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2月14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德国“2030战略”看上去很美

作者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9年02月14日   02 版)

    看到中国和美国政府为事关本国未来竞争力的重要产业注入巨资,并鼓励本国企业整合资源,身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德国有些坐不住了。2月初,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在柏林公布了《国家产业战略2030》。这份蓝图的核心只有一个:保持德国和欧洲经济的竞争力。

    就目前披露的草案看,德国“2030战略”有两大要点:

    其一,德国政府将为本国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尤其是涉及九大“关键产业”的企业,以及西门子、蒂森克虏伯、德意志银行等“德国之光”,旨在“打造德国或者欧洲的旗舰企业,让他们有能力与全球巨头抗衡”。

    其二,德国希望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中保持领先,让自身的尖端产业稳坐全球“第一集团”,争夺国际市场。根据“2030战略”,德国政府有权出面协调建立跨企业的联合体,以共同进行电动汽车电池的开发、人工智能研究等前瞻性工作。

    于德国而言,“2030战略”是现实的和必要的,表明德国政府对本国和全球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态势有清醒认识。电动汽车、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是21世纪以来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前途不可限量。《法兰克福评论报》认为,德国必须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错过这一领域的机会就像在20世纪忽视发展航空工业。阿尔特迈警告说,如果错过这些机遇,德国将沦为其他国家的工厂;因此,德国必须从被动的观察者变成设计师,扮演积极的角色。

    这颗饱含雄心的种子能否遇到合适的土壤,面临疑问。与法国等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邻国不同,德国经济的主干一直是私人中小企业,与打造“产业航母”的愿景颇有些水火不容;西门子铁路部门与阿尔斯通的合并计划最近被欧盟否决,更不是什么好兆头。

    耐人寻味的是,德国的主流舆论长期反对政策过多地干预市场,“产业政策”一词往往带有贬义色彩。这次也不例外。阿尔特迈的“产业战略”尚未正式出炉,便受到社会各界质疑,执着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德国人认为,“不论怎样,国家资助的电池生产都是没必要的”。

    平心而论,就算德国上下团结一心、各界协调一致,也未必能在新赛道上取得令人惊叹的名次——德国人乃至欧洲人落下的“课”实在太多了。时至今日,游客在德国仍然不时遇到手机没信号的窘境,“信号黑洞共和国”荣登2018年德国十大热词;德国的无线网络覆盖率不如罗马尼亚,移动支付普及率比不过肯尼亚,柏林的新机场修了14年还没竣工,而在同一时期,中国累计新建了60多座机场……

    “2030战略”可圈可点,但时至2019年才卸下面纱,未免显得姗姗来迟。德国目前的支柱产业仍是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在互联网经济方面乏善可陈,苹果、谷歌、BAT那样的巨头更是连一家都没有。影响力是时间和质量的累积,在互联网产业早已成型的今天,想奋起直追甚至后来居上,难度很大。德国长期没有互联网大公司、大平台的存在,因而难以获得人才集聚效应,这不是出台一两部政府战略就能解决的。

    如今,全球新经济的“跑马圈地”初步完成,想搞出新的“旗舰级企业”绝非易事,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才是最可能的状况。互联网产业起飞以来,多少老牌巨头因为丧失了先机,远离了其后一系列新事物落地和爆发的可能性;抓不住以10年为周期的转型机会,影响可能持续整整一代人。何况,德国乃至欧洲错过了不止一个10年。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

 

世界银行会变成“美国银行”吗
德国“2030战略”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