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2月2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没空约会 不怕单身

外媒:结婚不再是中国年轻人的必选项

本报记者 贾晓静   青年参考  ( 2019年02月28日   01 版)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2月14日,杭州某公园的相亲角附近,一些家长冒雨前来为子女相亲。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外媒称,中国一些单身男女逐渐意识到,传统语境中“成家立业、早生贵子”式的幸福,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在这个“家庭”和“传统”仍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抗拒“安顿下来”的想法。

    婚姻不再是女性“安全感”的来源

    “婚姻对我来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柴米油盐的压力,养家育儿的昂贵费用,更不用说日益升高的离婚率了!”在北京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Shareen Cheng告诉英国《独立报》。按照传统的标准,这个28岁的女孩马上就要迈入“剩女”的行列——过去几年里,这个标签常被贴在年近三十的未婚女性身上。“我的父母在我25岁左右就开始催婚了,但我直到27岁才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她说。

    尽管如此,Shareen并不急着把自己嫁出去,甚至嘲笑身边那些想借此“趁火打劫”的男人。偶尔,她也会害怕变成“被剩下的那一个”,但这种感觉不会维持太久。“我想约会,想坠入爱河,也许有一天我甚至会想要孩子,但传统婚姻已不再是我生活中的必选项——那不是我未来的唯一出路。”她说。

    从历史上看,中国女性通常比西方女性更早步入婚姻。1950年,中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结婚年龄不到20岁,而现在是接近27岁,与美国大致相当。这与城市中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经济独立有极大关系。

    “LinkedIn中国”和“欧莱雅中国”近日联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995年后出生的女性中,将近80%的人描述自己为“经济独立”的女性,只有20%的女性愿意接受“妻子和母亲”这一标签。

    《纽约时报》称:“婚姻的萧条源自受教育女性的崛起,一些女性推迟婚姻,以建立更好的职业和经济基础……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将婚姻视为获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经济学教授张晓波告诉《纽约时报》:“因为受过高等教育、从事高薪工作,人们逐渐失去了结婚的经济动力。”

    长辈:不结婚是因为“太自我”

    在美国《salon》杂志网站看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比父辈拥有更多样的价值观。“在婚姻生活方面,人们显然有更多选择……许多人甚至优先考虑‘同居伙伴关系’——无论这种选择是出于心甘情愿,还是不得已的屈就”。

    与稳定的家庭生活相比,年轻人似乎更乐于探索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大量的书籍、电影和电视剧描绘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年轻的城市居民来说,这意味着更丰富、更酷的生活,以及拥有“更酷的配偶”的可能性。

    “拥有一张结婚证书并不等于拥有爱情。我希望从爱情里得到理解和守护,但婚姻并不一定能给我这些。说实话,结婚对我真的没那么重要。”31岁的赵女士告诉《青年参考》,她和男朋友已经交往6年,虽然家人不时催他们领证,但这对情侣并不在意那一纸文书。“我们都对现在的关系非常满意。婚姻很多时候被赋予了太多其他的内容——两个家庭的关系、房子、财产、孩子……我们不想自寻烦恼”。

    单身男女们可以对婚姻有不同的理解,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依然存在。事实上,在重视家庭的文化中,中国父母经常深度参与孩子的婚姻。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32岁的单身人士李健选择和朋友出国旅游,以避免家人催婚。“我不急于安顿下来,直到我遇到那个对的人。但家人很难理解这种想法,他们觉得不结婚是因为我‘太自我’了,有的亲戚直接批评我不结婚是不够孝顺。”他告诉《青年参考》。

    李健的父母担心,如果儿子一直单身,等待他的结局会是“孤独终老”。“现在我们能给他提供依靠、支持,但我们不会永远在这里守护他。”他60岁的母亲告诉《青年参考》,“我们希望他能找到关心他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更放心。”

