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的创新偶像李开复
作者 罗兰·希尔格斯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28日
26
版)
|
4月24日,美国纽约,中国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 |
|
北京中关村,李开复的创新工场。 |
“我们相信中国能创新,但不是以苹果和谷歌的方式。”
李开复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创新传道者。他在北京一幢办公楼的十二层楼工作,该楼的地下室有一个庞大的电子产品商场。
一个炎热的、灰蒙蒙的夏日,他办公室窗外的景象也是死气沉沉。这似乎并未影响到李开复,他在想史蒂夫·乔布斯。“有人觉得,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美国有一个乔布斯,中国应该有4个。”他说着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但我们没有。一个乔布斯都没有。”
自从2009年iPhone手机进入中国以来,中国没有乔布斯的谜团,已近乎成为全民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给世界带来指南针和火药的民族,现在却博得了质量低劣、仿冒生产的不好名声。虽然中国新领导层呼吁“经济转型”,但寻求颠覆性创新的努力效果不佳。
从2006年到2011年,政府对科研的投资每年增加逾20%。2012年,中国研发投入多达1640多亿美元,发布了217105个新专利。中国现正投资研发超级计算机和超导体,其大学培养出大量博士后。但是,在开创性产品方面,中国企业明显被远远抛在了后面,而这被认为是当前中国经济令人担忧的减速的原因之一。
这正是李开复的用武之地。这位戴眼镜的计算机工程师今年51岁,喜欢穿无褶卡其布衣服,他的网上粉丝人数之众堪比好莱坞明星贾斯汀·比伯。据知,他在大学校园一亮相,能引起近乎小骚乱的场面。
20年来,李开复一直处于中国政府既大力推动又严密控制的一个产业的中心。他担任谷歌中国总裁直至2008年,现在是创新工场的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是一个创新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金。李开复本人的计算机知识、业务经验及对硅谷的熟悉,使他成为中国创业者希望实现的一切目标的象征。
李开复说,中国互联网公司有发展空间,即便在政府严格管理的界线之内。“我们相信中国能创新,但不是以苹果和谷歌的方式。”他说。中国创业者能做的是“迭代创新”,他也将其称为“脸谱式创新”——即利用现有模式或理念,针对中国市场稍作调整。他说,这些小步子最终将为更大、更好的突破开路。
“李开复讲的不是颠覆性的创新。”美国外交学会中国项目高级研究员亚当·西格尔说。他表示,李开复和其他投资者聚焦于保险的项目,比如手机游戏和安卓操作系统。“你仍然可以创造出不触碰政府底线的产品。”他如是说。
中国大学生把他当成流行明星
李开复在创新工场的办公室周围都是玻璃窗户,看得到所有员工。这种办公室环境在中国十分罕见。他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边走路,边与人握手和作介绍。他身上的一切都很低调。不过,他的头发梳理地干净整洁,出奇地茂密,这使他个子看起来至少能增加几英寸。
李开复出生于台湾,11岁时移居美国。当时,他的哥哥是位于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李开复的父母将他送到那里生活。
“中学时接触到计算机科学,就喜欢上了。”他说,“当时还没有个人电脑……我们有一台老的IBM大型机——我们用穿孔卡片在上面编程序。”这些经历被李开复称为“接触”,是与技术的最初遭遇,给以后的创新提供了框架。
“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比我早两年接触计算机。”李开复后来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写了一些语音识别软件,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完博士。后来在1998年,微软公司派李开复到中国,开设该国首个研究中心。
李开复创新工场前任员工、如今担任由创新工场支持的中国移动游戏公司涂鸦移动的首席执行官王晔说:“我见到李开复前,他就出名了。他以前常去大学与大学生交流。他们把他当成流行明星。”
大学之行使李开复相信,阻碍中国创新的障碍,深藏于其教育体制和文化。“中国的教育制度使学生勤奋,教人牢固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很善于死记硬背。”李开复说,“但这不会使他们成为创新的原创思想家。”那些不合常规的人才,经常被考试进程刷下,“或者遭到排斥,父母会觉得他们疯了”。
在李开复的领导下,微软实验室推出了最准确的汉语拼音输入法,为中国的语言识别和媒体压缩工具确立标准。该实验室的前员工,有的已是软件巨头金山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阿里巴巴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李开复说,当时,美国技术企业刚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政府欢迎微软公司。“就像一个梦——我们做了他们想要的,人人都喜欢我们。”
