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安倍访华 中日走向“协调时代”

作者 袁野   青年参考  ( 2018年10月17日   02 版)

    中日重新走向合作是历史必然,也是国际形势作用和两国领导人积极推动的结果。今天的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处理好可能给中日关系造成障碍的议题;日方能否顺势而为,推动外交突破及双边经济联系深化,关键在于安倍政府是否具有智慧和决断力。

----------------------------------------------

    对东亚地缘政治棋局中最重要的两位棋手而言,2018年是有历史感的一年。这一年,既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也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日关系历经风雨,有刀兵相见、殊死搏杀,也有友好协同、积极合作。如今,在这个微妙的节点,即将访华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中关系重新扬帆起航时,双方有责任把竞争转为协调,从今开始进入协调的时代。”

    中国应该处于日本外交的何种位置和方向上?对这个问题,日本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不可谓不多。即便如此,像今天这样需要日方进行关键战略抉择的时刻,在这150年间也很少见。

    中日关系上,安倍政府经历过不止一次摇摆。2006年首次担任首相时安倍访华,就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取得共识;2012年他第二次执政,对华制衡战略却成了他的基调,“中国威胁论”喊得震天响,满世界宣扬“亚洲民主安全菱形”构想。即使是现在,海上自卫队的战舰也刚刚在中国南海“宣示存在”。

    日美同盟是日本安全和外交战略的轴心与基石。今天的安倍积极谋求改善对华关系,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留下政治遗产。作为当代日本任期最长的总理大臣,安倍必然希望在外交场上突破某些瓶颈。而环视四方,无论是对美、对俄、对韩还是对朝,无一不是障碍重重、挫折不断,唯有对华外交,只要不刻意碰触历史等敏感问题,通常可以有所作为。

    中日经济合作的巨大想象空间不由得东京不动心。安倍能长期执政,带领日本经济走向复苏的政绩要记上一功;要维系经济持续增长,他绝无可能忽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在美国掀起贸易保护主义风浪、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的当下,中日相互借力、抱团取暖的意义就更加突出。华盛顿重回孤立主义的种种预兆,势必促使日本对华示好,以求平衡。

    无论动机如何,安倍政府毕竟迈出了脚步。面对美国的拉拢乃至威吓,东京至今表现得相对克制,不急于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展现出难能可贵的战略头脑和外交智慧。安倍一再宣称“要做从地球仪上方俯瞰的大格局外交”,是不是自吹自擂,还看今朝。

    在美国鹰派叫嚣对中国发动“冷战”之际,日本抛出的橄榄枝价值如何,对中国来说也是不言而喻的。此举不仅将改善中国周边的地缘局势,而且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在大国竞争乃至结构性摩擦趋于激化的当下,中国有能力、有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

    中日之间的确横亘着众多问题,曾经阻碍中日关系深化的敏感问题今后仍有可能激化。但如果两国领导人有意愿超越这些议题,中日关系长期友好发展始终是可望又可即的。安倍晋三的任期够长似乎是件好事。

    我们不妨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抱审慎乐观态度。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就是“中方希望,安倍首相此访能够有助于提升两国政治互信,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交流合作,推动中日关系在重回正轨基础上取得新的发展”。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

 

安倍访华 中日走向“协调时代”
诺贝尔经济学奖向常识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