    Shareen并不打算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婚姻观:“我父母支持我所做的一切。他们为我在学校和职业生涯中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他们仍然希望我拥有婚姻这张安全网。在老一辈看来,婚姻无论在经济还是情感上都能为你提供某种支持。”她告诉《独立报》。

    年轻人在约会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

    在刚刚过去的情人节,玫瑰的价格不出意外地短暂飙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里坠入爱河的年轻男女数量有所增加。与玫瑰昂贵的价格相反,“恋爱人群”的数量正在走低。

    2019年年初,我国民政部发布的《2018年4季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同比下降4.9%,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离婚登记人数为380万对。

    “婚姻不再代表某种经济或情感支持。”《独立报》写道。随着年轻一代婚姻观念的改变,在线约会和约会应用文化在中国兴起,包括基于位置的约会应用程序,比如Momo。公开数据显示,这项服务在中国已拥有超过1亿用户。

    26岁的网络工程师Denny Wang是Momo的忠实用户。他对《独立报》表示:“你可以用这种方法约会,但我不认为Momo会帮我找到未来的妻子。它只是社交手段,可能只是为了好玩。”

    《salon》称,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每周工作的时间超过44小时,这意味着,人们在约会上可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

    男多女少的现状也是摆在单身汉面前的严峻考验。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总人口13亿9008万,其中男性7亿1137万,女性6亿7871万,男性比女性多出3266万,男女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计)。

    “从我的角度来看,约会就是一场数字游戏。”Denny告诉《独立报》,“人们仍然会通过共同的朋友、酒吧和聚会之类的方式开展约会,但你也得采取些新手段。网络或许是现在最好的约会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扩大约会对象的范围。”

    单身带来新商机

    33岁的崔莎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工作。像许多单独居住、拥有大量可支配收入、愿意消费的单身人士一样,她在选择家具和家用电器时有着独特的要求——必须体积小巧。

    过去几年来,家电制造企业陆续推出迷你家电产品,从电饭煲、烤箱、水壶,到冰箱、洗衣机等,不一而足。“我们关注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美的小家电部门首席产品经理黄冰告诉《纽约时报》。在在线购物平台“天猫”上,一家商店在短短一个月内销售了3000多台小型电饭煲。

    “单身”带来的市场变化不仅于此。为了满足单个消费者的需求,珠宝商为情侣们提供更便宜的选择;餐饮业越来越多地标榜起简单、快捷的“一人食”;订餐平台“美团外卖”2017年的报告显示,在北京、杭州、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60%以上的外卖订单来自单身客户;在住房方面,价格相对低廉的小户型越来越受欢迎;国外的生育服务机构伺机而动,在未婚女性中大加推广冻卵服务……

    中国似乎正在迎来单身商机,但有研究人员担心,未婚人数的增加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人们对婚姻的日益淡漠正在影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婚姻的减少意味着家庭的减少,而这将直接导致婴儿数量的下降与家庭支出的放缓。”《纽约时报》写道。

    《salon》则持相反的看法:低收入者可能更倾向于储蓄,但富有的单身人士往往更关注生活品质,这将刺激经济发展,“单身的金矿就在那里,等待有眼光的人去挖掘”。

    31岁的Tina单身,每年花费人民币约3万元独自旅行。“我渴望更多的自由,不希望制定复杂的计划约束自己。”旅行之外,她喜欢在自己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小公寓消磨时间。尽管房子是租来的,但她不吝于装点房间。“我喜欢让房间鲜活一点。单身不是我的问题。没有另一半,你仍然拥有自己,仍然可以享受时光。”她告诉《青年参考》。

 

极端天气“暴击”美国
非洲:越来越多的大象不长牙
英西为直布罗陀剑拔弩张
历史惯性左右印巴关系
美军“AI革命” 特种兵打先锋
日本幼儿园“裸体教育”引争议
上百名留美学生遭遇“钓鱼执法”
你愿意和陌生人共用办公室吗
百年前,有人用纸建起“维基百科”
美联储“鹰变鸽”背后是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