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人类就是这样没脑子?

○村山宏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24日   02 版)

    “骑自行车的男生好帅啊”,要是对中国的年轻女孩这么说,恐怕会遭“另眼相看”。在中国开奔驰之类高档车的男人似乎更受女性欢迎。

    被称为泡沫期的1980年代后期的日本也是这样。当时甚至有种说法是,没车的男人没人爱。但欧洲却不同。欧洲是骑自行车的人才叫帅。时髦的年轻人骑着价值2万元人民币的高档自行车英姿飒爽地在街上驶过。

    秋天,我去了一趟法国。每次去欧洲都会感慨主要道路都一定设有自行车专用道。很多上班或是出行的人都骑自行车,自行车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乘上了从鲁昂回巴黎的火车。法国的火车设有收纳自行车的空间,乘客可以将自己的自行车带上车。当我把镜头对准一位提着自行车上来的黑人青年时,他给我一个微笑。

    自行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欧洲流行的呢?大概是从1980年代起。在提倡环保的氛围中,不排放尾气的自行车重新有了人气。自行车不使用燃料,不仅可以节能,而且有益于健康。因为骑自行车给人以环保意识高、健康的印象,所以年轻女孩憧憬“骑士”也不奇怪。

    自行车曾经是中国的象征。在过去介绍中国的照片里,一定有天安门前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长龙。然而,现在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能看到的自行车都越来越少了。就在大约10年前,三轮出租还随处可见,现在如果不到旅游景点去,就看不到三轮出租的踪影。随着生活富裕起来,人们扔掉了自行车,纷纷奔向汽车。中国的大都市如今到处都是汽车,想找一条自行车道越来越难。

    大约15年前,中国掀起全国建高速道路的热潮,那时,我经常与日本朋友谈及此事:“中国是不是也会走日本的老路?城市里汽车越来越多,空气变差,交通堵塞令人动弹不得”。日本从1960年代起汽车开始迅速普及,城市的交通堵塞变得非常严重。到1970年代前期为止,光化学烟雾笼罩着东京的天空,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激增,一时间人人惊叫“交通战争”。

    尽管如此,日本的年轻人还是钟情于汽车,高中毕业时考取驾照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家竞相贷款购买豪车。在经济发展达到顶峰的1980年代后期,年轻男生都为在副驾驶上载着女友的感觉而陶醉。开车的男生被称为“阿足君”,为能成为年轻女性的代步工具而沾沾自喜。交通堵塞也达到了顶峰,在东京的街道上,几公里的车程有时甚至要开上1个小时。

    曾经这样的日本,也还是像在追赶欧洲一样,开始出现了年轻人远离汽车的现象。年轻人不再勉为其难地买车。因为如果住在东京,坐地铁和电车能更快到达目的地。在低增长时代,那些购买无用之物的男性遭到了女士的厌恶,被认为“得瑟”。东京的交通拥挤得到了缓解,天空也开始变蓝。和欧洲一样,一辆售价高达30万日元的高档自行车开始畅销。 

    亲眼看到欧洲和日本经济社会变化的日本人曾这样说给中国人听:“中国肯定也会迎来汽车不受欢迎的时代。与其建设环状道路和高速公路增加汽车数量,不如优先将资金花在建设有轨电车和地铁上。自行车重新受青睐的时代一定会到来。应该建设自行车专用道路”。欧美和日本,乃至东南亚的大城市因为汽车泛滥不知吃了多少苦头,中国人应该是知道的。希望中国不要重蹈覆辙。

    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这几年里,中国一直在大力建设汽车用道路。特别是雷曼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大规模推出汽车购买优惠政策,导致城市地区车满为患。这应该是追求过高经济增长率的结果。城市的交通功能紊乱,于是部分地方政府手忙脚乱开始汽车限购。哎,结果,中国还是犯了同样的错!

    不能从前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是不是人类的本性?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恋爱和结婚失败经历被写成小说和结婚指南书。但就是有丰富知识的人,仍然会交上不适合自己的恋人,最后分手。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重蹈覆辙中活着。人类这种生物大概就是即使在理性上明白,如果不亲身体验不失败就无法前行。

    (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亚洲部副部长)

    □摘自日经中文网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分享到:

 

用“爱国”营销,比炒作更无聊
人类就是这样没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