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别做信息时代的失忆者

编译 史春树   青年参考  ( 2018年11月21日   10 版)

    用16秒钟快速翻看一副扑克牌后,亚历克斯·马伦就能准确地回忆出牌的顺序。最开始,这位26岁的医学院学生只希望借助这种练习提高学习效率,想不到自己能在2015年的“世界记忆力大赛”上拿冠军。

    面对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现实,即将开幕的2018记忆力大赛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电脑的信息储存能力远超人脑,越来越多的数据库代替了人们的记忆,如果不再需要把事实、数据或日期记在脑子里,人类会变笨吗?

    “记忆外包”坏处不少

    埃玛·沃德是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心理学讲师。在她看来,信息技术进入日常生活还不够久,科学家无法精确描述它对大脑的长期影响。但无论怎样,许多证据表明记忆训练是有益的。譬如,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大脑中对记忆起重要作用的区域)比普通人更大,最可能的原因是司机们必须保留“知识”,即穿过闹市的最快路线。

    神经科学家迪恩·伯内特也相信,记忆需要锻炼。“它是生物学功能,长期不用的话就不会健全、可靠,”他说,“记忆是神经元间的连接,为保持连接完整,它们必须定期被‘激活’。”很多人抱怨什么都记不住,正是因为把记忆过度“外包”了。

    科技可能以微妙的方式影响人脑。在加拿大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被要求观看伪造的照片,然后纷纷“回忆”起原本不存在的事件。“记忆不像档案柜,”沃德指出,“它经常是现实的异化。”在网上被海量信息狂轰滥炸,可能催生出不实甚至完全虚假的记忆。

    搜索引擎与社交媒体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教授加里·斯莫尔对比了“网络幼稚型”和“网络聪明型”人群,发现前一类人花一星期上网后,神经活动增强,尤其是前额叶即大脑中控制工作记忆的部分。

    这项研究同样说明,认知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如果把记忆比作肌肉,不妨想想健身房里的情况:起初,练举重需要很多能量,但通过训练,你可以举起更大的重量,消耗更少的能量。

    寻找自己的“记忆宫殿”

    即将在今年12月开幕的记忆力大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记忆运动员”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卡片顺序、姓名、面孔和历史事件日期等类别,比赛谁能记住最多东西。参赛者的心得体会值得分享。

    亚历克斯·马伦说,在破世界纪录前,他的记忆力一般。读了乔舒亚·弗尔的书《与爱因斯坦漫步月球》后,情况开始改变。“练习是必要的”,他说,成绩“取决于投入多少”。

    记忆运动员最常用的技巧是“轨迹法”,也就是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提到的“记忆宫殿”。简而言之,你可以把待办事项罗列出来,然后把不同的条目放进“宫殿”(通常是你的家或熟悉的建筑物)的各个房间,需要回忆时,请想象自己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

    英国柴郡的凯蒂·克莫德手握双料世界纪录:5分钟内记住105个名字和面孔,15分钟内记住318个单词。她说:“我的旅行围绕着自己家和我住过的其他房子,我在每个房间里‘放’了两个词,然后通过不同路线‘步行’,逐一回想看到的词汇。”

    荷兰选手鲍里斯·尼古拉·康拉德是一名神经科学家。他说,自己拥有六七十座“记忆宫殿”。“一个在泰晤士河畔,一个在白金汉宫,还有一个是我以前的学生宿舍。”他说。遇到超长数列时,康拉德会用一种附加技巧:将每两个数字对应一幅图像,图像中包含“主体”、“动作”、“客体”三大要素。例如,数字19可以用“长颈鹿吃一棵大树的树叶”来表示。当一幅图像跟随另一幅图像出现,一段故事就会建立起来,帮助人们记起整串数字。

    严嘉·温特索尔来自蒙古国。和马伦一样,她在读了《与爱因斯坦漫步月球》后被记忆力大赛吸引。她相信比赛技巧在其他领域也有用,包括治疗心理疾病。“就我而言,这是一场与抑郁和焦虑的斗争。在记忆训练中,你完全可以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思考快乐的事物上,前提是你能正确选择对应记忆清单的意象。”严嘉说。

    当然,再杰出的记忆大师也承认,这种来之不易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如果一段时间不练习,他们看似匪夷所思的记忆力就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步褪色。“我能在比赛现场把名字记得很牢,但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确实会忘记。”凯蒂·克莫德说,“前几天,我不仅忘了某个人的名字,连对方是不是那个人都弄不清了。”

    尽管如此,记忆训练的诸多好处,还是让怀疑论者难以吹毛求疵。有了正确的记忆方法,克莫德年仅5岁的孩子也能记住长长的购物清单。“如果单子上的第一项是面包,我会告诉她,想象面包在头顶上,”克莫德说,“下一项商品,让她想象在自己的眼睛上,再下一项,在她的鼻子上……当我们抵达超市时,她就可以分毫不差地告诉我都需要买些什么。”

    英国《卫报》

 

你心里住着更年轻的自己
别做信息时代的失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