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拆“墙”推“窗”,拥抱世界?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25日
10
版)
 |
9月23日,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在纽约会晤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伊朗政府同意就其核项目在此次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讨论。 |
 |
9月23日,伊朗原子能机构副主席默罕默德·艾哈迈丹(左)与布什尔核发电站总设计师举行转接仪式,伊朗正式接收这座核发电站。 |
 |
布什尔核电站(资料图) |
当地时间9月23日,伊朗总统鲁哈尼正式启程前往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作为新上任的温和保守派总统,鲁哈尼希望推开伊朗与世界之间“窗户”。他计划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向世界展示“伊朗的真实面孔”,寻求与西方谈判合作,结束伊朗核争议。
鲁哈尼一再表示,伊朗的一切核活动都是和平的。美国也似乎有意伸出橄榄枝。但在伊朗的宿敌以色列看来,伊朗表达友好的举动不过是借以缓解经济制裁压力的“假面”而已。
23年来,美伊关系有望首度“破冰”
9月23日,站在机舱门口挥别眼前的民众之后,赶赴联合国大会的伊朗总统鲁哈尼,正式踏上为期5天的纽约之行。寻求与西方谈判合作,是他此行的重中之重。
“不幸的是,近年来,伊朗这个伟大国家总被另类的眼光打量。”他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写道,“我和同事们会利用这一机会,呈现伊朗真实的面孔——一个文明而爱好和平的国家。”
鲁哈尼没有明确指责是谁让伊朗形象失真。但据路透社判断,他这些言论是在暗示前任内贾德对待西方的态度,不直言是避免自己陷入争议。
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朗增加经济制裁力度,僵持不下的核问题是主要原因。曾担任核谈判代表的鲁哈尼批评制裁给伊朗带来了痛苦。
“在这次旅行中,我会试图将伊朗被压迫人民的声音传达给世界。我们应该说,制裁是非法而不可接受的道路。”离开伊朗前他表示,“西方世界应选择洽谈合作的途径,并考虑共同利益。”
这一论调得到了伊朗最强大人物哈梅内伊的支持,他表明了与“伊朗的敌人”进行外交的新意愿。
美国官员则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能在联合国会议期间会见鲁哈尼。如果这一计划实现,将是美伊政府首脑间自1979年之后的第一次会面。
事实上,就在此前不久的9月17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芙哈姆向美国雅虎新闻网证实,鲁哈尼上台后,就通过外交渠道与奥巴马互通了信件,奥巴马还对其当选表示祝贺。
奥巴马则在15日告诉美国广播公司,自己曾在信中警告鲁哈尼伊朗核问题的危害,并明确表示美国有可能对伊朗开展军事打击。但他也同时表示,叙利亚问题目前的进展,展示了外交解决的可能性。
鲁哈尼致力于与美国关系“破冰”的同时,新任外交部长、核谈判代表扎里夫也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斡旋。
9月23日,扎里夫与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在联合国会面。在路透社看来,这意味着“正式启动双方谈判的新时代”。
在阿什顿的主持下,26日,扎里夫与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同行进行“短暂讨论”,继续多年来几乎未取得任何进展的“P5+1”谈判。此时,距上次美伊外长面对面也已超过6年。
德国方面透露,已定于当天讨论伊朗核问题,核心是德黑兰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随后,阿什顿将于10月代表“P5+1”与扎里夫再次会面。
一位匿名知情人士告诉伊朗国家通讯社ISNA,谈判双方已被鲁哈尼的当选“彻底改变”。“这是场新游戏,它将有新规则,目的是双方达成共同协议。”
释放政治犯,打开“伊朗之窗”
被英国《每日电讯》报问及是否可能对伊朗放松制裁时,阿什顿称赞扎里夫“尝试、推进谈判的能力和决心”,但也表示,他们暂时没有进入讨论核问题的细节。
9月24日,法国总统奥朗德与鲁哈尼会面,这是两国领导人自2005年以来首次碰头。