2005年李开复跳槽到谷歌公司,事情开始变得复杂。这一步不容易。微软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为由一纸诉状,将谷歌和李开复本人告到华盛顿州法院。谷歌和微软最终达成庭外和解。“在谷歌,我的工作是管理整个业务。”他说,“但我很快发现……危机一场接着一场。谷歌传递给网民的东西,可能被视为不和谐或危害国家。”
李开复的大学演讲很受欢迎,他不得不要确保如果听众失控,自己可以从后门全身而退。2008年在中国西部城市重庆的一所大学,1万名教师和学生在雨中排了两个钟头的队伍,为的就是听他演讲。
李开复于2008年离开谷歌,开始创立创新工场,吸引全中国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他聚集了一个管理团队,其成员来自技术、金融和媒体领域。2009年9月,他宣布已从多个投资者那里筹集到1.15亿美元。
李开复说,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往往限制获得融资的创业类型。“许多风险资金偏向于更保险的投资。”他说,“风险投资生态系统对局外人投资不利。”
据美国风险投资机构VentureSource统计,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筹集到7300万美元,而一年前为2.5亿美元。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基金现在有5亿美元,创新工场共投资了50多家公司。
鼓励中国创新的“李开复方式”
李开复鼓励中国创新的方式,是将他的创新工场投资和大学演讲,及坚持不懈、精心经营的微博帖子相结合。李开复于一年前开始认真使用微博,一天发帖约16次,间隔不会超过半小时,很少不到一小时。
李开复在中国新浪微博有超过5000万名粉丝。新浪微博粉丝最多的10大博主中,还包括流行明星及一档叫“快乐大本营”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不同观点。”李开复边说,边将他的电脑屏幕转向我,看他最近发的一些帖子。“在一个经常只教学生只有一个答案的教育体制中,现在我能看到许多种的思考方式。这是知识和新闻的一个很好来源。”
微博就是李开复相信中国能产生的那种“零碎创新”的典型案例。与推特一样,微博允许用户每帖最多140字,当然用汉字比英文字能表达更多。微博具有一些与推特不同的外观和特点,比如能插入视频、音乐、表情符号,还能搞民意调查,无需插件。
创新工场投资的脉搏网开发了一种工具,可以简化他使用微博的方式:该工具监测其粉丝,了解他们在线时间及何时最有可能对不同话题转发。
该网站发现,早间是吸引中国白领的最佳时段,因为那时候,他们刚刚到单位,开始一天工作前,往往会先浏览微博。中饭和晚饭时段,他们一般不在线,所以李开复的帖子在中午往往较少。而在晚间,网民放松,想要更多娱乐,所以李开复会发一些笑话。他们还更有可能用手机上微博,所以,他上传很多照片和视频。“从我开博以来,从未错过一天。
“我确信,技术将打破现状。”他说,“我们需要用技术手段、社会网络和搜索引擎,让民众有途径利用技术,自己决定想要学什么、成为什么,思考什么对社会有益,什么对社会有害。事情就会这么改变。”
美国彭博新闻社
“我们相信中国能创新,但不是以苹果和谷歌的方式。”
李开复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创新传道者。他在北京一幢办公楼的十二层楼工作,该楼的地下室有一个庞大的电子产品商场。
一个炎热的、灰蒙蒙的夏日,他办公室窗外的景象也是死气沉沉。这似乎并未影响到李开复,他在想史蒂夫·乔布斯。“有人觉得,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美国有一个乔布斯,中国应该有4个。”他说着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但我们没有。一个乔布斯都没有。”
自从2009年iPhone手机进入中国以来,中国没有乔布斯的谜团,已近乎成为全民思考的一个问题。一个给世界带来指南针和火药的民族,现在却博得了质量低劣、仿冒生产的不好名声。虽然中国新领导层呼吁“经济转型”,但寻求颠覆性创新的努力效果不佳。
从2006年到2011年,政府对科研的投资每年增加逾20%。2012年,中国研发投入多达1640多亿美元,发布了217105个新专利。中国现正投资研发超级计算机和超导体,其大学培养出大量博士后。但是,在开创性产品方面,中国企业明显被远远抛在了后面,而这被认为是当前中国经济令人担忧的减速的原因之一。
这正是李开复的用武之地。这位戴眼镜的计算机工程师今年51岁,喜欢穿无褶卡其布衣服,他的网上粉丝人数之众堪比好莱坞明星贾斯汀·比伯。据知,他在大学校园一亮相,能引起近乎小骚乱的场面。
20年来,李开复一直处于中国政府既大力推动又严密控制的一个产业的中心。他担任谷歌中国总裁直至2008年,现在是创新工场的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是一个创新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金。李开复本人的计算机知识、业务经验及对硅谷的熟悉,使他成为中国创业者希望实现的一切目标的象征。
李开复说,中国互联网公司有发展空间,即便在政府严格管理的界线之内。“我们相信中国能创新,但不是以苹果和谷歌的方式。”他说。中国创业者能做的是“迭代创新”,他也将其称为“脸谱式创新”——即利用现有模式或理念,针对中国市场稍作调整。他说,这些小步子最终将为更大、更好的突破开路。
“李开复讲的不是颠覆性的创新。”美国外交学会中国项目高级研究员亚当·西格尔说。他表示,李开复和其他投资者聚焦于保险的项目,比如手机游戏和安卓操作系统。“你仍然可以创造出不触碰政府底线的产品。”他如是说。
中国大学生把他当成流行明星
