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该怎样吸引英才归国
译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4年12月03日
27
版)
|
|
像上世纪90年代很多留学生一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远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最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不过,随着中国日益强盛,他感觉自己像个“看热闹的人”。2008年,40岁的他回到中国。在美国待了18年的他,目前是业内知名教授。
为弥补文革10年对中国教育系统的伤害,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把选送学生出国深造,作为政府改善教育的重要举措。此后,有300多万留学生远渡重洋。到今天,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中国留学生约占该组织内留学生总数的1/5,其中又有1/4的人在美国读书。
每个国家都向外输送学生,但中国情况较为特殊的一点是,很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归国。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数据,只有1/3的学生选择回国发展,某些统计的比例甚至更低。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的调查还发现,这些人中有85%早在2006年前后便获得博士学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吸引更多专家来华工作,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待措施,其中提供的一次性补助高达100万人民币,还允诺晋升机会、丰厚的待遇及住房补贴,甚至直接提供公寓等。有些大学修建“专家楼”,建成后出租或低价出售。所有大学都承诺会提供一流的科研设备,包括一些原本很简朴的院校此时开始大规模建新校舍。当然,这些计划都针对外国人。
2011年,中国启动了“外专千人计划”,该计划迄今已引进200多位专家学者。同时,各大院校的开支也直线上升,2001~2011年的10年间上涨了6倍。引进外国专家的结果很显著,从2005~2012年,中国高校学术论文数量增长了54%,专利授权数上涨8倍。
但大部分中国高校仍旧任重而道远。在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最新一次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仅有两所中国高校入围前100;另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32所院校,入围前500。虽然2012年有中国作家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但中国人依然对未有科技领域的中国学者斩获诺奖而感到遗憾。
从国外拉回一些学者,显然不足以让中国成为“学术巨人”。有很多外国专家是兼职这份工作的。香港科技大学的崔大伟教授表示,2008年,中国政府再次推出“千人计划”,号召在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和行业内领军人物回国创业,但实情是,他们中将近75%的人并没放弃国外职位。
可以说,这些计划带来的不是更好的学术研究,仅仅是“声誉”。
“他们喜欢招一些功成名就的教授,特别是科技和管理专业的人才,对政治等社科领域兴趣不大。”崔大伟称。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曹聪(音)表示,中国“重奖”来华的外国专家和回国留学生的做法,现如今产生一种“倒逼效应”——这等于给一些最优秀的学者一个消息:为了日后更高的回报,他们该在国外多待几年。据悉,每年中国有超过30万学生出国深造。
学术研究在中国也面临很多障碍。首先,研究项目的审批过程,缺乏公平和开放的竞争环境。“而且,学者不愿对现有的理论成果提出质疑,特别是那些职位比你高的人员的研究成果。”曹聪称。此外,评价体系不以质量为依据,单纯看发表文章的数量,对那些长期的、开放式的研究更不利。
“有时,想晋升或拿到项目拨款,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施一公表示。自己回国后,也招募了多名其他科学家回国发展。
不久前,政府还确立了6大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包括纳米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干细胞培育等。不过,这种让政府“开处方”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做法,也存有争议。
目前,一些中国高校正改变招聘方式。北京大学各系所正利用国际评估标准,招聘和选拔教职人员。施一公所在的清华大学,也在吸引私人资金为部分终身职位支付薪酬。在某些名牌院校,助理教授的年薪可高达7~8万美元(约43~49万人民币),其中80%来自捐赠。
但众所周知,相比其他行业,学术机构的改革通常进展缓慢。中国拥有24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目前只有少部分转变了思路。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像上世纪90年代很多留学生一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远赴美国攻读硕士学位,最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不过,随着中国日益强盛,他感觉自己像个“看热闹的人”。2008年,40岁的他回到中国。在美国待了18年的他,目前是业内知名教授。
为弥补文革10年对中国教育系统的伤害,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把选送学生出国深造,作为政府改善教育的重要举措。此后,有300多万留学生远渡重洋。到今天,根据经合组织的统计,中国留学生约占该组织内留学生总数的1/5,其中又有1/4的人在美国读书。
每个国家都向外输送学生,但中国情况较为特殊的一点是,很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归国。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数据,只有1/3的学生选择回国发展,某些统计的比例甚至更低。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的调查还发现,这些人中有85%早在2006年前后便获得博士学位。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吸引更多专家来华工作,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待措施,其中提供的一次性补助高达100万人民币,还允诺晋升机会、丰厚的待遇及住房补贴,甚至直接提供公寓等。有些大学修建“专家楼”,建成后出租或低价出售。所有大学都承诺会提供一流的科研设备,包括一些原本很简朴的院校此时开始大规模建新校舍。当然,这些计划都针对外国人。
2011年,中国启动了“外专千人计划”,该计划迄今已引进200多位专家学者。同时,各大院校的开支也直线上升,2001~2011年的10年间上涨了6倍。引进外国专家的结果很显著,从2005~2012年,中国高校学术论文数量增长了54%,专利授权数上涨8倍。
但大部分中国高校仍旧任重而道远。在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最新一次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仅有两所中国高校入围前100;另有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32所院校,入围前500。虽然2012年有中国作家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但中国人依然对未有科技领域的中国学者斩获诺奖而感到遗憾。
从国外拉回一些学者,显然不足以让中国成为“学术巨人”。有很多外国专家是兼职这份工作的。香港科技大学的崔大伟教授表示,2008年,中国政府再次推出“千人计划”,号召在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和行业内领军人物回国创业,但实情是,他们中将近75%的人并没放弃国外职位。
可以说,这些计划带来的不是更好的学术研究,仅仅是“声誉”。
“他们喜欢招一些功成名就的教授,特别是科技和管理专业的人才,对政治等社科领域兴趣不大。”崔大伟称。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曹聪(音)表示,中国“重奖”来华的外国专家和回国留学生的做法,现如今产生一种“倒逼效应”——这等于给一些最优秀的学者一个消息:为了日后更高的回报,他们该在国外多待几年。据悉,每年中国有超过30万学生出国深造。
学术研究在中国也面临很多障碍。首先,研究项目的审批过程,缺乏公平和开放的竞争环境。“而且,学者不愿对现有的理论成果提出质疑,特别是那些职位比你高的人员的研究成果。”曹聪称。此外,评价体系不以质量为依据,单纯看发表文章的数量,对那些长期的、开放式的研究更不利。
“有时,想晋升或拿到项目拨款,关系才是最重要的。”施一公表示。自己回国后,也招募了多名其他科学家回国发展。
不久前,政府还确立了6大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包括纳米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干细胞培育等。不过,这种让政府“开处方”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做法,也存有争议。
目前,一些中国高校正改变招聘方式。北京大学各系所正利用国际评估标准,招聘和选拔教职人员。施一公所在的清华大学,也在吸引私人资金为部分终身职位支付薪酬。在某些名牌院校,助理教授的年薪可高达7~8万美元(约43~49万人民币),其中80%来自捐赠。
但众所周知,相比其他行业,学术机构的改革通常进展缓慢。中国拥有24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目前只有少部分转变了思路。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