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归咎于中国是错误的,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施加压力上,更是大错特错。
就在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结束之际,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贸易顺差从3月份的1.39亿美元上升到了4月份的114亿美元。
看到这个数字后,奥巴马政府和美国国会议员可能会更急切地呼吁人民币更快升值。中国一直严格控制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只允许人民币以较小幅度升值,许多美国人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和美国制造业岗位的流失归咎于中国这一政策。
然而,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归咎于中国是错误的,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施加压力上,更是大错特错。我们的目标不该是与中国争着成为低成本、高产量的输出地,而应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凭借高品质、创新设计和高明营销手段等优势,我们的产品即使价格更高,也可以吸引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买家。
公平地说,美元贬值确实有助于美国的出口。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增加,美国尤其是南方各州的制造业将会复兴。据媒体报道,最近几年,美国的各项制造业,从乙醇制造到汽车零部件加工,数量都有所增加。
这听起来是个好消息。它似乎支持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和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贝克等人的观点,这些人认为,尽管美元贬值减少了普通美国人的购买力,并使赴欧洲旅游的价格变得难以承受,但贬值的美元能使美国的出口更具竞争力,从而减少贸易逆差。
但这个观点并不准确,它忽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实。
首先,从中国进口的很多商品并不真正属于中国,而是西方国家、日本和韩国在中国代工的产品,比如苹果手机和牛仔裤等。很少有中国品牌打开了美国市场。
其次,美国并非所有产品对中国都有贸易逆差。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我们去年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50亿美元的农产品,而进口的农产品价值32亿美元。
第三,26年前,我们曾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本和德国的货币升值。但直到今天,尽管日元和欧元都比美元强劲,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逆差。
试图通过货币贬值来增加生产规模,从而与中国在价格上竞争是徒劳的,除非我们想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并毁掉“美国制造”这个标签的信誉。相反,我们应该遵循德国的路子,尽管欧元一直保持着强劲势头,但德国通过生产有附加值的产品,成了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许多美国公司,比如波音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当它的一条主要航线添购宽体客机时,它会在波音777和空中客车A340之间进行选择,而不考虑俄国生产的伊留申IL-96。尽管IL-96的价格比777和A340便宜得多,但它被广泛认为是低级的产品。此外,《新闻周刊》最近一篇详细的封面报道说,奥尔森姐妹已经决定将她们的高端品牌——“The Row”——放到纽约市的服装区生产。
美国完全可以同时拥有强劲的货币和强大的制造业,但这需要努力。我们得制定政策来减少外包生产的吸引力并鼓励国内生产。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商业文化。美国人过于重视短期盈利而忽视长期投资,就像奥斯卡·王尔德所说的那样:“知道每样东西的价格,却不了解它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