指望这些人怎么对待我们呢?自然不会是无条件的爱。”

    虽然同为来到德国的外国人,但阿里与叙利亚同胞的境遇大不相同。难民是弱势群体,只能在德国边缘的小城勉强求生。而作为医生,阿里身上有拯救小城的光环。这座城市的本地人口不断减少,移民涌入,填补了空缺的岗位。当地政府称,正是阿里这样的人将霍耶斯韦达这座濒死之城,转变为欧洲的多元文化中心。

    “德国之声”网站称,超过1/3的新移民是精英,他们对德国税收的贡献超过了他们获得的福利。这成为德国政府欢迎移民的重要理由。

    20年前,外国移民对社区的贡献就已超过德国人。出于对外来者的嫉妒和偏见,霍耶斯韦达人在咖啡馆和小酒吧中酝酿出排外情绪,并用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警察却不加阻拦。

    “德国之声”指出,德国社会正在走一条老路:根据外国人的经济价值评判他们,把他们划分为“贡献者”和“寄生虫”,这无法催生可持续的移民政策。

 

德国“排外主义”暗疮难除
德媒:别用经济价值评判外国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