李开复在创新工场的办公室周围都是玻璃窗户,看得到所有员工。这种办公室环境在中国十分罕见。他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边走路,边与人握手和作介绍。他身上的一切都很低调。不过,他的头发梳理地干净整洁,出奇地茂密,这使他个子看起来至少能增加几英寸。
李开复出生于台湾,11岁时移居美国。当时,他的哥哥是位于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李开复的父母将他送到那里生活。
“中学时接触到计算机科学,就喜欢上了。”他说,“当时还没有个人电脑……我们有一台老的IBM大型机——我们用穿孔卡片在上面编程序。”这些经历被李开复称为“接触”,是与技术的最初遭遇,给以后的创新提供了框架。
“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比我早两年接触计算机。”李开复后来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写了一些语音识别软件,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完博士。后来在1998年,微软公司派李开复到中国,开设该国首个研究中心。
李开复创新工场前任员工、如今担任由创新工场支持的中国移动游戏公司涂鸦移动的首席执行官王晔说:“我见到李开复前,他就出名了。他以前常去大学与大学生交流。他们把他当成流行明星。”
大学之行使李开复相信,阻碍中国创新的障碍,深藏于其教育体制和文化。“中国的教育制度使学生勤奋,教人牢固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很善于死记硬背。”李开复说,“但这不会使他们成为创新的原创思想家。”那些不合常规的人才,经常被考试进程刷下,“或者遭到排斥,父母会觉得他们疯了”。
在李开复的领导下,微软实验室推出了最准确的汉语拼音输入法,为中国的语言识别和媒体压缩工具确立标准。该实验室的前员工,有的已是软件巨头金山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阿里巴巴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李开复说,当时,美国技术企业刚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政府欢迎微软公司。“就像一个梦——我们做了他们想要的,人人都喜欢我们。”
2005年李开复跳槽到谷歌公司,事情开始变得复杂。这一步不容易。微软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为由一纸诉状,将谷歌和李开复本人告到华盛顿州法院。谷歌和微软最终达成庭外和解。“在谷歌,我的工作是管理整个业务。”他说,“但我很快发现……危机一场接着一场。谷歌传递给网民的东西,可能被视为不和谐或危害国家。”
李开复的大学演讲很受欢迎,他不得不要确保如果听众失控,自己可以从后门全身而退。2008年在中国西部城市重庆的一所大学,1万名教师和学生在雨中排了两个钟头的队伍,为的就是听他演讲。
李开复于2008年离开谷歌,开始创立创新工场,吸引全中国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他聚集了一个管理团队,其成员来自技术、金融和媒体领域。2009年9月,他宣布已从多个投资者那里筹集到1.15亿美元。
李开复说,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往往限制获得融资的创业类型。“许多风险资金偏向于更保险的投资。”他说,“风险投资生态系统对局外人投资不利。”
据美国风险投资机构VentureSource统计,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风险投资公司筹集到7300万美元,而一年前为2.5亿美元。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基金现在有5亿美元,创新工场共投资了50多家公司。
鼓励中国创新的“李开复方式”
李开复鼓励中国创新的方式,是将他的创新工场投资和大学演讲,及坚持不懈、精心经营的微博帖子相结合。李开复于一年前开始认真使用微博,一天发帖约16次,间隔不会超过半小时,很少不到一小时。
李开复在中国新浪微博有超过5000万名粉丝。新浪微博粉丝最多的10大博主中,还包括流行明星及一档叫“快乐大本营”的综艺节目主持人。“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不同观点。”李开复边说,边将他的电脑屏幕转向我,看他最近发的一些帖子。“在一个经常只教学生只有一个答案的教育体制中,现在我能看到许多种的思考方式。这是知识和新闻的一个很好来源。”
微博就是李开复相信中国能产生的那种“零碎创新”的典型案例。与推特一样,微博允许用户每帖最多140字,当然用汉字比英文字能表达更多。微博具有一些与推特不同的外观和特点,比如能插入视频、音乐、表情符号,还能搞民意调查,无需插件。
创新工场投资的脉搏网开发了一种工具,可以简化他使用微博的方式:该工具监测其粉丝,了解他们在线时间及何时最有可能对不同话题转发。
该网站发现,早间是吸引中国白领的最佳时段,因为那时候,他们刚刚到单位,开始一天工作前,往往会先浏览微博。中饭和晚饭时段,他们一般不在线,所以李开复的帖子在中午往往较少。而在晚间,网民放松,想要更多娱乐,所以李开复会发一些笑话。他们还更有可能用手机上微博,所以,他上传很多照片和视频。“从我开博以来,从未错过一天。
“我确信,技术将打破现状。”他说,“我们需要用技术手段、社会网络和搜索引擎,让民众有途径利用技术,自己决定想要学什么、成为什么,思考什么对社会有益,什么对社会有害。事情就会这么改变。”
美国彭博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