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你心里住着更年轻的自己

本报特约撰稿 韦盖利   青年参考  ( 2018年11月21日   10 版)

    69岁的荷兰人埃米尔·拉特尔班德最近打了一场官司,要求政府将自己的年龄下调20岁,以此反击全社会对老年人的“歧视”。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网站报道,尽管法院表示找不到根据支持他的请求,这位老汉依然不依不饶,坚称自己的身体和45岁的人差不多,“不领养老金也没关系”。

    拉特尔班德并非特例。现实中,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比实际更年轻或更年长。如果你没有出生证明,对年龄的认知只是基于内心感觉,你会说自己今年多大?

    从呱呱坠地到此时此刻,一个人经历的岁月无法改变,但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衰老。心理学和医学研究人员注意到,心理年龄或者说主观年龄的“魔力”比想象中更强大,“你的心有多老,身体就有多老”,反过来讲也一样。

    心态年轻≠不成熟

    说起心理年龄,相关研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要数心理年龄与性格的相互作用。你可能简单地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会变得温和、不那么外向,也不再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但研究显示,这种变化在内心较年轻的人身上不那么明显,在心理年龄大的人身上更突出。

    更有趣的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年龄小的人更认真、更不容易神经过敏。说得通俗些就是,老顽童们仍然拥有时光赋予他们的智慧,但无须以牺牲精力和活力为代价,心理年龄小和“不成熟”不能画等号。

    用临床医学人员的视角观察,好心态与好身体的联系可以获得统计数据背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雅尼克·斯蒂芬研究员追踪了1.7万名老人,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5至8岁的人群,患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几率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某人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大8至13岁,情况就不妙了——即使考虑了包括教育、种族或婚姻状况等外部变量,后者的死亡风险也高出18%~25%。

    斯蒂芬指出,心理年龄越小的人,越有可能在退休后云游四方或学得新本领。而且,身心健康与心理年龄的互动是双向的:如果老是感到沮丧、健忘、虚弱,你会怀疑自己老了,恶性循环由此诞生——心理年龄的快速增长会让你感觉自己更不中用。

    “主观老化来自火星”

    以上述研究做基础,学术界试图进一步找出心理年龄认知的驱动力。被调查者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身体在不同尺度上运行?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两名学者发现,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大,但情况在25岁左右转变,25岁以上的大多数人的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到30岁时,大约70%的人觉得自己比实际更年轻。美国“每日野兽”网站在介绍这项科研成果时提到,主客观年龄的差异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拉开。两名学者在论文中打了个比方:“主观老化似乎发生在火星上,地球的10年相当于火星的5.3年。”

    这项研究还关注了人群的“期望年龄”,这个数值同样遵从“火星时间”。研究者之一布莱恩·诺斯克说:“期望年龄一直在增加,只是比我们的实际感觉稍慢一步。”关于期望年龄,大多数人在20多岁时会经历一次反转:统计显示,20多岁的人中大概有六成想赶快变老,但到了26岁,70%的人更喜欢年轻些。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安娜·科纳德进一步推测,为自己设定较小的心理年龄是种自我防卫策略,目的是保护自身免受负面年龄成见的影响。她的论文提到,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外部环境上下浮动。她发现,在年龄成见最普遍的领域,如涉及工作、健康和经济能力的语境下,人们给自己设定的年龄更小。

    BBC分析称,心理年龄较小的人倾向于更积极地看待自身。这种心态有助于人们远离真实年龄的不利因素,那位觉得自己才45岁的荷兰老人或许就是如此。

    至少,我们有必要对大脑和身体适应时间流逝的方式加以更细致的了解。无论你的真实年龄有多大,当困难让你产生急流勇退的想法时,你都应该想想,这些消极念头是否出自真心?

 

你心里住着更年轻的自己
别做信息时代的失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