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国大学为家长提供“爱的帐篷”引发争论

本报记者 贾晓静   青年参考  ( 2018年10月10日   12 版)

    9月6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体育馆内满是五颜六色的迎新帐篷,为新生家长提供短期免费住宿。

    到天津大学报到的大一新生杨哲宇(音),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校园生活的准备。他的行李里装着厚厚的字典、冬天的外套、四双鞋,以及牙膏。在离宿舍几百米的地方,他的母亲在体育馆地板上的一个蓝色帐篷里待命,随时准备给他送去方便面,帮他买肥皂,甚至为他擦地。

    “她在这里我感觉更安全,”这个来自距天津1100公里的中部城镇的18岁男孩告诉美国《纽约时报》,“我以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家。”

    杨哲宇的母亲丁红艳(音)是个农民。上个月,她和10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2018级新生父母一起,住进了学校在体育馆内搭设的帐篷里,以便照顾孩子。“他从小就容易生病。”丁红艳告诉《纽约时报》,她还担心儿子无法适应这个纷扰复杂、充满摩天大楼的都市。

    经历了36个小时的火车和汽车的长途奔波后,丁红艳劝告儿子不要打游戏、不要交懒散的朋友,不许谈恋爱。儿子对这些建议有些不以为然——“没必要。”这个戴着厚厚的黑框眼镜、有一点胡茬的男孩回答。

    据《纽约时报》报道,过去5年来,天津大学一直为家长们提供免费的“爱心帐篷”,方便贫困家庭参与迎新传统。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开学季为家长提供临时住所,帮助新生和家长适应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

    “随着开学季到来,大学不仅在欢迎新生,也在欢迎新生的父母。”德国《明镜周刊》写道,“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校为陪同孩子入学的家长提供了600多个临时床位,仍然供不应求。因为不放心孩子,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在校园中过夜,有些家长睡在大学体育馆内的床垫上……位于广东省的汕头大学,早在8月底就搭建了几十个帐篷,供家长们免费使用。由于帐篷的数量有限,不少素昧平生的家长不得不挤在一个帐篷里过夜。”

    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父母挤满学校体育馆的图片,这引发了关于中国独生子女是否被家长过分溺爱的辩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的千禧一代经常被父母和祖父母溺爱,这让人们担心,这是一代无法自理或不愿自理的“小皇帝”。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对“爱心帐篷”的出现表示“难以置信”。该报写道:“令人吃惊的是,一些中国年轻人对‘爱心帐篷’的出现感到理所应当……”有学生对《每日邮报》表示,父母送行是因为自己有太多行李,这让父母很担心。“老实说,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坐火车。”

    美国《石英》杂志网站分析认为,中国父母对孩子如此爱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当孩子长大离家的时候,父母自然会跟孩子难分难舍——“在这个问题上,不仅孩子,父母也应该学会独立”。

    批评声不绝于耳,但也有观点认为,问题的严重性可能被夸大了。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CNN:“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在中国一直存在。每个学年开始,大学里都会挤满送孩子的父母,还会与他们一起生活几天。对一些家庭来说,这只是他们庆祝家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的的方式而已……分享这份喜悦并没有错。”

    杨鲁平自称是个“虎妈”,她告诉《纽约时报》,自己多年来勤奋工作,就是为了保证女儿能上一所好大学。在她看来,女儿是“上天赐给她的礼物”,在女儿开始独立迎接大学生活前,她希望让女儿知道家庭的支持,而这一点很重要。“我想在她身边确保她安全和快乐,”她说,“我总是告诉她,希望来世我们依然做母女。”

    “上大学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时刻,我的父母不想错过这一刻。他们渴望看到未来四年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新生熊金琪(音)对《纽约时报》说。为了分享这一刻,熊金琪的父母从江西省出发,乘19小时的火车来到天津,但这些付出绝对值得,并且“明智”。“孩子行李很多,我们也想顺便来这里旅游。”熊金琪的父亲说,“不过学校附近的酒店都已经订满了,我们现在住在帐篷里。”

    对于网上“娇生惯养”的批评,熊金琪不以为然。“父母的陪伴并不意味着我被宠坏了。”他期待着即将开始的独立生活。

    本版图片来源CFP

 

美媒:短视频,中国发展最快的流行文化
中国大学为家长提供“爱的帐篷”引发争论