“我们注意到鲁哈尼总统及其政府的积极表态。”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告诉英国《卫报》记者,“鲁哈尼确实展现出了进步和与前任不一样的风格,现在,这些都必须放在现实的显微镜下。”
与扎里夫会晤后,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对伊朗改善与西方关系的态度表示欢迎,但也强调“仅有表态是不够的”,“如果有具体的步骤,相信我们之间会有更具建设性的关系”。
黑格指出,释放政治犯就是颇具代表性的“具体步骤”,他希望伊朗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若确实如此,我们愿意在许多方面提供回报。”
9月23日,《卫报》援引伊朗媒体报道称,在鲁哈尼访问联合国之前,伊朗当局已赦免了80名囚犯。
就在鲁哈尼宣布就职的上个月,当局释放了知名人权律师纳斯林·索托德,以及其他至少10名政治犯。这是伊朗强硬政策软化的初步迹象,但并非鲁哈尼的惟一努力。
9月16日晚,不少伊朗网民发现,他们能够自由访问推特和脸谱两大社交网站,不再像以往那样受限。这一消息让伊朗人欢呼雀跃,燃起了政府可能全面解禁社交网络的希望。
2009年夏天,伊朗政府封锁了脸谱网和推特网。当时,内贾德连任总统,遭到民众大规模抗议,而社交媒体是表达异见的主要工具。
鲁哈尼上任前就已松口,暗示政府可能改变对社交媒体的态度。9月初,他和扎里夫还在犹太历新年之际通过推特向犹太人问候。
然而就在第二天,这两大社交网站再次被封。伊朗当局表示,解封是由于一个“技术故障”,目前故障已被排除。伊朗的网络用户纷纷表示,他们非常享受16日的解禁
9月22日,鲁哈尼在两伊战争纪念日年度阅兵式上发表讲话,称如果伊朗的“全部国家权利”得到尊重,“理性、平和、友善”的伊朗人民,愿意与西方对话、合作,共同解决地区问题,而且这一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回应称,如果鲁哈尼政府确实在努力解决核问题,华盛顿愿与其合作。《澳大利亚人》报指出,“伊朗之窗”对奥巴马来说同样重要。
美伊外交序曲是伊朗的缓兵之计?
面对一系列和谈言论,以及德黑兰与华盛顿之间的外交序曲,以色列官员担心,这可能只是伊朗的缓兵之计,目的是让西方国家减轻经济制裁压力。
9月23日,伊朗从俄罗斯手中接过首个民用核电站的控制权。伊朗原子能机构主席萨利希在交接仪式上兴奋地表示,伊朗人民实现了等待37年的愿望。这一行为,似乎与鲁哈尼的表态背道而驰,印证着国际社会,尤其是以色列的担忧。
“真正的考验不是鲁哈尼说什么,而是伊朗政权做什么。在鲁哈尼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的同时,伊朗仍在积极推进核计划。”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告诉《卫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必须停止核活动、清除浓缩铀、拆除核电站、停止制造核武器。
当然,以色列最为担心的,还是美国和欧洲可能在鲁哈尼的“魅力攻势”中动摇,减轻制裁压力。而伊朗可能放弃核项目的一部分,以换取更宽松的制裁,同时保留必要的组件,使它能够在需要时快速采取行动,制造炸弹。
内塔尼亚胡告诉他的内阁成员:“必须增加对伊朗的压力,不放松,当然不放松。”
“如今鲁哈尼正处于魅力攻势中,西方官员觉得他们必须回应伊朗释放的信号。”耶路撒冷公共事务中心主管、内塔尼亚胡的前顾问多尔·戈尔德告诉英国《卫报》,“而以色列显然将注意力集中在伊朗正采取什么行动,行动的切实改变才是真正问题所在。我们不是在谈论情绪或音乐。”
特拉维夫大学国家安全研究所主任艾米丽·朗道则表示,鲁哈尼真正关心的,是伊朗在西方制裁下面临的经济困难,这才是他想与美国及国际社会对话的原因。“他想要解除制裁,但绝对没有迹象表明伊朗愿意在核问题上扭转态度。”
奥巴马明确表示,即使他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军事选项依然摆在桌面上。但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斯泰尼茨告诉右倾报纸《今日以色列》,这样的承诺远远不够;伊朗6个月后就能开发核弹,谈判时间已经很紧迫。
以色列驻美国前大使扎尔曼·舒瓦尔告诉美联社:“随着伊朗经济形势接近破产,制裁压力正在发挥作用,不应该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步。”
而在华盛顿,也有人希望奥巴马保持对伊朗的强硬立场。
