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法英德对钓鱼岛:政府“沉默是金”,媒体“故意忽略”——

日外相赴欧“游说”:嗓门大,效果小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2年10月24日   09 版)

    2012年10月17日,日本民众在位于东京的首相官邸前,就前一天发生的两名美军士兵强奸冲绳女性的暴行进行抗议。驻日美军司令19日破天荒地宣布了从当天夜间生效的“禁足令”,近5万名在日的美国军人从晚上11点到清晨5点将不得外出。

    10月20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匆匆结束了对法、英、德三国为期4天的访问。去之前,他还兴冲冲地期望能借此访在钓鱼岛问题上获得来自欧洲的“理解和支持”,但归来时,欧洲三国如出一辙、似有默契的冷淡态度,却仿佛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让他只能两手空空,尴尬而返。

    日本《朝日新闻》10月22日称,野田内阁的支持率已跌破两成,只有18%,创下历史新低。而他派出的“争岛大将”玄叶光一郎的“欧洲三国说服游”,也很不幸地“碰了一鼻子灰”。

    玄叶大肆张扬,英法德沉默以对

    为了这次中日岛争以来日本最大的外交动作,玄叶可谓大费周章,进行了极为高调的精心准备。

    他不但以欧债危机为筹码,把钓鱼岛议题囊括在了经济议题中,并在出发前通过媒体放风说,日本政府将考虑购买5000亿欧元的新的欧洲救助债券;还先声夺人地在10月15日的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称要在日法之间建立“特别”伙伴关系。

    此外,他还带了10家媒体的记者团浩浩荡荡随访,及一份日本政府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详细资料,翻译成了10国语言并印制成小册子,计划届时交给英法德政府,并分发给有影响力的媒体。

    但在此访的第一站法国,玄叶就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冷处理”。

    10月16日,在与法国总理埃罗的首场会见中,法国只去了一家媒体——法新社,而且只派出了一名摄像。在玄叶喋喋不休地贩卖“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购岛有理”时,埃罗却表现得并不热心,只是在一旁默默听着,全程笑而不语。

    两国其后联合发表的新闻公报也只笼统地说,两国就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流,提及法日战略对话及商贸问题的讨论,但对钓鱼岛只字未提,媒体也普遍将玄叶的来访定位于经贸层面。

    以此为开始,英国和德国也空前默契地采取了“沉默是金”的态度。

    17日会见的英国外交大臣黑格更是“一冷到底”,保持神秘,连日本驻英记者都未获采访许可。18日的会谈结束后,英国外交部不仅没举办新闻发布会,就连常规的联合公报也没发布。直到第2天,才发表了一段简短的声明,且绝口未提钓鱼岛争端。

    事后,日本共同社报道说,玄叶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事实上,只是BBC的网站对他有一段采访,且是在会见之外。

    与英法媒体的缄默不同,德国媒体在玄叶人没到时就送出了“大礼”——《法兰克福汇报》言辞激烈地评论说,日本因为政治阴影正处于“破产边缘”。

    虽然在短短半小时的会谈后,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与玄叶共同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但前者始终在谈德日政经合作,只是在有记者问及钓鱼岛时才淡淡回应称,希望两国冷静、理智地用和平方式解决,“在欧洲没人抱有其他看法”。

    至于那张没有细节、也没有具体操作方案的5000亿“空头支票”,也没能发挥作用。路透社甚至因此批评日本出访目的不纯、缺乏诚意,还不客气地点出,其实日本经济自身难保,更别提援助欧债危机了。

    欧洲媒体不说话,日本媒体说实话

    据德国之声广播电台网站报道,玄叶在与德国外长交谈时表示“不希望事件升级”,“需要一个在国际法基础上的和平解决方案”,但随后又坚称,“不能让步的就是不能让步”。

    这几乎是玄叶在欧洲时的统一对外口径。他还告诉BBC,购买钓鱼岛是对日本来说最好的选择,如果不是政府出手,钓鱼岛现在已落在“不惜一战”的石原慎太郎手中,后果将更“不堪设想”。

    对于玄叶在欧洲的舆论攻势,三国媒体与政府一样保持缄默。就连采访了玄叶的《金融时报》和BBC,都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最近引发争议的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以整版报道此事的《卫报》则干脆只字未提玄叶的访问。只有德国之声意味深长地指出,日本与德国一样是二战侵略国,却至今没能清理这段沉重的历史,如果日本不能深入和批判性地审视过去,就注定无法解决领土争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媒体在该事件上表现出“一头热”,从始至终,都只有日媒在自说自话,不过其中也不乏“浇冷水”的声音。

    10月18日,共同社以“法国同意钓鱼岛问题需尽快解决”为标题发消息,《每日新闻》则在20日称,玄叶访英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朝日新闻》20日报道称,玄叶离开日本时曾笃定地宣称“日本在八国集团中拥有强大的国际舆论影响力”;还在访欧结束后避重就轻地表示:“日本能加强在整个亚太地区的控制力,而不仅仅是尖阁列岛。”

    一面高调打起宣传战,一面还要遮遮掩掩,生怕“钓鱼岛存在领土纠纷”在国际舆论上成为一个既定事实,玄叶这次的任务本来就“悬”,遇到如此结果还一个劲儿“打肿脸充胖子”。连《朝日新闻》都看出来了:“德、法、英三国都与岛争保持距离”。

    事实上,在主权争议问题上,第三国向来不予表态,玄叶这次注定是白跑一趟。更何况在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欧洲国家并不想失去中国这一欧盟第一大经济伙伴的支持,“上述三国恐怕难以下定偏向日中哪一方的决心”。香港《大公报》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到欧洲找靠山,选错了地方。

    “这场岛争的拉锯战还在继续,这一次,仍然没有赢家。”日本《每日新闻》如是说。

分享到:

 

日外相赴欧“游说”:嗓门大,效果小
日政客争相参拜靖国神社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