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心是读书者的隐形枷锁
作者 羽戈
《
青年参考
》(
2015年02月04日
03
版)
也许,只有当我们“不为什么而读书”,才能从阅读中获得自由。
大学毕业前夕,我去图书馆注销借书证。等候期间,在公共电脑检索借阅记录,发现所借第一本书,竟是贾平凹的《废都》。大一那年,借书以文学尤其中西经典为主,不由怅然久之,深恨少不更事,枉费日月,倘早早从政治学读起,想必此刻腹中会充实一些。
走出图书馆,回头一想,却觉得那时的阅读状态最是难得,没有压力,没有目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此后的阅读行旅,或者受制于学术计划,或者被问题意识驱逐,固然别有一番况味,不乏欢愉和圆满,却无多少自由可言。
我们从小,不,应该说,我们的祖先从小,就被教育:读书有什么用,读书能带来什么,要为什么而读书。最经典的古训莫过于“书中自有千钟粟……”
由此不难窥见,读书之于古人,只是工具。书被视为手段、路径,而非目的,目的则是书中埋藏的权力、财富与美人。包括圣贤在内,人们都对读书坚持功利主义的考量。
近百年来,我们听到一句嘹亮的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大抵是“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升级版,曾令多少国人热血沸腾,亢奋不已,以为从此找到了读书的方向,打开书页,就能看见中华崛起的璀璨明天。
可惜,这依旧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读书观。读书未必有助于中华崛起(问题不在读书,而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知行如何合一),中华崛起的沉重感却常常压倒了读书。
我不反对中华崛起,正如我不反对读书,我反对将两者捆绑在一起。因为,它背后潜伏的至少有两点:书不能白读,书中有宝藏。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导致人们滑入另一可怕的极端:读书无用论。“读书有用论”与“读书无用论”一纸之隔,弹指即破。
我们能不能换个视角,换一种问法,不再是“为什么读书”,而是“不为什么而读书”呢?
我只是希望,我们读书,能少一些功利,少一些精神束缚,少一些求知欲以外、五光十色的欲望。无论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还是中华之崛起,往往构成了脆弱的书脊所不能承受之重。重压之下,读书人一无所得,反而丧失了对书籍和知识最自然的爱欲。
说起来,“不为什么而读书”的最佳语境,当是监狱。有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在牢里读书呢。大概惟有在此,读书才能纯粹化,祛除一切目的,抛开一切负累,监狱剥夺了他们肉身的自由,却换来了心灵的自然。反过来看,尘世之中,读书人是如何不得自由?
20世纪30年代,胡适被问及自己的梦想,答:“我梦想一个理想的牢狱,我在那里面受十年或十五年的监禁。在那里面,我不许见客,不许见亲属,只有星期日可以会见他们。但我可以读书,可以向外面各图书馆借书进来看,可以把我自己的藏书搬一部分进来用……”
其实胡适一生,读书极具功利性,从他阅读的书目,可窥见社会的转向;而且,他的读书时间常为国事所压迫。所以,十年牢狱,十年读书,当是他的肺腑之言。
为什么而读书,不免焦灼,当这个目标不能实现,更不免痛苦。如此,读书何以为乐?也许,只有当我们“不为什么而读书”,才能使新青年书店的那句口号发出悦耳的回响——
“阅读必叫人得自由。”
▋原载共识网,本文有删节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
也许,只有当我们“不为什么而读书”,才能从阅读中获得自由。
大学毕业前夕,我去图书馆注销借书证。等候期间,在公共电脑检索借阅记录,发现所借第一本书,竟是贾平凹的《废都》。大一那年,借书以文学尤其中西经典为主,不由怅然久之,深恨少不更事,枉费日月,倘早早从政治学读起,想必此刻腹中会充实一些。
走出图书馆,回头一想,却觉得那时的阅读状态最是难得,没有压力,没有目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此后的阅读行旅,或者受制于学术计划,或者被问题意识驱逐,固然别有一番况味,不乏欢愉和圆满,却无多少自由可言。
我们从小,不,应该说,我们的祖先从小,就被教育:读书有什么用,读书能带来什么,要为什么而读书。最经典的古训莫过于“书中自有千钟粟……”
由此不难窥见,读书之于古人,只是工具。书被视为手段、路径,而非目的,目的则是书中埋藏的权力、财富与美人。包括圣贤在内,人们都对读书坚持功利主义的考量。
近百年来,我们听到一句嘹亮的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大抵是“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升级版,曾令多少国人热血沸腾,亢奋不已,以为从此找到了读书的方向,打开书页,就能看见中华崛起的璀璨明天。
可惜,这依旧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读书观。读书未必有助于中华崛起(问题不在读书,而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知行如何合一),中华崛起的沉重感却常常压倒了读书。
我不反对中华崛起,正如我不反对读书,我反对将两者捆绑在一起。因为,它背后潜伏的至少有两点:书不能白读,书中有宝藏。结果往往令人失望,导致人们滑入另一可怕的极端:读书无用论。“读书有用论”与“读书无用论”一纸之隔,弹指即破。
我们能不能换个视角,换一种问法,不再是“为什么读书”,而是“不为什么而读书”呢?
我只是希望,我们读书,能少一些功利,少一些精神束缚,少一些求知欲以外、五光十色的欲望。无论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还是中华之崛起,往往构成了脆弱的书脊所不能承受之重。重压之下,读书人一无所得,反而丧失了对书籍和知识最自然的爱欲。
说起来,“不为什么而读书”的最佳语境,当是监狱。有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在牢里读书呢。大概惟有在此,读书才能纯粹化,祛除一切目的,抛开一切负累,监狱剥夺了他们肉身的自由,却换来了心灵的自然。反过来看,尘世之中,读书人是如何不得自由?
20世纪30年代,胡适被问及自己的梦想,答:“我梦想一个理想的牢狱,我在那里面受十年或十五年的监禁。在那里面,我不许见客,不许见亲属,只有星期日可以会见他们。但我可以读书,可以向外面各图书馆借书进来看,可以把我自己的藏书搬一部分进来用……”
其实胡适一生,读书极具功利性,从他阅读的书目,可窥见社会的转向;而且,他的读书时间常为国事所压迫。所以,十年牢狱,十年读书,当是他的肺腑之言。
为什么而读书,不免焦灼,当这个目标不能实现,更不免痛苦。如此,读书何以为乐?也许,只有当我们“不为什么而读书”,才能使新青年书店的那句口号发出悦耳的回响——
“阅读必叫人得自由。”
▋原载共识网,本文有删节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