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奥尼尔本人都有些惊讶。10年前,这位高盛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首次提出“金砖”这个缩略语,用以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认为这四国未来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全新面貌。当时看起来这离现实还很遥远,而现在,金砖国家开始联手施展力量。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峰会在中国三亚举行。
相比两年前在俄罗斯举行的首次峰会,这次峰会出现了一位新成员——南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梅德韦夫、巴西总统巴塞夫、印度总理辛格和南非总统祖玛等五国政要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些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40%,经济总量约为12亿美元,占将近1/4。美国《华盛顿邮报》说,金砖国家真正厉害的是增长率。当前,欧美尚未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又要面对一大堆债务,相比之下,预计今后5年中国年增长9.5%,印度超过8%,俄罗斯和巴西增长率预计为4%。经济学家预测说,到2020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
“现在,这些新兴经济体被视为全球增长的引擎,其领导人要求在世界舞台上更大的发言权。”《华盛顿邮报》评价说。
虽然这五个国家政治制度不一,经济上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但“他们都觉得遭到排斥,认为全球主要治理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是在他们经济上弱势而美国充当世界超级大国时形成的”。
在这次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三亚宣言》中,金砖国家呼吁对全球金融和政治秩序进行重大改革。声明说,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应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声明还呼吁对联合国进行“全面改革”,使其“更有效、更有代表性”。
在外媒看来,中国无疑是此次峰会的主角。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在这里,北京方面可以推动其不断演变的全球议程,而无需顾忌美国的霸道存在。”
该报指出,南非作为最新的金砖成员到会,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中国。中国大力推动吸纳南非,尽管南非只是全球第12大新兴经济体,位列墨西哥、韩国、土耳其、印尼、波兰、沙特阿拉伯和台湾之后。
从经济角度看,其它金砖成员惟一的共同点便是中国。“这并非一个正在快速一体化的、统一的经济集团,”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表示,“该集团中的四个国家在地理上和商业上相当不同,它们各自都与第五个国家有着不断发展的双边关系。”
《金融时报》还认为,《三亚宣言》中使用的是中国政府喜欢在国内使用的措辞,中方的会议发言人在对记者做简报时表示,与会国家同意“21世纪应当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和科学发展的世纪”。这样的宣言将给国内受众留下这样的印象:中国政府正开始把自己的见解传播到国外,对其它新兴市场施加影响。
《华盛顿邮报》则认为,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试图挑战现有体系,中国认为现有体系是由美国所主导的。今年1月,中国领导人就称当前世界货币体系是“过去的产物”。中国已开始在贸易和投资中增加使用本国货币人民币。金砖国家论坛使中国在国际上推进其计划拥有了新的手段。
德国《世界报》把这份宣言视为金砖五国向工业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统治地位、特别是美元的霸主地位宣战。《印度快报》干脆以《向美元扔砖》为题进行报道,其中提到峰会达成了使用本国货币为双边贸易付款的协议。这意味着金砖国家彼此贸易会尽量减少使用美元,但他们并未准备彻底放弃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规则。
但另一方面,外媒也对金砖国家存在的分歧进行了分析。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金砖五国”这一简称掩盖了成员国国情迥异的事实。中国目前经济规模是巴西的近3倍,是印度和俄罗斯的近4倍,是南非的16倍左右。俄罗斯和巴西是大宗商品出口大国,中国则是全球很多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本国的高通胀率。
另外,金砖五国在汇率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巴西总统罗塞夫直言批评中国管控人民币的做法。
印度《商业标准报》则担忧,当前能源和粮食价格上升,危及印度的经济增长,不清楚是否金砖五国拥有共同的繁荣计划。俄罗斯受益于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巴西受益于粮价高涨,而这不利于印度和中国。
分析人士说,金砖国家在这类问题上的分歧,可能会制约组织的影响力。同时,印尼等主要发展中国家迄今被排除在外,而且如果仍保持发展中国家组织,会将世界多数经济强国排除在外,这也影响该组织的影响力。
对此,英国《经济学家》网站以《金砖五国寻求共识》对此次峰会进行了报道。文章指出,金砖五国领导人聚焦共识、搁置分歧。此次会议的核心即是敦促改变二战结束以及随后美国登上霸主地位之后建立的全球秩序。
《金融时报》则说,针对分歧,北京方面做出了典型的务实回答。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在峰会闭幕时对记者表示,重要的是凝聚共识,缩小分歧,同时强调各方能够合作的领域。
对此,这份报纸评论说,在中国谋求其更为自信的全球角色之际,这可能成为一种常见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