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不必走向同质化竞争
作者 孙兴杰
青年参考
(
2018年10月31日
02
版)
同为东亚经济模式的代表,中国和日本在产业领域应加强协同而非竞争。中日合作既是维护自由贸易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重构东亚产业链的战略所需。
如同预期的那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了7年来首位正式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他带来了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回访日本的邀请,还有“史上最强”的商界代表团。
这次为期3天的访问,促成了数十项经贸合作协议,中国人民银行还与日本银行签署了规模为人民币2000亿元(约合34000亿日元)的本币互换协议。
可以预见,中日未来的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合作,更是产业链的联合,以及对既有发展模式的超越。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对未来有明确的判断和认识,中日关系的发展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侧面。
在过去40年甚至中日关系正常化前,经贸合作扮演着“助推器”的角色。在两国关系遭遇波折的时刻,中日经济界的联系依然不断,这是中日关系非常鲜明的特点。中日两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都代表了东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道路,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
日本是东亚模式的先行者,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镜鉴。对日本的研究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国自身的体认。
中日构筑全新经济合作模式的前提是彼此平等地看待对方。以10年、40年甚至100年的视野来看,今天的中日两国同为东亚乃至世界重要经济体,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才能避免恶性竞争。今年以来,两国高层交往已开启了中日相互学习的新阶段。
东亚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构建全球生产基地,这是东亚经济崛起的秘密。中国经济崛起正是在开放环境下加入分工体系,融入世界市场的结果。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强的加工组装体系,这个优势有必要保持下去。
过去10多年间,日本一些制造业品牌似乎在衰落,最终消费品更是如此,如家电、智能手机等。日本企业也在转型,越来越成为原材料、基础元件的提供商。这意味着,中日之间在产业上是分工合作,而不是同质化的竞争关系,中日今后的“协同”也应该建立在产业链的基础上,而不仅是在商品层面。
中日经济合作模式的变化完全可以带来双赢。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9月会见日本经济界代表团时提到,中国和日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彼此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日不应恶性竞争。产业链合作及第三方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东亚经济“双强结构”获得更加开放的合作环境,也可以助推两国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日本经历了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出口大国-贸易强国的历史转型,但还未实现从贸易强国向金融大国的转型。日本的海外资产惊人,但国内金融体系没有实现历史性跨越。
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市场容量有限,尤其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它需要寻找新的定位。中日市场的捆绑可能是日本经济的出路,其中包括养老、环保产业等。就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而言,市场需求是稀缺的,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是中日未来合作的纽带。
可以说,中日互为各自的战略纵深,中日合作无疑会推动东亚产业链的整合。即将开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预示着中国乃至东亚模式的转型——从生产国向消费国的变迁。
中日在发展进程中都依靠外部市场,在全球经济秩序变动、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刻,两国有理由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同时也要从区域经济合作出发,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中日合作既是维护自由贸易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重构东亚产业链的战略所需。
2018年,中日两国都意识到,双方并非必然走向同质化竞争,而是可以基于比较优势展开合作,这意味着东亚地区自近代以来首次出现了基于功能角色的分工。当然,中日双方还需不断磨合,重新定位各自的角色,希望安倍此访成为中日新经济合作时代的起点。
作者是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
同为东亚经济模式的代表,中国和日本在产业领域应加强协同而非竞争。中日合作既是维护自由贸易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重构东亚产业链的战略所需。
如同预期的那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了7年来首位正式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他带来了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回访日本的邀请,还有“史上最强”的商界代表团。
这次为期3天的访问,促成了数十项经贸合作协议,中国人民银行还与日本银行签署了规模为人民币2000亿元(约合34000亿日元)的本币互换协议。
可以预见,中日未来的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合作,更是产业链的联合,以及对既有发展模式的超越。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有很多经验可以总结,对未来有明确的判断和认识,中日关系的发展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侧面。
在过去40年甚至中日关系正常化前,经贸合作扮演着“助推器”的角色。在两国关系遭遇波折的时刻,中日经济界的联系依然不断,这是中日关系非常鲜明的特点。中日两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但都代表了东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道路,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持有者。
日本是东亚模式的先行者,日本的经验和教训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镜鉴。对日本的研究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国自身的体认。
中日构筑全新经济合作模式的前提是彼此平等地看待对方。以10年、40年甚至100年的视野来看,今天的中日两国同为东亚乃至世界重要经济体,只有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才能避免恶性竞争。今年以来,两国高层交往已开启了中日相互学习的新阶段。
东亚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构建全球生产基地,这是东亚经济崛起的秘密。中国经济崛起正是在开放环境下加入分工体系,融入世界市场的结果。中国建立了全球最强的加工组装体系,这个优势有必要保持下去。
过去10多年间,日本一些制造业品牌似乎在衰落,最终消费品更是如此,如家电、智能手机等。日本企业也在转型,越来越成为原材料、基础元件的提供商。这意味着,中日之间在产业上是分工合作,而不是同质化的竞争关系,中日今后的“协同”也应该建立在产业链的基础上,而不仅是在商品层面。
中日经济合作模式的变化完全可以带来双赢。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9月会见日本经济界代表团时提到,中国和日本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彼此产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日不应恶性竞争。产业链合作及第三方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东亚经济“双强结构”获得更加开放的合作环境,也可以助推两国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日本经历了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出口大国-贸易强国的历史转型,但还未实现从贸易强国向金融大国的转型。日本的海外资产惊人,但国内金融体系没有实现历史性跨越。
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市场容量有限,尤其是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它需要寻找新的定位。中日市场的捆绑可能是日本经济的出路,其中包括养老、环保产业等。就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而言,市场需求是稀缺的,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是中日未来合作的纽带。
可以说,中日互为各自的战略纵深,中日合作无疑会推动东亚产业链的整合。即将开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预示着中国乃至东亚模式的转型——从生产国向消费国的变迁。
中日在发展进程中都依靠外部市场,在全球经济秩序变动、保护主义抬头的时刻,两国有理由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同时也要从区域经济合作出发,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中日合作既是维护自由贸易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重构东亚产业链的战略所需。
2018年,中日两国都意识到,双方并非必然走向同质化竞争,而是可以基于比较优势展开合作,这意味着东亚地区自近代以来首次出现了基于功能角色的分工。当然,中日双方还需不断磨合,重新定位各自的角色,希望安倍此访成为中日新经济合作时代的起点。
作者是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