民主党议员罗伯特·梅南德兹和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建议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重申美国不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立场。民主党议员查尔斯·舒默和共和党的约翰·麦凯恩则敦促奥巴马不放松对伊朗的制裁。

当地时间9月23日,伊朗总统鲁哈尼正式启程前往美国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作为新上任的温和保守派总统,鲁哈尼希望推开伊朗与世界之间“窗户”。他计划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向世界展示“伊朗的真实面孔”,寻求与西方谈判合作,结束伊朗核争议。
鲁哈尼一再表示,伊朗的一切核活动都是和平的。美国也似乎有意伸出橄榄枝。但在伊朗的宿敌以色列看来,伊朗表达友好的举动不过是借以缓解经济制裁压力的“假面”而已。
23年来,美伊关系有望首度“破冰”
9月23日,站在机舱门口挥别眼前的民众之后,赶赴联合国大会的伊朗总统鲁哈尼,正式踏上为期5天的纽约之行。寻求与西方谈判合作,是他此行的重中之重。
“不幸的是,近年来,伊朗这个伟大国家总被另类的眼光打量。”他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写道,“我和同事们会利用这一机会,呈现伊朗真实的面孔——一个文明而爱好和平的国家。”
鲁哈尼没有明确指责是谁让伊朗形象失真。但据路透社判断,他这些言论是在暗示前任内贾德对待西方的态度,不直言是避免自己陷入争议。
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朗增加经济制裁力度,僵持不下的核问题是主要原因。曾担任核谈判代表的鲁哈尼批评制裁给伊朗带来了痛苦。
“在这次旅行中,我会试图将伊朗被压迫人民的声音传达给世界。我们应该说,制裁是非法而不可接受的道路。”离开伊朗前他表示,“西方世界应选择洽谈合作的途径,并考虑共同利益。”
这一论调得到了伊朗最强大人物哈梅内伊的支持,他表明了与“伊朗的敌人”进行外交的新意愿。
美国官员则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能在联合国会议期间会见鲁哈尼。如果这一计划实现,将是美伊政府首脑间自1979年之后的第一次会面。
事实上,就在此前不久的9月17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芙哈姆向美国雅虎新闻网证实,鲁哈尼上台后,就通过外交渠道与奥巴马互通了信件,奥巴马还对其当选表示祝贺。
奥巴马则在15日告诉美国广播公司,自己曾在信中警告鲁哈尼伊朗核问题的危害,并明确表示美国有可能对伊朗开展军事打击。但他也同时表示,叙利亚问题目前的进展,展示了外交解决的可能性。
鲁哈尼致力于与美国关系“破冰”的同时,新任外交部长、核谈判代表扎里夫也在国际舞台上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斡旋。
9月23日,扎里夫与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在联合国会面。在路透社看来,这意味着“正式启动双方谈判的新时代”。
在阿什顿的主持下,26日,扎里夫与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同行进行“短暂讨论”,继续多年来几乎未取得任何进展的“P5+1”谈判。此时,距上次美伊外长面对面也已超过6年。
德国方面透露,已定于当天讨论伊朗核问题,核心是德黑兰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随后,阿什顿将于10月代表“P5+1”与扎里夫再次会面。
一位匿名知情人士告诉伊朗国家通讯社ISNA,谈判双方已被鲁哈尼的当选“彻底改变”。“这是场新游戏,它将有新规则,目的是双方达成共同协议。”
释放政治犯,打开“伊朗之窗”
被英国《每日电讯》报问及是否可能对伊朗放松制裁时,阿什顿称赞扎里夫“尝试、推进谈判的能力和决心”,但也表示,他们暂时没有进入讨论核问题的细节。
9月24日,法国总统奥朗德与鲁哈尼会面,这是两国领导人自2005年以来首次碰头。
“我们注意到鲁哈尼总统及其政府的积极表态。”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告诉英国《卫报》记者,“鲁哈尼确实展现出了进步和与前任不一样的风格,现在,这些都必须放在现实的显微镜下。”
与扎里夫会晤后,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对伊朗改善与西方关系的态度表示欢迎,但也强调“仅有表态是不够的”,“如果有具体的步骤,相信我们之间会有更具建设性的关系”。
