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阿朗佐·表川被警察拦下搜身。警察礼貌地向这名年轻的黑人男子解释说,不是你的头发有什么问题,只是“根据我们的经验,留辫子的人更有可能持有毒品”。
这是表川2021年的一次遭遇。他告诉美国《纽约时报》,自己有一半日本血统和一半巴哈马血统,在日本出生、长大。他13岁时第一次遭到盘查,此后,类似的遭遇一直困扰着他。
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外国居民和混血入籍者改变着日本社会。日本社会对外来者的怀疑根深蒂固,使得“种族形象定性”逐渐成为焦点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称,“种族形象定性”是指执法部门依据一个人的肤色、血统而非证据或行为,对其进行拦截、搜查和调查,判定一个人从事不法活动的过程。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1月,3名日本居民起诉日本政府、东京及爱知县政府,指控警方存在“种族形象定性”行为,要求赔偿每人3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14万元)。
诉状称,这3名男子的年龄在20岁至50岁之间,在日本生活了10多年,或是入籍公民,或是永久居民,多次因种族或外貌遭到警方拦截和盘问。
扎因·赛义德是3名原告之一。他8岁与家人从巴基斯坦迁居日本,13岁成为日本公民。他表示,自2016年搬到名古屋后,他已被警察盘问过15次。《日本时报》报道称,这些官员从未告诉赛义德为什么要对他进行盘问。印度裔人士马修则表示,从他2002年到日本至今,警方对他的讯问次数多达100次。
“我明白这(警方讯问)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但现在,‘外国人’等于‘罪犯’的刻板印象非常明显。”1月19日,赛义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是重新审视警方讯问方式的时候了。”
原告律师谷口元树称,这是日本第一起此类诉讼。谷口告诉《日本时报》,他们的本意不是要“冒着风险创造历史”,也不着眼于“巨额现金赔偿”,而是要确保“种族形象定性”在日本成为历史,为那些没有能力发声的人发声。
“即使我们输了,我们也希望人们明白,虽然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但我们必须为子孙后代做些什么以阻止这种情况。”3名原告之一的莫里斯·谢尔顿说。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日本越来越依赖移民。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在日本工作的外籍劳动者数量首次突破200万人,同比增长12.4%。
此次诉讼案的原告及其律师表示,日本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系统性问题,对这类人群态度的调整非常缓慢。谷口元树分析,“许多日本人认为不该接纳移民,认为他们会破坏社会。”
据《日本时报》介绍,日本宪法明确规定“禁止基于种族的歧视”。同时,日本是《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签署国,这两项公约呼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等。
然而,东京律师协会2022年对在日外国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94名受访者中,约有62.9%的人表示,他们在过去5年中曾受到拦截和询问。其中,72.7%的人表示,他们在此期间不只一次被拦下。
几位外国出生的居民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在日本,警察“以貌取人”的做法很普遍。
35岁的陈俊英(音)是东京一家杂货店的经理。10年前,他作为学生从越南到了日本。有一次,警察在陈俊英匆忙换乘火车时把他逼到了角落里。他说,警察似乎怀疑他与最近发生的一起刺杀事件有关。
“他们以为我是外国人,就追我。一名警官站在我前面,一名站在我后面,让我无法脱身。”陈俊英向《纽约时报》回忆道。
“警方并不认为这是歧视。”大阪大学社会学教授五十岚明告诉《纽约时报》,在日本,警方这样的官僚机构可能更为僵化。“警官们似乎基于‘犯罪行为在移民中更普遍’这一假设行事。”
谷口元树强调,日本警方的行为与“政府欢迎更多人来日本的政策”背离,他们“作为日本社会成员应当受到欢迎和平等对待”。
随着日本社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许多社会问题的处理方式需要与时俱进,警务工作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谷口元树表示,原告在诉讼中要求“确认警察系统性种族歧视性询问做法的非法性”,“确认国家有义务控制和监督警察的行动,以防止种族歧视性询问”。
“我不希望他人和我有同样的遭遇,我希望看到整个日本的社会意识发生改变。”赛义德说。
责任编辑:张昊天
综合编译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