黑格指出,释放政治犯就是颇具代表性的“具体步骤”,他希望伊朗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若确实如此,我们愿意在许多方面提供回报。”
9月23日,《卫报》援引伊朗媒体报道称,在鲁哈尼访问联合国之前,伊朗当局已赦免了80名囚犯。
就在鲁哈尼宣布就职的上个月,当局释放了知名人权律师纳斯林·索托德,以及其他至少10名政治犯。这是伊朗强硬政策软化的初步迹象,但并非鲁哈尼的惟一努力。
9月16日晚,不少伊朗网民发现,他们能够自由访问推特和脸谱两大社交网站,不再像以往那样受限。这一消息让伊朗人欢呼雀跃,燃起了政府可能全面解禁社交网络的希望。
2009年夏天,伊朗政府封锁了脸谱网和推特网。当时,内贾德连任总统,遭到民众大规模抗议,而社交媒体是表达异见的主要工具。
鲁哈尼上任前就已松口,暗示政府可能改变对社交媒体的态度。9月初,他和扎里夫还在犹太历新年之际通过推特向犹太人问候。
然而就在第二天,这两大社交网站再次被封。伊朗当局表示,解封是由于一个“技术故障”,目前故障已被排除。伊朗的网络用户纷纷表示,他们非常享受16日的解禁
9月22日,鲁哈尼在两伊战争纪念日年度阅兵式上发表讲话,称如果伊朗的“全部国家权利”得到尊重,“理性、平和、友善”的伊朗人民,愿意与西方对话、合作,共同解决地区问题,而且这一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回应称,如果鲁哈尼政府确实在努力解决核问题,华盛顿愿与其合作。《澳大利亚人》报指出,“伊朗之窗”对奥巴马来说同样重要。
美伊外交序曲是伊朗的缓兵之计?
面对一系列和谈言论,以及德黑兰与华盛顿之间的外交序曲,以色列官员担心,这可能只是伊朗的缓兵之计,目的是让西方国家减轻经济制裁压力。
9月23日,伊朗从俄罗斯手中接过首个民用核电站的控制权。伊朗原子能机构主席萨利希在交接仪式上兴奋地表示,伊朗人民实现了等待37年的愿望。这一行为,似乎与鲁哈尼的表态背道而驰,印证着国际社会,尤其是以色列的担忧。
“真正的考验不是鲁哈尼说什么,而是伊朗政权做什么。在鲁哈尼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的同时,伊朗仍在积极推进核计划。”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告诉《卫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必须停止核活动、清除浓缩铀、拆除核电站、停止制造核武器。
当然,以色列最为担心的,还是美国和欧洲可能在鲁哈尼的“魅力攻势”中动摇,减轻制裁压力。而伊朗可能放弃核项目的一部分,以换取更宽松的制裁,同时保留必要的组件,使它能够在需要时快速采取行动,制造炸弹。
内塔尼亚胡告诉他的内阁成员:“必须增加对伊朗的压力,不放松,当然不放松。”
“如今鲁哈尼正处于魅力攻势中,西方官员觉得他们必须回应伊朗释放的信号。”耶路撒冷公共事务中心主管、内塔尼亚胡的前顾问多尔·戈尔德告诉英国《卫报》,“而以色列显然将注意力集中在伊朗正采取什么行动,行动的切实改变才是真正问题所在。我们不是在谈论情绪或音乐。”
特拉维夫大学国家安全研究所主任艾米丽·朗道则表示,鲁哈尼真正关心的,是伊朗在西方制裁下面临的经济困难,这才是他想与美国及国际社会对话的原因。“他想要解除制裁,但绝对没有迹象表明伊朗愿意在核问题上扭转态度。”
奥巴马明确表示,即使他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军事选项依然摆在桌面上。但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斯泰尼茨告诉右倾报纸《今日以色列》,这样的承诺远远不够;伊朗6个月后就能开发核弹,谈判时间已经很紧迫。
以色列驻美国前大使扎尔曼·舒瓦尔告诉美联社:“随着伊朗经济形势接近破产,制裁压力正在发挥作用,不应该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步。”
而在华盛顿,也有人希望奥巴马保持对伊朗的强硬立场。
民主党议员罗伯特·梅南德兹和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建议奥巴马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重申美国不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立场。民主党议员查尔斯·舒默和共和党的约翰·麦凯恩则敦促奥巴马不放松对伊朗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